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一一年在中国大陆上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结束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一次伟大革命。继武昌起义后二十天即阴历重九爆发的云南起义,则是武昌起义的继续。它高擎反帝反封建义旗于云南高原,为中国近代历史添写了灿烂的篇章。六十八年过去了。读着毛主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今日重饮黄花酒,不禁勾  相似文献   

2.
战地黄花分外香本刊记者程林杰仲春,严打战役正酣,各地捷报频传。3月28日,记者走访了公安部“春季严打攻势”办公室。其时,仅逾陶驷驹部长电话会议布置“春季严打攻势”一个月。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公安局于2月28日至3月2日,开展了打现行、打流窜的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3.
战地幽兰分外香向成吴歌朱德一生爱兰,著名的《咏兰》诗,就是在这时写成的。朱德纪念馆供稿曾被斯诺称为“中国红军之父”的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笔下多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1962年元旦,他写了一首题为《咏兰》的诗: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  相似文献   

4.
春天去淮北,当然不是去看“战地黄花分外香”,也没有去凤阳感悟农村承包责任制带来的能量释放。我去了濉溪,那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却有数千年历史的地方,濉溪的知名度甚至不如她盛产的“口子酒”。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县曾是嵇康的故乡,又有多少人知道石破天惊的淮海战役从这里打响……  相似文献   

5.
三月的贵卅},油菜花盛开,“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贵阳沿贵遵高速路前行,大约不到两个小时,车过两山夹持的乌江,很快就进入了黔北重镇遵义。虽然上午在息烽参观了集中营,当看到那座著名的遵义会址楼房时,记者们的疲倦一扫而空。大家急忙跳下车,在外出差的遵义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委托宣传部同志前来迎接陪同参观,大家踏着木制的楼梯,看着那一幅幅当年的历史照片,简陋的会议室和宿合,大家脚步轻轻,生怕打扰了似乎还在开会的先烈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血脉相连,息息相关,二者之间有一座车不可玻的连心桥。这座桥,始建于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亿万军民的心上耸立了大半个世纪。有两句名言:“人民的江山是靠枪杆子打下来的。”“军队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军民连心桥,正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桥。有了这座彩练般的桥,战地黄花分外香,征程社旗映日红。这座桥,经历了革命胜利后40多载的风雨考验。当年轻的共和国节衣缩食度过经济最困难的岁月之时,当边关枪声惊扰了万千城火的甜梦之时,当十年内乱给山河留下累累伤痕之时,当蓝光闪过之后大地呈现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7.
统战做到细微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诒先生恐怕对许多人甚至一些记者都已经陌生了。但他决不是一个应该被忘却的人,他可是抗战期间三大名记者之一,另两位是范长江与孟秋江。陆诒于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出版了一本《战地萍踪》。陆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新闻  相似文献   

8.
他曾撰写过著名的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本人也是位英雄,他曾在准海战役、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中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身上多处挂花,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和“一等人民功臣”的称号。 虽然他不说,但人民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9.
乔凤岐 《传承》2013,(9):98-100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摊煎饼等民俗文化,这些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乔凤岐 《传承》2013,(7):98-100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登高、插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摊煎饼等民俗文化,这些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5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气氛热烈,第3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陈香梅奖)颁奖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O本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有170种图书参选,经专家审读,共评出一等奖5种:(中国妇女风采录》、《我的一个世纪》、(新凤霞回忆文丛》、(贫困中的期盼——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妇女教育》、之邓颖超与何香凝》;二等奖8种;三等奖10种。另有荣誉奖2种:《一个女人——陈香梅》、《春秋岁月》。评委会给予作家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等68家出版社以“优秀组织奖”。悼念战地女记者邵云环的《七彩云环》和记载英雄伴侣…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人们对梅花就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关于梅花,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佳章妙句,许多咏梅的诗词赏心悦目,情长意深。唐代韩偓《梅花》诗:“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说是人要像梅花那样不依势,在患难时刻献赤诚。唐张籍有《梅溪》一首:“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看得出诗人对梅花是如何地痴迷与热爱。唐裴休的“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用梅花的耐寒、坚贞与顽强,比喻人要不断经受苦难,才会取得非凡成就,让人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意。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则侧重于对梅花的追忆与思念。元代杨铁崖的诗句“万花  相似文献   

13.
中秋国庆双节刚过去,九九重阳节又接踵而来,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毛主席诗词里的两句话,"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重阳"。重阳素有登高与赏菊的民俗,而自从二十五年前把重阳节确定为敬老节后,重阳这一节日便和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话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市人大机关,每逢重阳敬老节这一天,常委会主任、秘书长等领导都要和机关里的离、退休老同志欢聚一堂,给老同志送来节日的祝福,通报常委会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今年是这一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组织的最后一次敬老节活动,安排得特别的隆重,老同志也格外的高兴,欣喜之余,联想机关这些年对老干部的种种关心,内心也有了不少感受。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秋季有两大传统节日,一是中秋节(本刊第九期已作介绍),另一个便是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是公历十月六日)。我国古代九为阳数,故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又叫“重九”。重阳节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重阳之日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因此我国古代诗人都喜欢在这一天登高赋诗,吟咏重阳风俗。唐代大诗人杜甫(七一二——七七○年)有多首重阳述怀或书赠友人的诗,其中《九日》一首的头四句  相似文献   

15.
槐香四溢的季节,《五月槐花香》的香气格外袭人。往常的“皇阿玛”片中脱下龙袍,沦落成一个“末落贵族”。张铁林的表演,无论是形象,还是神髓,俨然已没了皇上的威风。 我在网上搜寻资料时,他的绯闻充斥了网页,使得一些基本的材料也无法找到。但当我在怀柔飞腾影视基地见到他时,酷热的天气,蒙古王爷的装束已将他变成了个“汗人”。全然没有受到影响的他谈吐平实、诚恳,他那超然风度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腐败的理由     
有关腐败与反腐败的问题,各大媒体均有报道,作者、编者可谓不遗余力,可见人们的关心程度。   何谓腐败?简而言之,即手中有权的人利用职权干了“分外之事”,且多半得了“分外之财”。平民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有一次与一位年轻的机关干部吃饭,说到他以前的一位领导因“犯事”被逮。领导年富力强,有能力有抱负,可惜中途落马。更为可惜的是,领导干了“分外之事”,却没得“分外之财”,因为同时落网的还有领导的领导,“分外之事”均是依其命而为,后者才是“主谋”。   青年同志在言谈间颇有些惋惜和不平:下级服从上级的道…  相似文献   

17.
朱启平,191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盐。1933年他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先后在重庆、上海、北京、香港《大公报》从事新闻工作逾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报社派他任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军记者,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国、中国及盟国随即在东京湾美国旗舰“密苏里”号举行受降礼,朱启平代表《大公报》成为中国少数登舰现场采访记者之一,撰写了著名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本刊刊登此文,重现当年情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诗意清明     
翟杰 《前进》2015,(4):64
四月清明,桃红柳绿,草木萌动,四野既清也明。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节日的节气。清明节,人们一面凄凄切切怀念往事故人,一面从从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节日。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  相似文献   

19.
黄华神苑(亦称黄华山)景区位于安阳林州市,面积13平方公里,是林虑山风景名胜区中的重要景区之一,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而著称,享有“太行最秀林虑峰,林虑黄华最胜名”的赞誉,先后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十佳风景名胜区等。 黄华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据历代《林县志》记载:“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赵世家》中关于“赵武灵王登黄华山之上,‘谋胡服,习骑射’”的记载和三国时期魏大臣刘昭所做《赵都赋》中的《置酒黄花会馆》均指此处。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洹水·…  相似文献   

20.
春的信息告诉人们,只要珍惜春光,精心播种,勤于耕耘,就会有收获。许在全继《温陵折柳录》出版之后,《刺桐探骊录》又问世了。 《刺桐探骊录》以史为鉴,突出的是一个“探”字。作者在熟悉家乡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讨、考察和总结家乡发展的历史,从中找到借镜,以促进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因此,他这部新著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