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是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对于浸润在徽州文化中的徽州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立足现实,寻求徽州文化中的切入点和融会点,并对此进行创新,使其成为我们德性养成的良好文化生态氛围,为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传统和地域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2.
行为规训和德性养成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二者共同影响着公民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人们片面重视行为规训、制度规范的德育功能,忽视了道德修养、德性养成、人格教育,出现了道德信仰失落、道德行为失范等德性养成缺失。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道德规范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等行为规训,还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教育、个体道德内化等德性养成,促进公民道德教育从行为规训向德性养成转型。  相似文献   

3.
论法治社会德性的实践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蓉 《求索》2011,(10):112-114
法治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个体德性的缺失有关,而德性具有实践性的品性,它在实践中养成、生成,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德行推动实践的良好完成,个体在具体的场域中很好地践履德性是法治得以成功和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朱勇 《群众》2012,(3):71-7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要达到文化自觉的精神新境界,不仅要有自知之明的理性,而且要有道德昌明的德性。欧阳修说:  相似文献   

5.
邓永芳 《桂海论丛》2008,24(2):67-69
道德文化在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嬗变中,其理论范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前现代的德性追求为现代的道德功利主义所代替,现代德性论在文化内涵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更。同时,现代道德危机与道德冲突日益凸现出道德文化现代性的尴尬境遇。  相似文献   

6.
张传有 《思想战线》2011,37(2):59-63
中西方早期的伦理学都是德性伦理学。由于民族文化及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德性伦理学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德性论对"德性"概念有着严格的界定,而中国却缺少对应于西方德性各德目之种属的概念;在德性的来源问题上,西方德性论强调德性不是本性,本性是德性的基础,德性是本性的固化和优化,中国德性论则把德性与本性直接相等同。然而,中西德性伦理学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在德性的培养方面,中西方都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法律制度对德性养成的作用;在具体德目的分类上,中西方都把某些德性与特定的社会层级相挂钩;中西方起主导作用的伦理学都是理性主义的德性伦理学。对中西德性伦理学的这种比较,可以为中国传统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提供某种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当代青年出现了德性评价与价值观导向的错位,这需要通过文化再造营造德性环境、自我反省促进德行发展的方式,让青年养成正确的德性评价;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教育实践,夯实思想道德、提升理性修养的方式,来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社会诚信建设突破口的政务诚信,离不开德性根基的支撑。在政务诚信的德性根基系统中,忠诚是基础德性、公正是目标德性、廉洁是保障德性、守信是践行德性,它们的养成需要行政主体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践行统一起来。四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为政务诚信提供深厚的德性根基,建立在此根基之上的政务诚信就能牢不可破、日久天长。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社会诚信建设突破口的政务诚信,离不开德性根基的支撑。在政务诚信的德性根基系统中,忠诚是基础德性、公正是目标德性、廉洁是保障德性、守信是践行德性,它们的养成需要行政主体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践行统一起来。四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为政务诚信提供深厚的德性根基,建立在此根基之上的政务诚信就能牢不可破、日久天长。  相似文献   

10.
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洁文化建设要突出廉洁主题,体现文化特征,面向广大干部职工,营造崇廉尚廉氛围,促使他们养成廉洁从业行为,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与和谐校园环境密不可分。和谐的校园需要厚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关键在于建设,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全面的文化内涵与崭新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学是西方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就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命题,其内涵指的是具体民族文化对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和适应方式。而这一命题却遭到了另外一些人类学家内亭等人的质疑,认为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过程的不同,两个民族即使处在同一生态环境中也会具有不同的生态行为。本文正是在对两种学术观点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任何民族的文化适应,不仅有生物性适应的一面,而且还应有社会性适应的一面,因而需要引入“社会性适应”这一概念才能解释文化对生态环境适应的复杂性。为此,如果我们从文化的社会性适应入手,探讨避开喀斯特生态脆弱环节,在民族地区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就可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公安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 ,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在丰富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同时 ,对其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公安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重建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西江苗族先民历史上经历了长期迁徙,其服饰随着生境的变化而改变。之后,千百年其先民在西江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传承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同时,在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周围民族的服饰文化符号,不断扬弃和发展其服饰文化,呈现出突出的兼具传统性与兼容性的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看,民族生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的文化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的应对、调适与适应,衍生出不同文化下的生计方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生计方式的差异性。地球生态系统本无脆弱性,只是由于特定民族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时,出现了文化与所处生态系统的偏离或脱嵌,造成了生态失衡。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乃是文化所致,文化选择与生态系统的匹配性影响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类要生存发展延续下去,就要将人类文化造成的生态失衡通过文化间的制衡,达成文化与生态系统的耦合。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在历经文明与文化交流及传播时发生内化与异化,促使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交流与发展过程。文化生态学的中心意旨是环境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问题,其间,环境影响或决定文化的同时,文化也为适应环境而变化,文化生态系统因而发生位移与生态位变化,致使文化生态各个构成部分大都在被该系统溶铸的同时,又对该文化生态圈打上自己的印痕,民族文化与文化生态正是此种情景下建构新的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7.
论入世后的中国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后我们应该合理利用WTO规则兴利除弊 ,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规范管理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处理好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 ,重视入世后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是一种以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基于人类学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的文化研究成果对民族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文化变迁理论、田野调查等方法、民族平等观念等方面阐述人类学研究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呈现出同一性特征。乡土传统文化模式的重构推动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