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贤》2011,(2):33-33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在他的带领下,年收入从不足20万元增长到1300多万元.资产从90多万元激增到2亿多元,人均年收入从500多元提高到1.6万元……一连串数字见证了26年的奋斗历程。他,满怀对党事业的忠诚、饱含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团结带领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使昔日贫穷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天津晌当当的经济强村。他...  相似文献   

2.
惠水县地方税务局自1994年9月成立以来,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依法治税为灵魂,以税收强县为目标,遵行“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发展,队伍建设年年有新进步,执法水平年年有新提高,税收收入年年有新增长,组织收入从1994年的407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5万元,13年间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918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好花红”之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惠水县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沈学强 《学习月刊》2009,(12):56-56
竹山县坚持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扶贫开发推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从2003年的1812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0.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81元增加到2700元,净增1019元。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6,(11):76-76
巫山县是煤炭资源大县,煤炭地质储量4.7323亿吨,煤炭企业79家,从业人员约6000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主管部门巫山县电力煤炭局的顽强拼搏下,近几年来,该县原煤产量从2002年的8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53.9万吨,增幅达92%;税费收入从2002年的38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0万元,增长了13.5倍,占2005年全县本级财政收入的40%。煤炭产业历时三年迅速崛起,成为巫山第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在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电务工程处处长许英顺是位“名人”。在兵改115年来的艰苦岁月里,在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中,他带领全处几百名职工锐意进取,勇于探索,艰苦创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施工产值由100万元上升到2亿元,经济效益由10万元提高到1000多万元,职工年均收入由2000元增加到1.5万元,固定资产由不足10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自有财力3000多万元,职工住宅百分之百得到解决。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喜获丰收,荣誉室里那数不清的奖杯、奖牌、荣誉证书,记载着他们前进的脚步,凝结…  相似文献   

6.
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80元增长到10285元;村集体企业由无到有,发展到3个,村年集体收入由2400元增长到30余万元……杨玉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界牌村发生的这些可喜变化让不少村民感叹:“这个女‘村官’,确实不一般!”  相似文献   

7.
红寺堡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地区。开发区建设六年来,已搬迁安置移民16.8万人,目前尚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3万人。2004年全开发区劳务收入1.2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7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664元的46%。2005年上半年,共输出劳务2.5万人,其中集体输出1.2万人,创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是开发区财政收入的15倍。  相似文献   

8.
《党史博采》2008,(3):59-59
<正>青杨树村位于三抚公路沿线,共有72户,208口人。2003年以来,投入300余万元进行了新农村建设。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纯收入23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6000元,并被评为市级精品文明生态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阆中市电力总公司在阆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按照市委“两围绕、三突出”的工作思路和“建设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思路、开拓奋进,其电力变电容量从0.1875千瓦提高到11万千瓦,增长了59倍;供电量从350万度提高到去年的2亿度,增长了56倍;2008年,阃中市电力总公司实现产值1.35亿余元,上缴税收1500多万元,创造了骄人的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11.
全镇12个村,村村有自己的文艺表演队,前屯村有小剧团,泗村店村有高跷表演队,旧县村有腰鼓队,后所村有老年文艺队,窑上村有小车会;镇里每年投资10余万元,为全镇21个文化团体配备服装、乐器、道具等文娱器材;培养有影响力的文艺骨干㈤余人,常年坚持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900多人,每年平均组织文化演出200余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两年时间,全镇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文化建设……近年来,武清区泗村店镇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文化建设,积极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镇呈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1年1至9月,全镇招商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财政收入6400万元,同比增长190%。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05,(7):19-20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13日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07年,使.3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3.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14.
青田县邮政局是1998年邮电分营后成立的全民公用性服务企业,现有职工248人,其中党员85人,下属13个支局所、6个班组、一家公司。承担着全县2493平方公里通信及普遍服务工作。几年来,青田邮政人在陈建平局长的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兴邮为支撑,以人为本抓管理,使企业在业务发展、规范化服务、文明创建、职工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业务收入从分营初的1042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2595万元。收支差从2000年的111.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420万元,翻了近四翻,年年列全市邮政第一。精神…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中山西区的长洲村,在改革开放前也是个穷地方,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改革开放后,长洲村和广东沿海一些村镇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工农业生产实现了全面发展。村固定资产已由1978年的10万元增长到1990年的4500多万元;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16万元增长  相似文献   

16.
《大特区党风》2003,(7):26-29
002年9月至2003年1月23日,根据委厅领导安排,委厅派员组成专案组就吴岩于1994年至2002年3月在任屯昌工商局局长期间的问题展开调查,先后查实了吴岩贪污公款40多万元,受贿20万元,并向省工商局原局长马招德行贿20.3万元的犯罪事实。通过深入剖析吴岩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仅能为全省工商系统提供反面典型教材,而且也有助于我省工商系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堵塞管理漏洞,更好地杜绝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06,(12):29-30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全民创业发展的是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民富经济,是得民心、安天下的重大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佳木斯市全体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3年来,佳木斯市GDP年均增长10.3%,是30年来增长最快的:城镇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5010元增长到2005年的6828元,增幅达38.29%,农民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411元增长.到2005年的3327元,增幅达37.99%,  相似文献   

18.
邹景昕 《奋斗》2006,(6):13-13
我们在全县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41.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收入实现26117万元,同比增长20.88%,两年翻了近一番。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19.
何国攀 《共产党人》2006,(10):16-17
“十五”期间,红寺堡通过实施“工贸强区”战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领跑着农村经济、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05年,红寺堡开发区生产总值突破5.35亿元,与2003年相比净增长近3亿元,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为红寺堡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继续坚持“工贸强区、草畜富区、生态绿区、环境活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有企业如何搞好党风廉政建没,片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自贡市公交总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与狠抓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1995年亏损达800多万元的情况下三年迈了三大步,每年减亏近300万元,到1998年实现扭亏为盈,形成了党风正、企业兴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