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进入后冷战时期,现代国际体系始终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进入新千年之后,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权力的扩散与转移.本文为此较为全面地考察当前国际体系中权力扩散与转移的两层含义,解析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极”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西方学者对后冷战时期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走向的不同看法与学术争论,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当前国际格局“多元无极化”的客观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蕴涵在古代东亚朝贡体系中的国际秩序理念,是华夏伦理性政治秩序的自然扩展,主要不是靠武力维系,而是依靠华夏"礼仪",即政体组织形态、儒家理念、法律体系的吸引力,形成非强制性的"天下秩序".华夷观念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既贬低其他民族又有较强包容性.能否像过去那样提供文明的标准并且被周边国家认同,则是中国能否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程 《外交评论》2013,30(3):1-19
本文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创新的视角下讨论东亚秩序研究的发展及其价值。区域概念及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驱动力显示,东亚秩序研究在中国的逐渐兴起既是国际关系学界寻找理论创新点的需要,也是在中国崛起的现实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进而,本文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在东亚秩序领域的研究脉络和进展。选取的视角包括四个议题:思想和历史维度的跨学科关怀、来自古代东亚秩序的反思及一般启示、对于东亚体系和东亚秩序性质的讨论,以及传统"区域主义"视角在东亚合作中的适用及其局限。这些尚未形成体系的研究,体现出中国学者逐渐从忠实追随到开始认真反思以欧洲为模本的地区秩序研究范式,尝试走出西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思维定式的趋势。对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安全困境、联盟制衡等经典西方国际关系假说的批判性思考,引导出地区秩序研究在中国和东亚国际关系土壤中可能萌发的理论生长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界已然意识到其对于学科的创新价值。在此环境下,立足自身的历史和困惑揭示中国与东亚及世界的关系,是中国和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实现平等对话的基础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4.
食疗亦称为饮食疗法,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消渴药食的理论已经开始发展,五脏虚弱被认为是消渴的重要因素,治疗多以补五脏、清热为主的食物.魏晋隋唐时期,医家认识到饮食不节和消渴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且提出控制饮食的治疗原则.宋金元时期,食疗的原料数量空前,不仅限于"局方",民间也有大量食疗...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东亚之间的经济失衡及摩擦由来已久,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与日本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以及其后中国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二战后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战后加速和维持东亚与美国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是:东亚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东亚与美国储蓄和投资率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及美元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我们认为这种失衡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家训中的赏罚观念为切入点,追溯秦汉时期家族规范与国家规范之关系,明晰秦汉时期家族规范的特点,指出其目的指向家族生存,多为长辈对后世的训诂,属于劝导型规范;其内容承继先秦家法族规,但赏罚体系欠完备;其拟定与训导形式自由、散在,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家族惯习传承。反观当下,应当倡导家庭教育理念对传统礼文化的合理吸收与继承,以礼治家,以礼成仁,使得当今的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官吏制度早在古代即自成体系,在这官吏制度的延绵发展过程中,监察制度的内涵也日渐丰富。应当说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魏晋至隋唐时期而完备于宋元明清时期的。本文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逻辑线条作了梳理,并对我们构建科学监察体系方面的启发略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体系处于加速变动时期,学术界对国际体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方向存在诸多不同判断,反映出各异的理论偏好与政治立场.国际体系由实力结构、利益格局和观念分布等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充分理解这些要素可以为我们提供较为完整的国际格局面貌,并相对准确地判断其发展趋势.实力结构变化是国际体系转型的起点和物质基础,由此带来利益格局和观念分布的改变,这些要素的调整方式影响到国际体系能否实现和平变迁.中国崛起是当今国际体系调整的重要动力,这一过程本身也受到体系特征的制约.在国力持续提升推动实力结构变化的同时,中国需要明确作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与渐进改革者的角色定位,与其他新兴国家一道促成既有利益格局与观念分布的良性调整,推动国际体系的和平变迁.  相似文献   

9.
当代国际关系处于复杂的变化进程中,其中和平、发展与全球化特征比较明显,整个国际格局表现为单极化与多极化的复合发展趋势。中国与当代国际体系的关系,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初20年,即中国加入社会主义国际体系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时期。中国融入当代国际体系是一个全面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勒纳将福利经济的思想灌输进国际金融理论 ,并以此为基础从方方面面提出的关于“单一货币区”的相关概念 ,无可否认地奠定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对现行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指导作用 ;对我国的货币体系建设和东亚区域货币的建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