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有各种因素,但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则是确定无疑的。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创作的,一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博览》2005,(8):4-10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由多种因素促成,但抗日战争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步总结、撰写出来的。太原失守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深入敌后,领导这场持久战。从“做眼”到反“围攻”,毛泽东验证了持久抗战的可能性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时,毛泽东就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过: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他还向斯诺谈到了打持久战的各项方针。抗日战争刚开始时,毛泽…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1938年5月所作的《论持久战》,对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战略主针。历史证明,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的。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力犹存。前几年多家网站都流行一篇《抗日"持久  相似文献   

4.
黄瑶 《党史博览》2009,(12):42-47
在战争年代,林彪提倡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是为了打好仗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非常注意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尤其是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一些军事著作,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年内战的经验总结;指导抗日战争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也包含了十年内战的宝贵经验.林彪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对于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王岚 《党史文苑》2003,(4):23-25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的著名军事著作,对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自发表以来,这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军事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这本军事论著最初的英译本翻译者名叫杨刚,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地下共产  相似文献   

6.
《唯实》1982,(Z1)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写的一篇充满哲理的重要军事著作。这篇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和总结了抗日战争头十个月的情况与经验,论证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最后胜利为什么是属于中国的问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并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规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战略战术。本书是指导抗战走向胜利的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唯物论、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今天学习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1938年抗日战争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于5月26日至6月3日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著名的长篇讲演,它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精辟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严厉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的又一篇最重要的军事著作,它语言通俗,道理深刻,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8.
高晓林  周克浩 《党建》2023,(5):69-71
<正>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所著的《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全面考察国际国内时局,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以持久抗战赢得胜利的信心,其所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发表的一篇最为著名的论著。它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终于使中国革命力量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换,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篇著作是引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更是充满着辩证思想的不朽之作。通过对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强弱转化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如何看待敌我双方力量强弱,如何实现我军力量由弱到强转化(1)。认真理解毛泽东的强弱转化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新民 《党史文汇》2014,(10):26-30
正毛泽东1938年5月所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对此有专门论述:"这部著作,不仅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不小的影响。程思远(时任白崇禧秘书)回忆道: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张继勤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已趋于成熟。这些正确的经济思想和党在抗战时期的正确的经济政策,对于促进抗日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无比残暴的军...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5,(11)
《论持久战》是指导抗日战争方针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其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战争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为鼓舞全民族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通读全文,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抗战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战略策略贯穿其中,分析研究毛泽东对于中国抗战的"三大战略",可以发现《论持久战》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学习观的共同点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凸显其学习价值观。 早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和前途斗争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就从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就不可能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高度,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86页)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战的壮丽凯歌。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各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以弱胜强思想刘志刚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抗战思想成功运用的光辉范例。在纪念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新学习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思想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评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与...  相似文献   

16.
郝首栋 《党的文献》2005,2(5):41-47
在抗日战争实践中,毛泽东高屋建瓴地把握关系抗日战争全局的四大基本问题,以解决抗日战争如何赢得胜利问题为中心,以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扩大和巩固问题为基础,以解决中国共产党自身如何建设和发展问题为关键,以解决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为根本,并把四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成功地指导、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胜利,并为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把握和解决这四大基本问题的过程中,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将总结经验和科学预见相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途;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指导、推动新的实践;制定一整套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促成战略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毛泽东所创建的人民战争理论,对于弱国战胜强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证明人民战争是战  相似文献   

18.
赵家治 《新长征》2009,(12):18-19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为人民政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力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都成为人民政协思想产生和人民政协组织诞生的先导。从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号召到人民政协成立,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对外国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中国妇女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顽强,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气概。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妇女在革命战争中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假如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①抗战胜利的辉煌史实充分证明了毛泽东这一论述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抗日战争,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始,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历时8年。在8年的抗战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一系列闪烁着军事辩证法思想光辉的论著,指引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