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三江归依的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杰出人士。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则人杰。古往今来,嘉州儿女人才辈出,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询、苏辙三父子,书坛怪杰石鲁、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等等,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嘉州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乐山古称嘉州,嘉州古城历史悠久,早在近三千年的巴蜀时期(约为春秋中期),今乐山即是蜀王开明故都,成为史称“土地活美,人士俊义”的“三蜀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乐山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乐山历史、文化地位和知名度的极大提高,说明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栽,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正确认识这个定性问题,才能保住历史文化名城原来的文化神韵,才能真正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一、乐山历史文物古迹是乐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3.
古人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由嘉州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以及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在21世纪到来之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生态风景旅游城市——乐山,在本世纪会怎么样呢?我们的回答是永久地更好地留给后人。借此将保护规划构想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三江归依的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杰出人士。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则人杰。古往今来,嘉州儿女人才辈出,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询、苏辙三父子,书坛怪杰石鲁、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等等,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嘉州的荣耀。 当今全乐山人民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打造"天下第一山",提出了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等文化元素。名山即风景秀丽的"佛国仙山"峨眉山;名佛指世界第一大坐佛的"乐山大佛";名城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城;而名人则数不胜数。为此,本刊将从本期起,不定期开辟"嘉州名人追踪"栏目,以连载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这些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  相似文献   

5.
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美丽乐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目前,乐山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大发展,幸福大提升,生态大改观。现实问题主要是共同富裕短板明显,幸福路上不敢松懈,美丽嘉州任重道远。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促进文化社会繁荣,建设幸福嘉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嘉州。最终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美丽乐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嘉州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川省第一个专业画院,其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嘉州地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升了所在地乐山大佛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画院建构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与历史意义。梳理、还原嘉州画院成立的全过程,对乐山地方文化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乐山古称嘉州,这里三江环绕,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代女诗人薛涛年轻时曾寓居嘉州,在遍考嘉州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后写下了《题竹郎庙》、《忆荔枝》、《赋凌云》等赞颂嘉山嘉水的优美诗篇,吸引了当时诸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一大批文人雅士来嘉州旅游唱和。薛涛并以自已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僚(侍酒、校书)的特殊身份参与了当时古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特别是参与了开凿乐山大佛(当时为“凌云弥勒大像”)收尾工程的建设,韦皋主持的凌云大像收尾工程包括:“莲花宝座至膝”、“通体设色”、“佛窟小龛”、“韦驮护法”、“九曲栈道”、“大像阁”等工程,历时十五年。由于有这段经历,薛涛曾自诩嘉州人,把嘉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通过自己的诗歌,宣传介绍美丽的嘉州。嘉州百姓为此记住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他们将薛涛作为自己城市最早的形象代表,将其嘉州竹公溪寓居地命名为“薛地”, 以便后人永远纪念这位女诗人。  相似文献   

8.
乐山大佛     
正"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坐落于凌云山的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之畔,规划面积17.88平方公里,核心区2.81平方公里;景区共有景点44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开凿子唐开元年间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相似文献   

9.
乐山,古称龙游、嘉州,她北距省府成都162公里,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四川旅游业发展环网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地灵人杰的历史文化之乡。乐山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称号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旅游经济已逐步上升成为乐山经济  相似文献   

10.
“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州之胜日凌云”。坐落于凌云山的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之畔,规划面积17.88平方公里,核心区2.81平方公里;景区共有景点44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开凿于唐开元年间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11.
乐山立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房产开发,能源电力,学校教育,交通旅游,机械制造,酒店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企业。 公司在成都,乐山等地,开发近100万平方米的商住小区。特别是在乐山开发的“嘉州花城”,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城市标志性楼盘”和“四川省50大优质品牌楼盘”,并荣获“2004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环境双金奖。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建设占地1000多亩的“嘉州新城”。该项目面向大渡河、背靠青山.规模宏大,设计超前。地域环境十分优越。引起了省内外同行及广大客户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把乐山建设成为四川文化强市,是市委、市政府建设“活力乐山、诚信乐山、和谐乐山”的宏伟目标之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文化强市建设,服务和服从于乐山建设“经济强市、国际旅游城市”大局,始终坚持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1984年,乐山文史工作者在乐山大佛右侧发现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摩崖碑刻,碑中清晰显现"剑南西川节度……韦皋记"。韦皋(745——805年),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曾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与南诏(今云南)通好,并多次击败吐蕃。治蜀凡21年,功高绩显,封南康郡王。他是修凿乐山大佛的功臣之一。此碑是他叙写世界第一大石佛建造始末的记事碑。嘉州是乐山的古称,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始设嘉州。作为这项宏伟工程最后阶段的主持人,韦皋在竖刻碑文中有"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  相似文献   

14.
乐山市城区的尖子山酷像"睡观音",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将产生继凌云睡佛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轰动,点燃乐山旅游又一把火,由此"峨眉天下秀,观音护嘉州;坐佛镇千载,任凭江水流"将成为乐山文旅新"名片",乐山大佛与观音同在一个城市,成为世人瞩目的祥瑞之地,对助推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从乐山及峨眉文旅经济大环境中来考虑,精心策划,包装宣传,统筹开发,打造乐山文旅经济新的亮点,推动乐山文旅经济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乐山市文广新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创新谋划、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乐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贫困村文化室建设等文化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二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嘉州大庙会"、大型廉政川剧《假县令》巡演等主题活动。第二届茶博会期间,牵头"茶之道"活动组工作、"一带一路"与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成为茶博会亮点。三是文化艺术创作再获佳绩。组织8个群文精品节目参加央视三套《群英汇—乐山特辑》节目录制,并在央视三套播出。实施乐山题材影视剧精品创作工程;编辑出版了地方文学作品《嘉州古城印记》和《嘉定往事》,创作编排话剧小品《拍摄现场》、川剧小戏《英雄出少年》等,备战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乐山的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紧紧围绕建设四川文化强市的目标,从思想观念有新突破、文化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文化特色优势有新突破着手,着力打造名人、名山、名佛、名城、名企的“五名文化”,积极启动实施“一个县城,一个特色,一个品牌”文化强市项目工程,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乐山文化形象。切实加强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大型诗乐舞《沫若·女神》和大型川剧《大佛·海通》双双荣获2005年四川省优秀剧目奖,文艺创作荣获“四川省艺术创作组织工作优秀奖”。大力推进“项目年”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态势。制定完善了全市“十一五”期间21个文化强市建设项目,乐山乌木珍品文化博物苑有限责任公司、夹江天福观光茶园有限责任公司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嘉州天地人文化街成为全市第一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全市第一家版权保护机构——正兴版权事务所挂牌营业;时代广场“时代数码影城”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恢复“乐山新又新川剧社”,合作改造乐山市川剧团工程全面展开;为举办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暨首届嘉州文化节,创新办节模式.各项筹备工作正扎实推进;整合、发挥校地文化资源优势,与乐山师院签署校地文化合作协议,“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沫若图书馆”、“沫若艺术团”等合作建设项目取得实效;创新文化市场建设,进一步增强监管力度,全市新闻出版物市场、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演出市场呈现健康发展新面貌,乐山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荣获四川省2005年度“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和2005年四川省十佳“青少年维权岗”单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乐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乐山市“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工作主题,扎实推进“美丽人文”建设,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发展,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和谱写“中国梦”乐山篇章凝聚传递强大的文化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崛起于嘉州大地的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情系这方水土,深得山水灵气,以水兴电,点亮万家灯火,以水惠民,润泽千家万户,以气相通,温暖嘉州大地,以似海温情接待四海宾朋……股海扬帆,乐山电力不负重托,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发挥体制、机制、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大力开发电源,  相似文献   

19.
“嘉阳驿路俯江流,寒雨潇潇送暮秋,谁识蛮中风景别,洋州风竹戴嵩牛。”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王世祯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经过夹江到嘉州(乐山)时在漹南嘉阳驿路上所吟写的诗句。 从夹江县城北五里古泾口,至九盘山南麓半边山崖处的青衣江,约三十五里小道,古代别称为“漹江”。县城因水而名,呼之“漹城”。嘉阳驿路,东起嘉州,西到雅州(雅安),沿青衣江北岸延伸。嘉州在宋代,有嘉阳的别称。阳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嘉阳驿路曾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夹江古代尚属蛮荒之野,“封域狭隘”,古代先民为开发青衣江流域,沿江最先踩出路的痕迹;秦并蜀后,秦惠王为开拓疆地,迁移秦民万家安置于南安郡一带,迅速地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其悠久历史文化,雄秀奇丽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来近二百万中外游客,从而使旅游经济成为乐山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充分利用乐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乐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一方平安,乐山市公安机关在探索景区旅游公安工作新路子中,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服务旅游大作文章,去年以来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以“便民、利民、为民、爱民”为主体的“情系游客”的活动,树立了乐山公安新形象。 交警率先开展“情系游客” 9月25日上午,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女子中队民警陈国莉在执勤时,见一外国游客背着背包在张公桥人行道上徘徊,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