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狄克 《两岸关系》2010,(6):34-35
"我鼓励你们到上海上班,演绎上海与台北的金融双城记。"5月下旬,北京大学校园一间会议室里,台湾民意代表蔡正元这么鼓励来此参加两岸高校金融论坛的台湾大学生。北大与台大领衔的两岸10所大学的50名学生正在这里对话两岸金融精英。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我除了上课、做实验之外,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在美国,我"泡"在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查阅、抄录保存在那里的蒋介石日记。来到台北,我仍然喜欢"泡"图书馆。台北最大的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就在中正纪念堂对面。已经是第七次去台湾的我,对台北熟门熟路,乘坐捷运到中正纪念堂站下车,很方便就可到达。  相似文献   

3.
能有机会在台北与"台湾文坛老顽童"李敖交谈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当我请他画龙点睛谈谈当前两岸文化的异同时,面对如此复杂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高华 《同舟共进》2009,(5):17-17
前几年,我应邀在台北的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待了一个学期,还去了台湾的中部、东部、南部的7所大学交流、讲课。我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在台湾社会,虽然"台独"思潮严重泛滥,还有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散记     
<正>也许是台湾与大陆分割的时间太久了,也许是台湾风光太富有神秘色彩,我们乘机飞临台北桃园机场,我便用心走进台湾,用笔记录观感。感受台北冬雨冬至时节投宿台北,同行的人们尚未起床,我已独自漫步在台北的大街上。晨曦还没有散去,雾霁弥漫空中,似雨非雨。放眼之处不见雨,伸手空中霏轻挨。远程躲避的雨,近身顽皮的霏,它们来在不来在,在我的眼睛里尽显漂泊、浮游,浸润在我的心境深处,叫我徜徉在少小时听说并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作家张晓风笔下,"台北之子"蒋勋是"从《世说新语》中走出来的人物"。痴迷南朝和苏东坡、喜欢阿玛尼和乔布斯。近年来,这位台湾美学大家游走在大陆和台湾之间,用小说、散文、艺术、绘画、演讲等各种方式传递着他对美的感动。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在湖南长沙市做律师时,就和台北万国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现台北律师公会理事长范光群先生有业务联系。我去年准备去台湾时,范律师来函说:“如果来台务必通知我。”到台湾后我受到了范律师的热情接待和宴请。席间范光群律师  相似文献   

8.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一次考察交流活动,得以有机会踏上感觉些许神秘的宝岛台湾。因筹备会务需要,时常穿梭于台北的大街小巷,使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台湾普通民众,亲身体验台北的社情民风。短短的10天时间,我在真实感受中华文化深入台湾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同时,更深刻体会和认知了台北城市与人之间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代去台湾之前,就听说台湾也有个“故宫博物院”,所以,我一到台北就向亲友们提出参观“故宫”的要求。因为我曾先后五次参观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次来台北参观,对具有同样名称和内容的展览,完全是出于好奇的对比心态,想看一看这个被盗运来...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作原因,我有机会去台湾做短期研究,深感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无处不在。无论是坐在淡水老街品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赏珍品,无论是在阿里山看日出,还是暮色之中访宜兰,我始终想找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我对台湾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感觉。走马观花间,浮光掠影里,蓦然回首中,我忽有所悟:台湾,其实浸透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汲取天地之灵气,可以任人一品再品而回味无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初到台湾,漫步台北街头,只  相似文献   

11.
现在大陆同胞前往台湾的"自由行"(或称"个人游")已经开始了。但有不少大陆同胞对台湾南部心存疑虑,担心南部民众对大陆没有好感,去那里旅游可能受到"冷遇"、"敌意"或是"难堪"。还有一些人认为"台湾南部是‘台独’大本营,那里多是‘台独分子’"。如果真是这样,你还敢去吗?可是,在台湾流传这样的说法:"走出台北,才算真正进入台湾。"是的,想全面了解台湾,还得去南部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12.
王方 《台声》1995,(11)
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曾经以为台湾离我很遥远。可是,当我脚踏在台北桃园机场的同时,这种遥远的距离感便消失了。 我,从北京来到了台湾。 此次赴台采访,我与我的同事们在台湾只停留了7天,却从台北一路经过南投、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1日至6日,海峡两岸中学生"名城古都—大同之旅"交流活动在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举行。来自台湾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台南等地150多名师生在台湾罗东中学校长游文聪的带领下,与我市大同一中、  相似文献   

14.
文睿 《两岸关系》2013,(1):63-64
1月13日,民进党"火大列车"驶入台北,"火大游行"终于在台北登场上演。从场面来看,本次"火大游行"的主办单位宣称有20万人参与,但据台湾警方估算大概有10万人,前后相差一倍。如果与之前党主席苏贞昌声称的会有六成民众支持上街"呛马"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不仅如此,从活动效果来看,显然与民进党预期的有相当大的落差。不仅民众参与人数比预估的要少,而且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绿营支持者,这也让事前定位为"全民呛马"的游行变为了"绿营反马",成为又一次典型的蓝绿政争。在台湾的政治环境下,多年来蓝绿政治斗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5,(12):17-19
11月16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就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在台北举办两岸经贸与文化论坛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李维一:大家上午好。发布会现在开始。请提问。台湾东森电视记者:我提的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很关心,就是国共论坛即将召开。国台办陈云林主任到底要不要去台湾?现在台湾的官方说希望两会接触交流,来做协商。另外一个说法是,如果陈主任到台北的话,希望“陆委会”的“主委”吴钊燮也来大陆这边访问,国台办对此有何看法?李维一: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有关共识,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计划在台北举办两岸经贸与文化论坛。此次论坛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危机推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尽管"第三条道路"不等同"中间路线",但其"超越左与右"理念可以借鉴用于分析台湾政治发展。"第三条道路"在台湾主要表现为:李登辉超越族群和省籍对立,提出"新台湾人"口号;陈水扁提出"新中间路线",借掩盖意识形态"独统"之争来赢得选举;马英九执政以来试图整合台湾社会蓝绿二元分化,实现蓝绿共主。展望未来,"中间路线"在选举政治的台湾仍有市场,但阻力重重。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过元旦跨年,最HIGH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跨年晚会,除了大大小小明星艺人出来抢商机外,各县市同时推出现场跨年演出以及活动,各式各样好玩的点子别出心裁,让观众留下"那一年台湾跨年"记忆。全台超过24场跨年晚会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元旦,全台湾有超过24场大大小小的跨年晚会同时上演,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2012年12月31日晚,在台湾北部最繁华的城市台北,"2013台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会直到1日凌晨还在进行。这场晚会的主持人是"台湾第一美女主播"侯佩岑,当晚,被媒体誉为"3大收视保证"的天王郭富城、天后张惠妹、女神谢金燕也同台演出,不但吸引到85万人次的民众到现场同欢,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台湾万种文化风情的一部分,百"说"不厌的台北夜市,有时也被视作是一场热络高亢的平民夜总会。 初到台湾的某日夜晚,我这匹毫不识途的"新马"开始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走。夜色越来越浓,且不时夹杂有淅沥冷峻的冬雨。在备感萧瑟孤寂而欲打道回府时,蓦地发现不远方正有一个明晃晃热腾腾的亮处,其间似有流淌不息的人流在恣意涌动。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  相似文献   

19.
张立铄  阎崑 《台声》2010,(3):30-33
<正> 台湾我来了 1月28日,晚8:05分,璀璨的台北夜景,伴随着飞机巨大的轰鸣声迎面而来。飞机上,第十二届祖国大陆和平小天使的惊叹声不断响起,全体成员欣喜地欢呼:台湾,我来了! 下了飞机,踏上了这梦想已久的宝岛  相似文献   

20.
申冬云 《两岸关系》2005,(11):49-50
最先认识日月潭是在小学课本上,最先听到的“阿里山”从歌声中来,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我少年时代就心向神往,20多年后,终于走进魂牵梦绕的台湾岛。台湾旅游,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记者今年夏季在台湾驻点期间正值旅游旺季,我感觉,宝岛台湾让人的旅途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台北市,作为台湾第一大城市,有很多著名的观光景点。阳明山、台北故宫、乌来、北海岸等都是游客的重点游览目标。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仿照北京故宫而建,院内收藏近70万件珍贵文物,展品定期轮换,其丰富程度盛于北京故宫。台北的101大楼,101层——雄伟、气派!被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