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湘评论》2006,(6):9-10
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在2006年春天隆重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播”下了一个崭新的希望和奋斗目标:以只争朝夕、志在必得的精神,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科技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部署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纳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纳要》,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5月15至16日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6,(5)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奇瑞:坚持以创新为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6,(5)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前不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科技大会,会议部署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研究制订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号召。面对高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坚持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5):12-15
省委、省政府年初召开了吉林省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动员大会,王珉书记和韩长赋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必将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科学技术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石宗源宣布:要用十五年左右,举全省之力把贵州建成创新型社会。这是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建设创新型社会,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当今世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焦点,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7,(9)
省委、省政府年初召开了吉林省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动员大会,王珉书记和韩长赋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必将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发展。一、目前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6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和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自主创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而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即将召开,将为我市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描绘新的发展蓝图,吹响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响亮号角,渝州大地自主创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次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总动员会,是湖南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科学统领发展,创新实现跨越”已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全省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全力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日前,我们采访了有关领导、专家、企业家,请他们联系各自的实际,畅谈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次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总动员会.是湖南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宁炬 《新湘评论》2010,(1):24-26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阻挡不了湖南文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岁末严冬的凛冽寒风冲淡不了三湘文化建设的浓浓春意。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对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宁炬 《学习导报》2010,(1):24-26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阻挡不了湖南文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岁末严冬的凛冽寒风冲淡不了三湘文化建设的浓浓春意。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对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开启了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与行政》2022,(7):2-2
6月22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李干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人员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