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一、新经济的内涵与特点1 新经济的内涵。新经济现象起源于美国 ,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变革。 70年代前 ,高就业与高增长总是伴以高通胀 ,而低通胀始终与低就业、低增长为伍。 70年代后 ,高通胀与高失业、低增长则形成了“滞胀”。然而 ,美国经济迄今已实现了连续 9年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 ,不仅创造了其战后经济增长期最长的记录 ,而且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现象 ,也是传统经济学无法加以解释的 ,人们因此将其称之为“新经济”。 1994年美国《商业周刊》第一次提出美国已进入一个生产力快速增…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一、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不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首先提出这种论点的人,当推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其论点集中表述在他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继他而起的是约翰·奈斯比特。他的代表作是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他们的主要论据都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托夫勒的提法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随后,美国资产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一些经济学家有关“新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特点1962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生产及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1983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著作《新经济增长》中,论述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经济”理论进一步形成。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在他们的文件中正式运用“知识经济”,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相应地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从…  相似文献   

4.
木行 《创造》2001,(6):23-25
这个论点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他认为,新经济 =高新技术十资本市场,光有高新技术成不了新经济。但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为什么“新经济”是高新技术和资本市场的相加等涉及到“新经济”的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我们,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此作出认真的思考。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进入“十五”期间 ,我国企业将面临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更大挑战和机遇。加快新经济改造旧经济 ,全面提升传统产业 ,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美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 ,经济界和企业界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探求其中的奥秘 ,认为新经济具有超常增长力 ,但旧经济仍有自己的优势 ;传统产业为新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经济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动力。探索美国企业运用新经济改造与创新传统产业的做法 ,主要集中在创新知识管理思维 ,加快高新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 ,实施风险投资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新经济的涵义和特征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少年来各国经济奋斗的目标。在美国,对于新经济,有两种基本的说法:( 1)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这是狭义的说法。( 2)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这是广义的说法。世界银行在事实上是按照第二种说法制定政策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信息产业革命与宏观经济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算起至1998年底,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了近93个月。可以说,在美国经济中 该升的指标都升了,该降的指标都降了,尤其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物价 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几乎同时实现。这在美国经济中是绝无仅有的,也是西方经 济发展史上所罕见的。本文着重从美国信息革命和四大目标的关系,分析了美国经济良性 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同时,针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美国经济中 出现的这些新现象称之为“新经济”这一问题,作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并得出“美国‘新经济’ 与信息技术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新经济’是美国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的结 论。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题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演讲报告中,对“新经济”这个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他说,由美国人提出的新经济概念包含了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成思危认为,新经济对我国发展有7大挑战: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更难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三大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衰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新经济对策,调整经济发展定位,加快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物流业,等等。这对大连市如何保持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建议大连市加快用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坚持“以港兴市”,加快大连港的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竹鸣 《群众》2008,(8):30-32
2003年,苏州高新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问题:土地储备不足、太湖地域设立一级保护区、传统产业全面叫停。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苏州高新区党工委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提出了高新区258平方公里的宏观发展目标,即“新城区、新经济、新体制”,从而为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新经济”一词在媒体上频频亮相,成为最时髦的字眼之一。而且,新经济往往与美国联在一起,平添了国人许多美国“情结”。美国经济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发展,国际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都在探询其奥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剖析、了解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背景、环境、条件,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最近,我刊组织了一批由专家学者深入系统分析美国新经济成因的文章,将以“美国新经济成因大透视”为题分期刊出,以利于读者更科学、客观地看待这一20世纪末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2.
李友华 《新东方》2001,10(1):25-27
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此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连动关系被打破,显现出来的特点与走势和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新经济论者称之为“新经济”。而“新经济”怀疑派认为美国此轮经济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新经济从未开始过。美国 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现象迫使美联储发表了所谓“鹰派宣言”。同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放慢,经济发展受挫,新经济是不是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不同的业界,不同的人士,对“新经济”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总的看来,在美国,无论各界人士是否赞成与使用“新经济”这一概念,也无论使用者对其有怎样不同的理解,但有着共同的一点,即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新的技术革命特别是目前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经济的政治意涵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从经济增长和商业周期的特征来定义新经济,认为“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所出现的那种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的新经济周期和现象。并为其大唱赞歌。本文认为,美国“新经济”不单单是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也不是人类社会追求繁荣和发展的共同方向和道路。美国“新经济”并非一片阳光灿烂,它到处充斥着种种社会矛盾,以及巨大的股市、网络泡沫和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总之,美国“新经济”既没有给美国带来永久的经济繁荣,也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武深树  罗丹 《湖湘论坛》2002,15(1):45-46
农业“新经济”是指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制定新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新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农业经济新特点,对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农业“新经济”的特点1.组织创新:农业产业专业化程度高农业产业专业化是农业“新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如美国的公司农场、德国的农业生产联社、法国的农业联…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作为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走出低谷到现在,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110个月,刷新了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记录。在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不断降低的同时,美国经济令人惊奇地一直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种"一高两低"的出色表现,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信条,从而使"新经济"一词在世界各国的传媒中频繁使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尽管学术界对新经济存在各种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17.
与处于经济衰退困境中的日本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正在“享受着均衡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化的进程中,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并将长久地持续下去,过去那种经济周期规律在美国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乐观看法。而另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经济已产生严重的泡沫成份和崩溃隐患,目前的一些特征与本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之前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高度繁荣正孕育着一场金融大风暴甚至经济大衰退。究竟如何评估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近年美国经济界展开了一场见仁见智的辩论,官方高层人士也发表了谨慎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哲学学科的标识性旗帜:经济的智慧理念和经济的人文关怀 1999年11月13日,张雄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哲学家再也不能漠视经济学和经济活动,经济学家也不能再拒绝哲学。他提出了经济学和哲学“联姻”的观点。哲学智慧理念和人文关怀对于经济学发展和拨开经济实践中的种种迷雾,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和哲学如日月相互辉映,本来是经济学的固有传统。经济学家的哲学思维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埃里克·罗尔在《经济思想史》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具有分析头脑的经济学家。”理性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理性是从哲学理性即自然法中脱胎而出的,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指出,“自然理性是理性之母”。关于“经济人”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释读   “新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规模收益递增为特征,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经济全球化为舞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主要特征有:   1、“新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商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知识。其拥有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遵循的是收益递增而非收益递减规律。   2、“新经济”是以“创造性破坏”为动能的经济,即以效率更高的技术和劳动者,更新和取代效率低的技术和劳动者。   3、“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及其它高科技为基础的经济。   4、“新经济”是…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01,(2):29-31
目前我市经济仍以工业为主,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以上,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因此,工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结构调整是我市经济工作三件大事之首,“十五”期间天津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十五”末支柱产业实力强劲,未来主导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初具规模,传统产业结构实现升级,工业布局基本得当,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