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蔡茜 《乡音》2013,(6):31-31
我是石家庄市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今年4月又连任市政协十二届委员,可称得上"老委员"了。老委员要有新作为,那么在市政协的开局之年首先做些什么呢?当然是搞好调研写好提案。长期以来,我致力于石家庄近代史的研究,十届、十一届市政协10年间,我写过不少有关近代史和工商史的文章,也写过不少有关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提案和建议。"红色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主脉,在全国都叫得响,这些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总感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政协全会前我再次深入调研,先是描准了历史文化广场。我多次到石家庄现在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最近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 ,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下面我先摘引几段 :(1)妈 ,我学了 ,我读了 ,我看了 ,我听了 ,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 ?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2)“书中自有黄金屋 !”说的倒好听 ,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 ,玩电脑喽 ,“玩什么电脑 ,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 !快写 !”MyGod!老妈之命不敢违 ,写吧 !So,只能以泪洗面啦 !(“哭”死我啦 !)(3)学习越来越忙 ,睡得自然就很晚 ,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 ,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  相似文献   

3.
周昭麟 《黄埔》2014,(5):85-86
正"老周,咱们写一首歌唱老兵的歌。"这是三年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黄埔汉先生(真名张忠良)向我发出的邀请。"好呀。"我随意答应了一声,没想到他竟较起了真,一星期后就向我索稿,并邀我一道去荔浦看望他父亲——九十岁的抗日老兵。其实我早已开始构思酝酿了,只是这是个重大题材,绝不是几句口号,几段漂亮的文字就可以组成的,它的分量太重了,几十年来积压在我心中的情感又太多太多,一时还找不到最佳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我原来是福安市上白石镇姜家山村村委会主任,1998年11月,我第一次当选为福安市人大代表,次年年底当选镇人大代表,2000年10月当选为宁德地改市后的第一届人大代表,2002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十届人大代表。当代表之初,我确实不太清楚作为人大代表该做些什么。一天上午,村里几个年轻人在路边聊天,看我走过去,一个说:"瞧,人大代表来啦!"我正要打招呼,不料另一个却说:"什么人大代表,蟑螂屎!"我顿时被噎住,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蟑螂屎"在本地土话里是毫无用处,含有鄙意。人大代表怎么是"蟑螂屎"?到底是群众心存偏见,还是人大代表自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段时间,这个事搅得我心神不宁,我一次次地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后来我反复学习代表法,逐条琢磨,清理纷乱的思绪。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5.
我近期一个人流落江南,偏偏梦溪几次来电要我去青岛.我真是不知"驴"(如)何是好.梦溪说那是王蒙60年的创作研讨会啊!我说王蒙写了60年啦?王蒙今年是69岁呀.梦溪在电话线那头掰着脚趾头算减60等于多少,嘴里还念念叨叨的,终于算出是创作生涯50年.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4,(2):3-3
<正>打开电脑,春的气息已是铺天盖地,一色的中国红,喜庆,舒心,过年了,咱中国人的年,非常舒坦,这不,做完这期主期策划,仍觉意犹未尽,想起小时候过年写对联,并再斗胆小兴一把,且作题,既是对本期主题策划的补充,又权作是马年春节给各位拜年的礼物了。尤记得,那是初三时的年。因父亲过世,家中无大人,堂大妈怜我兄妹,责身为生产队长的堂兄将我兄妹从一个省搬至另一个省,从一个村庄迁移到另一个村庄。当然,一个满是土墙草房的村庄,一个尽是红砖黑瓦的村庄。大妈说,爹妈不在,但你们还是个家,兄妹俩过,好。于是,一间有门的屋成了我兄妹俩的新家。大年三十上午,堂兄拿来一叠大红的纸,还有笔墨,今年我们几家的对联归你写啦。那一刻,心里倒真有点儿喜,自己写了两三年了,到新地得露一手。可写什么呢?这里不比曾经的家,在老家庄里我这个初中生算得上是"秀才",而这里都是"文化"人,光我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8)
正"害人之心不可有,帮人之心不可无"是我几十年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帮助的内容是多样的,总之,急人所急、难人所难,皆为助人矣。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大概是多少年来的经验之谈。初闻"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心中很不以为然: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坏人,防什么防!后来才知道不是前人说得不对,而是自己太幼稚了。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为什么叫《论语》《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元旦过后的一天,上杭县政协温文标主席对我说:"县政协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协商邀请你为县政协十届委员。政协委员要撰写提案,你准备写什么?"听了温主席的话后我感到非常的激动,我在县政协机关工作了16年,这次能被邀为县政协委员感到十分荣幸。而用自己的名字写提  相似文献   

10.
叶眉 《小康》2011,(9):101
《窗里窗外:林青霞的戏梦人生》林青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88.00元美了几十年,红了几十年的林青霞,"重出江湖"了。但这次,她却是以另一种身份——作家。"十七岁踏入影圈,至今的三十九个年头里,有无数人写过无数篇有关我的文章,有的有根据,有的却完全是虚构。这  相似文献   

11.
毛志成 《同舟共进》2009,(11):75-75
爱国指的是什么?什么是爱国的真义?这是多么简单而浅显的常识,但要真正把握这些要义,大为不易!写几千年中国文明的颂歌,写几十年新中国巨大成就,都是应当而且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信用的价值     
我这人有点怪。1995年去法国,赶上百年不遇的大罢工,巴黎交通、邮政几乎瘫痪,险一险便飞不回来;2005年到美国,先与20世纪以来最冷的5月碰个当头对面,后与几十年来最热的6月亲密接触,冷时冷得牙齿打颤,热时热得大汗淋漓。那天下午,在新泽西我姐姐妮娜的家里闲坐,天正热着,看看阴了下来,我说快下雨吧,下了雨就凉快啦。  相似文献   

13.
不到两年,我三度探访"漳州110"。有人问,"是什么一次又一次吸引你去福建?你在漳州到底收获了什么?"在抵达漳州之前,"漳州110"于我只是一个写在纸上、挂在网上、存在于大家口中的一个概念。2019年4月,当第一次站在漳州街头、走进"漳州110"基地、参观完"漳州110"事迹展览馆,我明白了"漳州110"在百姓心中的位置,体会到"人民的保护神"到底代表着什么,懂得了"漳州110"于人民公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在几十年的政治教学生涯中,总喜欢在一节课上完后,通过认真反思,在备课笔记上写上一些教后感。实践证明,得益非浅。我写的教后感,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与学生的个别接触,或召开小型座谈会及学生课堂上的反馈,查一查这节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1926年秋,我由法国留学归来,到广州后,经戴传贤、丁惟汾等之推荐,去中山大学任职。1928年初,蒋介石因为北伐军即将进入山东,特向中山大学要山东人随军入鲁。当时戴传贤竭力推荐我,他写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叫我带去。我第一次见蒋介石,是1928年2月底或3月初。不久,蒋就发表戴传贤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我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接着又给我一个"兼代主任"的委任状。当时我对于军事一无所知,也不懂得什么是军队的政治工作,但时来运转,我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建言献策奔波,政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当我被选为市政协委员的那天,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把他几十年来在市政协的提案和其他材料放到了我面前,厚厚的几大本,捧起来很重,我心里也顿感沉甸甸的。"文章里的父亲陈炳基是北京市政协的老委员,他是第五届至第八届的常委;儿子陈小兵则是第十二届的新委员。岁月,见证了父子两代的政协情。陈老现年已经87岁,他生长于宝岛台湾的台北市。陈老在学生时代就投身台湾岛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学生运动,曾被关入日本人的监狱;1947年岛内爆发著名的"二二八起义",陈老是亲历者和参加者;同年  相似文献   

17.
《上海机关动态》2010,(6):33-35
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会计审计、工程审价、投资监理、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的综合性社会中介机构。1998年,按照中央两办通知要求与机关脱钩改制.由“官办”变为“民办”,并及时建立了党组织。10多年来,沪港从当时的几百万产值到今天的近两个亿,从当时的几十人到今天的几百人,靠什么?答案是多项选择:有什么经验,有什么奥秘?结论也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18.
赵玉娥 《乡音》2012,(4):34-34
1993年10月,我调入张家口市政协办公室工作。2002年6月,领导安排我到港澳台侨委员会。十年来,我撰写出了几十件提案、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其中我最难忘的是为张家口设立海关的建议。2004年,乘着张家口市开展"优化环境年"的好势头,我们港澳台侨委员  相似文献   

19.
我眼中的南街村〔伊拉克〕穆罕默德1997年夏天,我随中外青年采风团到河南省临颖县的南街村进行了一次社会考察。一路上听到许多关于南街村的议论:什么“走向共产主义”啦,“按需分配”啦,“毛泽东思想”等等。这些词,我曾在中国的报纸书刊中见过,但从来没亲自感...  相似文献   

20.
罗屿  刘建华 《小康》2013,(10):48-50
夫妻角色的缺位,远离故乡的思念之情,饱受寂寞与压抑之苦……"临时夫妻"映射出的,是农民进城后的种种现实之痛十年前,如果有人问王艳,如何看待"临时夫妻"。她会说",想都没有想过",因为"性是耻于开口的一个词"。如今,当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抛给现年38岁的她,这位从2004年便离开家乡贵州到广东打工的女人,会淡然地答道:"到广东快十年,什么没有见过,什么没有听过?"她说,自己姐妹们私下里都说"临时夫妻"那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处于黑暗状态但却可以理解。"理解的基础,源自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