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22-25
本刊去年第4期曾以《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为题编发了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所做的2003年度审计报告。今年6月28日,李金华审计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报告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这份报告依然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4,(4):16-18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23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  相似文献   

3.
6月24日,100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为23日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一份涉及诸多经济案件的“审计清单”叫好的同时,纷纷呼吁要认真对待审计出的问题,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国家体育总局、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违规的国家部委的名字赫然在册,违规事实和金额令人震惊。其实,早在一年前,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就曝光了一批违规大案,掀起了一股席卷全国的“审  相似文献   

5.
审计风暴与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2003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出乎意料的是,这份22页的报告,在神州大地掀起轩然大波,媒体称之为“审计风暴”。 审计报告揭露出来的问题实在让我等百姓感到触目惊心:国家体育总局挪用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1.31亿元兴建职工住宅;长江堤防隐蔽工程虚报水下抛石量,多结算工程款1000多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暴”+“问责风暴”=“完美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再次掀起“审计风暴”。李金华所作的《关于2004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被点名,社会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7.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提交的200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再度刮起“审计风暴”——38个中央部门被曝执行预算时违规使用资金90.6亿元,许多中央部门受到点名批评。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每次公布都会引起一阵轰动,曝光一些问题,查处一些部门和单位,处理一批涉案人员,众多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审计风暴"。然而,一些部门和单位"屡  相似文献   

9.
吉永生 《创造》2004,(9):42-43
2004年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揭开了一连串截留、挤占、挪用、核销、骗贷财政资金(也就是全国人民的钱)的惊天黑洞,刮起了一场波涛汹涌的"审计风暴",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25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曝光了一批违规大案,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严查乱管理、乱投资、违规挪用资金的"审计风暴".然而,事隔一年后,审计署审计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又一批违纪大案惊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11.
廉政审计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 隔一年 ,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的公开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6月23日 ,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代表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问题审计清单” ,特别是通过国家审计署网站全面公开发布之后 ,旋即成为各种媒体的“劲爆”新闻。很多媒体已经把上次的审计报告称为“审计风暴” ,今年的关注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个人认为 ,至少值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刚刚在我国掀起的“审计廉政风暴”。一、它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二、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三、如何加固我国的审计制度 ?一、审计廉政风暴的掀起 ,是我国反腐败斗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信号…  相似文献   

12.
8月19日,国家2007年审计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显示,中央53个部门,审计出违规资金293亿元,部门所属单位存在问题金额170.7亿元,20多个单位被点名。到此,备受人们关注的由原审计长李金华掀起的“审计风暴”能否延续已经水落石出,应该说新任审计长仅半年的刘家义交上的第一份答卷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工作报告因敢于指出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工作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备受世人瞩目,人们称之为“审计风暴”。6月28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所作的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会议随后对这个报告进行了审议。与社会的热切关注相比,委员们表现得更多的是冷静,更关注的是如何及时弥补制度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14.
事件     
今年的审计报告为何“不点名”。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报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报告中没有对被审计单位“指名道姓”,而是更多地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面对有人质疑:“不点名”是否表明审计报告“温柔变脸”?审计署有关人士指出,“不点名”是从“风暴”过渡到常态。从2003年开始,在审计报告点名的同时,审计署开始大力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就是把被审单位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审计结果公告方式逐步对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可以把问题分批分散地向社会进行公告…  相似文献   

15.
6月份,湖南省通过媒体首次全文公布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审计署掀起的“审计风暴”让审计长李金华成为了英雄。与此不同,湖南审计报告公开没有产生“英雄”,它向世人昭示:“英雄”审计已在向工作常态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8日,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捧走了分量最重的年度大奖。与此同时,他还荣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政府官员。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是他承受着各种压力,毅然提交审计“清单”,引发社会各界强烈震撼,对七个中央部委点名道姓一一曝光,揭开几十亿元的资金黑洞,“审计风暴”,成为百姓称快、庸官胆寒的流行语。仅从直观效益来看,审计系统每年给国家增加财政收入300个亿。五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71万个单位,追还被侵占挪用资金1081亿元,发现并向司法机关移交经济犯…  相似文献   

17.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觉接受审计,严肃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做好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2022年12月28日,审计署副审计长王本强受国务院委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7,(4):5-5
如果一个人24小时老激情,他就有问题了。审计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他不希望老刮“审计风暴”,他  相似文献   

19.
话语精萃     
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2004年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通过学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应树立上述观念。不干涉就是最大的支持。从总书记到总理,到各位副总理,包括中央的其他领导,至今还没有一位跟我说过,哪一件事情不能审,或者这个事情你们审了以后要高抬贵手。——国家审计总暑审计长李金华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由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上面的话。  相似文献   

20.
萧荣 《今日浙江》2005,(5):31-32
在审计署掀起"审计风暴"的大背景下,浙江的审计革命却在静悄悄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成效显著,跃入全国审计先进行列 有人称2004年是"审计风暴年"。被审计署披露的重大审计案件一一曝光并逐个得到处理,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因此被评为年度经济风云人物。而浙江省的审计工作虽未那么引人注目,但却在静悄悄地进行,有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