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钟情体育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1,(12):25-25
而今首推的时尚行为,非网恋莫属,连带琼瑶小说网络翻版畅销不已;自助旅游也正赶潮流,哪儿人少,哪儿荒僻就往哪儿跑,游山玩水弄得像探险一样,因为要找新的感觉——刺激。以上这些好像只有有闲功夫的年轻人的份儿,不过忙得昏头、正儿八经的领导者也另有方向,那就是方兴未艾的体育运动,这是最能跟年轻人一样可以时尚时尚的。  相似文献   

2.
走在路上——读女作家蒋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瘦弱的人生命力更强,否则,你无法解释蒋韵的那个二百余万字。读着她的五部长篇:《栎树的囚徒》、《红殇》、《谁在屋檐下歌唱》、《闪烁在你的枝头》、《我的内陆》;三部中篇:《上世纪的爱情》、《鲜艳的季节》、《完美的旅行》;两部小说集:《完美的旅行》、《现场逃逸》;一部散文随笔集:《春天看罗丹》。想着她曾获过的“上海文学奖”、“山西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和日前获得的“小说选刊优秀小说提名”(《完美的旅行》),“2000年中国优秀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五位”(《一点红》)排列情况,你不由地感叹,不肯…  相似文献   

3.
克服《缺点》之外的缺点张庆龙看了发表在今年第一期《中国公务员》杂志上凌平的小说《缺点》后,不禁暗自发笑。你看,为了落实局长关于“参加公务员制度过渡,干部自我鉴定中必须有缺点”的指示,整个办公室里一反常态,张主任和老李的象棋不下了,小李的闲书不看了,坐...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18):9-9
正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辈子的梦。——村上春树在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受访时回答"到底井代表了什么",他说,只要想象自己待在井底,就有很强烈很生动的场景出现,"你看写小说就有这个好处,你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真是太棒了"你要关注专业以外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负责任。不能够胡说八道,比如我的专业不是教育,我要对教育发言,那我要对  相似文献   

5.
最早听说毛利族,是从顾城的故事中。在那场人所共知的事件之后,我去把顾城的小说《英儿》找来看。最感动我的是后面谢烨的文章,他们的儿子寄养在一位毛利族人家那一段,真切凄婉,我亦从中认识了一位纯朴善良的毛利族母亲。 如今,小木耳七、八岁了吧,谁养着他,激流岛又在哪儿?一下飞机我就问导游兼司机的小苏。由于车速太快,同行人提醒坐在后排的我最好不与司机讲话,我便暂时搁下我的问题。 但我在想象毛利族人。想象他们肤色黝黑,颚骨宽大,鼻子扁平,有一个中国男孩跟在后面赤脚往丛林乱跑。这像电影画面。实际上毛利人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看了比尔·波特写终南山隐士的大作《空谷幽兰》,—直狐疑当代隐士究竟在哪儿。  相似文献   

7.
跑“部”“钱”进,你一定听说过。时下,一些人非常热衷于跑门子、跑关系、跑上头;但也有人不惜跑基层、跑艰苦地区、跑困难企业或贫困家庭。一个是往上钻,一个是往下扎,因而就有了跑上与跑下的话题。跑上者,若是积极争取上面资金、项目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本地经济造福于民,倒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耳闻目睹跑上者中,跑官要  相似文献   

8.
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乡村小女孩偷偷读书学文化,并迷上了看小说。一部巴金的小说《家》令她如痴如醉,被国民党兵撕碎时,她咬牙切齿:“你撕了,我写!”从此她便迷上了文学创作。退休后,她边做厨娘边写作,已发表文学作品127万字——  相似文献   

9.
<正>暑天大热,坐在村里的小房间里,无电视可看,有时就只好东摸一本杂志、西摸一本书地闲看下去。许久不看小说的我,竟然抓了本以登载小说而著名的《收获》来读。此杂志我一直订阅,但阅读重点在散文和随笔之类,而第4期的头条是中国现代话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女儿,也是话剧大家的万方的《你和我》。这是一篇  相似文献   

10.
酒啊,酒……     
在逃人员往哪儿逃?这还用问吗,往警察找不到的地方逃呗!亲爱的读者您别介意,以前我也有这样的思维定势。可是听了朋友讲的下面两件事儿,不禁笑出声来。先说第一件。一个夏日的午后,某地立新警务区的小马接到分局“110”的指令,说幸福小区有人寻衅滋事,搅得居民寝食难安。小马立即发动车子,动身前往。快到小区时,小马看到前面围了一圈人,走近一看,里面三名同行正紧张地救人、勘查现场,小马认识的交警小刘也在里面,忙着用手中的对讲机联络,浑厚的男高音直击小马的耳膜:“喂!喂!那人跑了,请前方注意拦截!”他的旁边,倒…  相似文献   

11.
我看“国学”王小波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  相似文献   

12.
陈光标近来麻烦比较多,先是其“高调慈善”的言行招来诸多非议,继而他该捐哪儿不该捐哪儿,哪儿该先捐哪儿该后捐,也被人诟病;这些还算是小麻烦。《中国经营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几家媒体对他行善金额、善款去向、是否少捐多报和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质疑,  相似文献   

13.
现代著名作家萧军自1938年3月第一次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至1945年11月离开延安返回东北,他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无所不谈。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 一 1940年6月14日,以小说《八月的乡村》名震文坛的萧军一到延安,即担任了“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0,(6):93-93
《小康》:《苏珊的微笑》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听说有人建议你把小说改叫《婚无力》?叶兆言:改名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在写的时候,就老觉得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在那儿微笑。小说写的是一个死亡的故事,而微笑和死亡的对比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5.
李家荣 《人民公安》2014,(18):20-21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我在看电影《私人定制》时听到这首歌的,感慨万千。是啊,时间都到哪儿去了?想起自己年近半百。星奏发银丝,不知不觉走上从警之路已近30个春秋,心里不禁涌出一些温暖和感动。  相似文献   

16.
萃岚 《今日浙江》2011,(16):62-62
《水浒》是毛泽东较为欣赏的古典小说之一,纵观他的一生言论,对《水浒》点评颇多。据薄一波同志回忆,毛泽东同志很喜欢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小说。我国的不少古典小说他曾读过多遍,十分熟悉,在讲话和文章里。时常引用这些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事件和典故,并且常常用独到的见解介绍给别人。  相似文献   

17.
狄马 《同舟共进》2012,(8):66-68
【《三国》中的生存法则】不管你喜不喜欢,《三国演义》把正史变成了小说,把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读懂的高文典册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通俗话本,它对中国的巨大影响是否认不了的。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是怎样造成的。书中虽也夹杂了一些诸如关公显圣、诸葛禳星、借东风之类荒诞的描写,但从整体上看它展示了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将历史进程中最黑暗、虚伪的一面撕破给我们看。  相似文献   

18.
陀螺之舞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本小说,而关于。小说,无非8小时之外事不关己地笑看他人生活起伏的消遣。但《杜拉拉升职记》同时被很多人视为是一本工具书。一部白领的生存法则,这似乎符合了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的阅读需要——娱乐和实用。于是,“杜拉拉”火了。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看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就被深深吸引,看了三四十集仍然十分欣赏。我喜欢小说《红楼梦》,老版的连续剧《红楼梦》也很投入地看过,但我觉得,新版《红楼梦》才最接近《红楼梦》原著,它对普及这一名著做出了重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的一个周末早上5:25分,正在梦乡的刘秀媛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温馨家园地下室跑水了,你快过来吧。”接到物业的电话,她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就往温馨家园跑。打开门,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在齐膝的水面上漂着大便、纸团等漂浮物,墙边的下水管还在往外冒着水。她一面打电话向鲁谷社区残联汇报,一面找来脸盆向外淘水,不一会儿,她的裤子不仅湿了,还沾上了脏东西,她全然不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