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世界经济同时面临四个可怕且彼此相关的冲击: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全球通胀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和信贷危机。 造成这场危机变得如此严重的原因,与信贷市场之间以及信贷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关。唯一可能减缓甚至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的办法是美元进一步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戴鸿广  邢增艺  潘文娣 《学理论》2009,(24):103-104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使信贷市场产生了逆向选择,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效率状况;指出银行为弱化逆向选择效应而实行的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产生配给均衡。信贷配给均衡比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福利,但仍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本文最后讨论了提高我国信贷市场效率、降低金融风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8):5-5
第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储蓄率将会提高。过去美国的高消费率、低储蓄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过去金融体制下,存在巨大的金融泡沫,形成高杠杆率、高负债率的一种极端的结构失衡现象。现在危机捅破了泡沫,人们看到了过去金融体制下的问题,再次重视监管,因此美国的储蓄率会相对提高,消费率会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过去和平时期的教条,不足以面对当前的狂风暴雨。现在充满了挑战,我们面对现在的状况,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行动。”这段话对于身处激烈变革的“E时代”领导者而言,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您怎么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的走势? 克鲁格曼:目前的经济形势比我几个月之前看到的要令人安慰得多,很多指标显示衰退已有所缓解,自由落体式的经济下跌已经结束。总体来说,政府没有重犯上世纪30年代政府所犯的错误,没有降低开支、增加税收,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下调利率、确保信贷流动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持需求。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7,(3):44-44
美国:数百亿美元资助低收入家庭 美国连续几年的低息政策和股市低迷使得游资大量进入房地产业寻求高额回报,拉动了住房市场的繁荣并造成房价不断上涨。尽管美联储自2004年6月开始已经多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在逐渐上升,但住房的销售量和价格并没有降下来,原因在于提升后的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足以使住房市场降温。面对高扬的房价,低收入者只能求助于政府。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为低收入阶层支出几百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的住房。据统计,在过去35年中美国政府的这类支出大约是1万亿美元,主要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8.
《理论参考》2008,(4):59-61
世界经济正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经过几年的强劲增长,全球经济正面临很多挑战。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逐步显现的信贷危机,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持续走低,国际收支的巨大逆差以及不断高涨的国际油价都威胁着未来几年国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使信贷市场产生了逆向选择,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效率状况;指出银行为弱化逆向选择效应而实行的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产生配给均衡。信贷配给均衡比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福利,但仍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本文最后讨论了提高我国信贷市场效率、降低金融风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吴静潮 《求知》2008,(5):42-44
发生在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美金融界,唱“衰”了美围经济,也使原本增长强劲的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著名的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对这次危机深表忧虑.称这是美国信贷史上的“最大泡沫”。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场“巨震”,它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都将其列为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之一,称其为2007年特别引入注目的世界经济大事。2008年1月存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美国次贷危机被列为“第一”焦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但我们觉得衰退的风险正在全球范围内上升,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的动态变化往往使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先后出现同样的情况。当我们环顾世界,就可以看到在美国发生的情形,有些已经在其他国家非常迅猛地出现,房地产市场的收缩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2.
我过去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时,感到国内到香港去考察招商的人太多太滥,这次在美国感到问题更严重。现在不少人港澳都去过了,要出去就去美国。当然其中许多商务往来和文化交流是正常的、必要的,但也太多太滥了。我们在美国旅游,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形形色色的考察团,在好莱坞、迪斯尼乐园都是成群结队的。现在洛杉砚右近10家旅行社(过去只两、三家,因生意好越办越多)专门“精于”接待国内各种考察团、培训团,提供“成套”服务,从发邀请信开始,订计划、办护照和签证,来美国后整天游玩,最后“考察报告”也代你写好,你自己抄一个…  相似文献   

13.
贺铿 《党政论坛》2010,(8):16-17
通胀预期过度,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首先,通胀预期过度会冲击资本市场。我国银行存款余额高达50万亿元,社会资金十分充足。在过度通胀预期下,人们担心钱不再值钱,恐慌性地把钱投向资本市场,引起股市、房市剧烈波动,资本市场出现混乱。我们现在没有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8,(2):8-8
美国《新闻周刊》:没多少人害怕巨龙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和世界民意调查组织联合全世界研究中心所作的这项调查发现,14个被调查国家中的8个国家中的大多数公民认为,中国将最终在经济上赶上美国,他们对这一前景完全不担心。每个被调查的国家中只有不到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起码不是“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2,(8):32-32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24日发表文章称--过去几个月,美国一直忙于将重心向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是美国调整战略重点的关键因素。那么,中国会如何回应?的确,  相似文献   

16.
综观1995年的重大国际事件,可以看到美国外交相当活跃.冷战结束几年之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态势已经明朗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继续增加.外交侧重点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国内需要.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当政者仍然将其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欧元作为新兴货币,其涨跌中都不乏美国身影最近一个多月,欧元对美元急跌了1400个点,跌幅高达9%。有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日流出欧元市场的资金可能高达百亿美元以上。是什么原因让市场突然对欧元丧失了兴趣?从技术面看,是严重超买背离了政治经济基本面。在过去的7年多的时间里,欧元对美元从80左右到160,最高涨幅接近一倍。尤其是借美国发生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18.
杜明 《党政论坛》2014,(18):8-8
过去几年中,中国对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起初,中国将之视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并统治亚太地区的战略l丁具。而后来中国的态度则变得不再那么疑虑。中国商务部称:“我们将往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分析加入TPP的利弊和可能性。”但找卡张,现阶段中国不应寻求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证 券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走过了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路程。在利用资本市场推进改革和加快发展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企业间的购并活动也较为活跃,成为推动企业改组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十分不利于国有资本结构改革也不利于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问题。 第一,市场发育不平衡,覆盖范围不全面。股票市场发展较快,而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适合不同层次企业证券融资和股票流动需要的多层…  相似文献   

20.
陶坚 《瞭望》1999,(24)
“湖萝卜加大棒”政策是霸权国家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导权所惯用的伎俩,所谓恩并施平天下。早在1988年,美国的一些战略家们就认识到,“大棒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全球作用的风格和实质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十年过去了,调整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看到的却是更粗的胡萝卜,更沉的大棒。连主张文明冲突论而闻名的亨廷顿,也似乎看不惯美国的霸权行为。他列举出了几条,如:强迫别国接受美国有关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和做法;在别国领土上强行实施美国的法律;胁迫别国执行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的政策;推动美国对外大卖军火、同时又阻止别国进行类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