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贿选"问题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团体性等特点。"贿选"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常规式"贿选"、集团式"贿选"、强制力式"贿选"、被动式"贿选"、代理式"贿选"等方式。"贿选"问题影响基层民主政治有序进行,影响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严重损害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助长不正之风。基层"贿选"的原因很复杂,有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京报》刊登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的文章说,发生贿选,说明老百姓手中的选票有了分量。但贿选本身却是村民自治发展中的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应该通过法律行动加以限制。但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全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贿选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平、公正。贿选的滋生既有政治制度上的原因,亦有现实的经济利益上的原因。治理贿选问题仍须从多方面入手,以确保村委会选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但是,在我国民主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却不时出现贿选行为。贿选行为的存在严重地损坏了国家民主制度的声誉,也阻碍了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进程。贿选犹如黑洞,它腐蚀了人的灵魂,吞噬着选民们本就不十分丰厚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诉求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环境行政决策应响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体系上的重构,顺应环境法治的时代要求。具体因应对策为:环境行政决策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实体规制与程序规制)和行政三分体制(决策、执行、监督)的创新,形成决策的合法、科学、民主与决策效率和谐互动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6.
富人贿选是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富人贿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压制了农村的民主萌芽,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了村民“政治冷漠”。结合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实践,要想使富人贿选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一要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二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三要规范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四要加强对选举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作为从事跨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跨国公司非国际法主体,其跨国性与国内法律体系的冲突使得其作为特殊行为主体不论是东道国还是母国的法律,亦或是国际法对其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制在实践中都难以操作。对此现状,一些国际组织制定行为准则以使跨国公司在内部业务规则中借用准则之内容进行自我控制;借由消费者的力量极力倡导公司社会责任,避免公司从事危害社会的行为;另外,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国内法律体系建设来规制跨国公司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贿选丑闻在某些地方时有发生,它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已经成为戕害民主的一颗毒瘤,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省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中,组织人事类案件占有显著位置,而利用换届选举之机搞贿选则又是组织人事类案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先后发生了142起破坏、干扰选举和在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的案件,有数百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有个别人还受到法律的追究。在这些案件中,贿选案件占有很大比重,且呈上升趋势,群众反映强烈。近日,省纪委工作组对亳州、宿州、淮南、蚌埠和黄山市近年来发生的贿选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0.
批准号:09BZZ0055本课题认为贿选是在法律制度、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组织、文化网络和选民素质等多元要素所构成的结构体系中生存和蔓延的。其中,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文化网络和选民素质等是支持要我校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简介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研究》(在研)@吴思红  相似文献   

11.
诚信原则为我国《民法通则》所确立。其价值涉及道德、规范和法律三个不同层面,并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在道德层面,主要表现为诚信信念的内心确立以及对外部行为自觉性的影响;在规范层面,则表现为一种相对确定的行为要求;而在法律层面,不仅表现为对实体行为进行法律性规制和调整的作用,而且在诉讼状态下,对当事人和法官乃至诉讼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萌 《理论研究》2011,(5):52-54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导致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各类专业领域风险规制的失败,因此突发事件的真正预防之道在于日常管理中风险规制法律制度的完善。重申政府安全保障职能、强化风险规制机构的负责性以及重视对具体规制措施的完善,是实现我国风险规制法律制度完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信访、诉讼等救济渠道因公权力机关的责任缺失而变窄甚至关闭,打开的或许就是暴力的歧路。要祛除村级民主实践中的暴力、贿选等阴影,归根到底需要改进现有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青 《党建文汇》2001,(5):22-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贿选只是在一些乡镇换届选举时时有发生,而2000年以来,贿选逐步升级,涉案迅速进入县和地级市这个层面,贿选者贪图的位置上升为县长、副市长。一些地方官员承认,贿选已经成为地方政坛上的一股歪风。  相似文献   

15.
卞旭 《世纪桥》2007,(12):67-68
司法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学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程序公正优先论,一种是实体公正优先论。由于传统的法律文化传统和近现代法律文化的冲击,我国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根深蒂固,并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英美国家重视程序公正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来说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应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提到同等的高度,以期实现司法公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推荐,是充分发扬民主、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通过换届选举产生各级领导班子,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拉票贿选,企图以非组织活动达到个人目的,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纪党规,动摇党的干部工作根基,挑战党的政治底线,必须依党纪国法严惩。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在即,在对待拉票贿选问题上,有的干部认为,本地换届工作历来平稳,没出现过大问题;还有的认为,在全面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商业贿赂在我国一些行业的泛滥,已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商业贿赂的原因错综复杂,其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体根源。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尚不完善,无法满足打击和惩治商业贿赂的需要,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反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算法决策在自动化行政中的应用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但由于传统行政法思维在与新兴技术的碰撞中应对不足等原因,自动化行政中算法决策存在潜在风险。为此,应摒弃技术工具理性思维,提升预防性法律规制理念,并通过完善算法决策全过程风险评估预防机制、自动化行政程序立法体制机制、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体系、算法决策监管制度等法律路径对自动化行政中的算法决策风险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9.
论短线交易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烈 《世纪桥》2007,(9):74-74,108
对内部人短线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是各国反内幕交易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内幕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事先预防作用。对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对主体、主观要件,及归入权行使等方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贿选丑闻在某些地方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各级人大和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的非常时期。在撩开贿选背后的黑面纱,揭露贿选深处的肮脏交易后,人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