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言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位伟大的女人”,然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多数成功男人的身边都会站着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她们却蕴涵着极大能量,老话管这类女人叫“有帮夫运”,现代人有个新词叫“男人的心灵鸡汤”。只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做“鸡汤”吗?  相似文献   

2.
家庭与事业双赢,是多少女性的梦想,而在当今生活现实下,很多人此梦难圆。不过,也有人是幸运的——陈芳和刘薇,两位普通的妈妈,因从事“葆婴”的事业,而让她们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是:她们成了“有健康、有家庭、有朋友、有事业、有财富”的“五有”女人。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妇女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新业绩、树立新风尚、争做时代新女性和“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九大号召,已经成为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共同追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奋战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从事科研工作,就在研究领域书写辉煌;兴办实业,便成为改革大潮中的风云人物;做基层妇女工作,就把群众装在心窝上,成为人们爱戴的“贴心人”……她们将时代赋予的使命与个人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尽管她们有着…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上杭县“殡葬管理所”里有5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她们以不凡的敬业精神,获得群众的尊重和喜爱。人们由衷地称赞她们是:“人生终点站上的‘五朵金花”’。是的,她们都有“金花”那样的芳名:何芳、郭雪萍、赖永红、邱雪梅、曾秀梅;也有着“金花”那样的校好形象。三年前,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姑娘们,不惧陈旧观念还很深的人们的闲言碎语,不仰世俗偏见,毅然走上了殡葬管理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工作岗位。既潮又暗的陋室里,在一年到头只有大年初一、初二两天才放假的工作中,任劳任怨,烙尽职守,做寿衣、制花圈、押葬车。护公…  相似文献   

5.
王定全 《创造》2002,(2):19-20
这一、两年间,云南全省范围推行村民直选村官,被人认为与当年的农村改革同样让人兴奋。但兴奋之余又使不少人困惑狐疑的一个现象,就是在选举中,许多老板纷纷脱颖而出,被选为新一届村官。一时间,理论界、一些干部以及平民百姓见仁见智,或褒或抑,所言不外乎以下观点:有的说,老板有致富经验,有胆识谋略,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他们当村官必定能带领群众致富;有的说,老板本人富裕,当村官是想干点实事,留个好名,不会再像原来某些村宫那样“老鹰落地抓把草”,想方设法坑害百姓;当然,也有的人说,老板是私营企业主,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民选“村官”上任后,绝大多数不负众望,勤政廉洁,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但是也有极少数民选“村官”上任后,思想作风开始变化。有的认为,自己是村民依法投票、直接选举的,是大家公认的最有能力的人,有绝对的权力,因而重大问题不经集体讨论,不征求群众意见,独断专行。有的村委会干部把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带领村民拒交或不足额完成“三提五统”以及有关税费任务。还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需要党的领导,把村党支部视为虚设,甚至连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工…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将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上世纪知青运动相提并论,两者虽然在人员流向、实施动机方面有近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时代背景、驱动力、程序、参加者的文化层次、身份待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不可混为一谈。通过比较可以获得启示:应重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照顾和倾斜。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下午,浦东新区第十一期阳光论坛在泥城镇千祥村举行。论坛主题为“服务世博,情系杠村”——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谈世博。来自浦东各镇的党委组织委员、阳光驿站站长、大学生村官以及优秀青年代表共150人参加了论坛。5位大学生村官代表就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有多少次,我们被她们打动,眼泪不经意地流淌;有多少次,我们被她们震撼,神情不由自主地凝重;有多少次,她们的峥嵘岁月,鼓舞着我们;有多少次,她们的昂扬斗志,激励着我们。她们是一群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奋力进取的女性,在她们的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队伍中。她们像大雁一样,在无际的蓝天中飞翔,始终执著地保持“人”字的工整,像骏马一样,在宽广的土地上驰骋,矫健英姿,奔腾气势令人赞叹不已。勤政为民心无悔笑对磨难心地宽1998年底,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的村民联名上书,要求王金初…  相似文献   

10.
飞鸿 《今日广西》2007,(12):37-39
高贵不是富人的专利,快乐也不仅仅属于有钱人。古诗云:“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穷人的“穷”,有的与生俱来,无法选择;有的一时潦倒,难以摆脱。但我们总不能因为穷就放弃宝贵的人生,放弃本可以改变的命运,更不能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 事实证明,穷人作为群体,活得既艰辛又乐观,既委屈又坚强。不少人通过努力翻了身,梦想成真;更多的人则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表现出闪光的高贵的品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相似文献   

11.
秦雯 《人大建设》2007,(12):50-51
《我们在西藏长大》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一本新书,作者是49位平凡的女性。她们曾在西藏艰苦奋斗十五六年,每个人都有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在郑州市“支边青年”的一次聚会上,郑州晚报社的李青同志偶然听到她们讲述以往岁月,感叹不已,于是动员她们各写一篇回忆录。李青亲自动手帮助她们修改润色,编辑成册。听朋友讲,当编者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为本书题词时,热地动情地说:“哦,我记得这些姑娘。”并欣然题词。  相似文献   

12.
谨防大学生村官成“闲置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村官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实现"双赢",大学生得到了锻炼,所在村也因大学生的到来能有所发展;如搞不好,不仅大学生村官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所在村也觉得既赔钱又瞎耽误功夫  相似文献   

13.
一位普通的农民,一名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几十年来.花费近20万元,帮助村里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位平凡的人大代表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要把半边月村这个穷山沟打造成未来的“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发表文章指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都是党领导人民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她们继承前人,又面向未来,以已有的实践为源泉,以时代特征的变化为着眼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由此,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进村工作。在江苏省昆山市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从1999年选派首批14名大学生进村,到2003年开始每年有计划地选派30至50名应届大学生进村工作,再到2006年全面实施“村村都有大学生计划”.直至现在形成省、苏州市、昆山市、镇(区)和村五级联动公开选聘的长效机制。如今,昆山已有269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工作,动态保持率达100%。十年来,昆山市通过健全完善选派大学生进村工作机制.构建干部成长的广阔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林伟 《今日浙江》2011,(23):7-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最近在一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讲话时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为了给党和国家事业培养熟悉基层、了解农民、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某些地方,村干部虽然不是官,但因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代行国家管理职权,在管辖的一方水土里也拥有不小的权力。在我国农村中,当上“村官”大抵有两种人:一种是为民办实事,深得民望的公道人;二种是家族势力大,在村里无人敢惹的“强人”。而时下农村工作中,少数乡镇政府又格外“青睐”第二种人,因为他们有“魄力”,有“能力”和“威慑力”。而第二种人中,也有不少村干部在当地农民眼里就是村霸,他们自恃“天高皇帝远”,目无国法,随意侵犯农民利益,为家族和少数人谋利,他们的胡作非为常常成为农民集体上访的诱因。实现农村的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创造》2006,(3):48-50
男女平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共同发展、构造和谐社会,已成为顺应时代文明进步的强大潮流。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女性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多少女性在时代大潮中创业?她们对云南经济发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云南省妇联给予她们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三八”妇女劳动节期间, 云南省妇联主席胡有兰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创造》杂志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她们在不同身份之间穿梭自如,用柔弱的外表下最刚毅的心,撑起自己的事业与家庭。但是,不论何种身份,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或是温柔贤淑、兰心蕙质的;或是率真活泼、秀外慧中的:抑或是巾帼风姿、乘风破浪的,她们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女性独有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20.
尤展 《群众》2009,(7):41-42
近年来,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戈新化在其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生涯中,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2007年7月。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被派往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12月,经“公推直选”当选为杨楼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8年4月,进京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并发言;2008年10月,人选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个全新的平台,让他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尽情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