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的价值,是有史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最高境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是党的十六大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摆在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和长期任务,更是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紧迫任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人民群众中的直接体现,具有表率、导向作用.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呢?……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四个选择”思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党代表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要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最完整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  相似文献   

4.
回顾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走过的曲折历程,面对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肩负的崇高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全部实践中贯彻着一条主线: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归结起来是“一个关键”、“两重结合”,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两重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时…  相似文献   

5.
正"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政治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如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和形成了一整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制度安排,最真实、最广泛、最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和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6.
周斌 《党史文苑》2006,(12):50-50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已从中央到基层,从厂矿到农村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提高党员索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目标。如何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和好作法,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因”着手:  相似文献   

7.
江山 《当代贵州》2013,(33):58-58
摘录:当今时代,什么口号最能凝聚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力量,最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大统一呢?就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是神奇的梦想,但更是直接的实践。从中国梦诞生之日起,它就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并经受了胜利和挫折、经验和教训的反复洗礼。其中的每一步,都为后来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时代寻找一条中国化道路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中国化“化什么、什么化、谁来化”,取决于哪种主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能够实现主题的中国化、主力的中国化和主体的中国化。国共两党的“中国化”主张代表不同的现代化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现代化从片面到全面、从外生到内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完备性与实践创新性、科学真理性与革命阶级性、世界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等内在发展特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理论逻辑。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各种思潮的争论与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转变为现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剖析,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根本任务,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拉开历史帷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员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指导地位不动摇。   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党的作风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特有的作风。   党的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建立了丰功伟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张宝凤胡忠良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是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总的根本的看法。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最有价值,这都是人生观要回答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和破解“中国问题”的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一过程蕴含着四重内涵:境遇化——现实之基,即准确判定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现实化——视域焦点,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问题”;民族化——文化基质,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基质的方式得以实现;大众化——实现路径,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科学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曲折前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从中国实际问题出发,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中解决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功开创、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如何才能发展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进入新时代仍需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化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2,(10):1-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17.
张永光  谭桂娟 《唯实》2010,(6):20-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历史发展阶段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其相互联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主要是政党政治灌输为主的阶段和人民大众主动接受并内化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由政治灌输向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并内化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则是不断解决和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说,到了抗战时期,我们才“真正找到了把马列主义真理和中国情况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为什么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能够达到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高峰呢?这当中取得哪些理论成果,主要的历史经验是什么?我们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探索和搞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执政宗旨和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加强高校大学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决定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大学生自觉行动上来,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身力量。  相似文献   

20.
蔡紫薇  林震 《前线》2023,(11):41-44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展观的引领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