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000年11月6日,朱镕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确定为新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农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随着该协议框架下"早期收获"计划的生效和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正式启动了在未来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因此,今天广西农业发展所面对的国内外大环境,尤其是所面对的区域性的国际环境将有较大的变化,分析广西农业发展所面对的新的背景因素,这对确立未来广西农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的斯里巴加湾,中国总理朱镕基与东盟领导人一致同意在10年之内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002年11月4日,中国总理朱镕基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4.
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把东盟视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努力促成经济一体化.2001年9月,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协议>,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框架,并在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计划在10年内建成.在东盟10国中,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差异明显,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亲疏,同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不太现实,只有先有所侧重,然后再全面铺开,逐步完成一体化进程.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心,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该积极扩展中越经贸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东南亚》2007,(2):28-33
2005年12月13日,在第九次韩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韩国总统卢武铉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泰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关于落实韩国与东盟全面合作伙伴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06年7月,文莱、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5国与韩国实施减税措施(泰国暂时未加入货物贸易协议),而其他东盟4国将于较晚时期执行。《韩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表明韩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也使东亚区域一体化呈现出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黄金10年"的发展基础上,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打造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将让中国与东盟10国在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拓全方位的合作契机。  相似文献   

7.
1991年,中国开始与东盟进行对话并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10 1”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1年  相似文献   

8.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达成的"东盟与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计划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将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这一协议实际上奠定了未来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11.
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正式成立,这是东南亚现代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东盟最早的6个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内部所有商品贸易的关税都将降至0-5%,6国的货物、资金和人员可自由流动。东盟的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分别于2006、2008和2010年把关税降到这个水平。2015年东盟将全面取消进口关税,实行零关税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程,在1995年9月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社会理事会第56次会议上,埃及提出建立阿拉伯自由贸易区(AFFA)计划。1998年1月1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启动,其目标是10年内在阿拉伯国家间实施零关税,并分阶段实现贸易自由化。目前,已有19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阿拉伯自由贸易协定。自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计划取得某些进展,部分成员国已开始实施降税、免税和统一关税的步骤,由部分AFTA成员国组成的双边和多边区域合作机制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13.
自贸区与政治一体化——中日韩自贸区的战略设计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第四次首脑峰会使东北亚自贸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是敏感而复杂的政治安全形势对自贸区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基于功能主义的现有地区合作框架并不能解决该地区深化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中日韩三国需要构建一种基于相互承认逻辑的新地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南亚地区面积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亿.近年来,随着印巴缓和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地区的总体形势趋于稳定,经济增长较快.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滞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进展十分缓慢,少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缘关系和民族、宗教的同一性 ,以及基于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 ,阿拉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有着长期的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年 ,特别是自1997年决定成立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 (TheGreaterArabFreeTradeArea ,简称GAFTA )后 ,阿拉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才取得较大进展。经过数年准备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盟 )秘书长穆萨于 2 0 0 4年 12月 31日宣布 ,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从 2 0 0 5年 1月 1日开始生效 ,标志着阿拉伯经济一体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一 )提出建立阿拉伯共同市场的设想。从194 5年阿盟成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发展,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西龙州水口口岸与越南高平服和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河两岸的居民清晨共听雄鸣高唱,早相见,晚相望,共饮一江水,双方关系非常密切.历史上,这一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双方开展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使龙州经济繁荣一时.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使这一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国龙州和越南高平、谅山边境地区以及有关部门从长远考虑,真诚合作,发挥区位优势,变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后该地区的发展方向、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以产生决非偶然,它是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兴起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区域影响为背景。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时间表,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架构,诚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将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挑战。不过,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机遇远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