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事调解制度因其在实现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而得到新的认可,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为此,必须认真总结丰富的调解实践经验,从实行调审适度分离,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建立当事人主义的调解模式,注意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等多方面入手,建立顺应当今社会需要的民事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加强民事调解对于及时平复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是:调解率发展不平衡,呈现局部上升、整体下降的现象;尝试了庭前调解、民事简易法庭、积极指导人民调解、适当扩大调解主体、向当事人发放《调解程序告知书》、充分行使法官释明权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局部效果,但总体上仍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民事调解工作面临的困境在于:“事清责明”的调解原则限制了调解功能的发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调解难度加大;当事人主观上对调解的排斥使调解空间变小;法官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导致法院调解能力不足;对法官中立地位的过分强调,降低了调解的灵活性和效果。针对上述制约民事调解工作的原因,笔者建议:通过坚持调解自愿原则和设计符合当事人需要的调解程序,确立调解的当事人主义定位;强化、提高法官的调解意识和调解技巧;建立合理考核标准,提高法官的调解积极性;借鉴国外调解制度经验,充分利用现有司法和社会资源;加强对诉讼调解中法律操作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内容。调解工作,特别是庭审调解搞得好坏,对整个民事审判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搞好庭审调解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取得了如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怎样认识庭审调解的作用 以往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审判人员比较习惯于庭前分别调解,他们认为这样的调解工作比较随便,好掌握,因此把很多精力用在对当事人双方的个别调解中,在经过反复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才正式开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2,(12):53-53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参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诉讼中,从法院业务考核角度来讲,调解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从调解结案的意义上来讲,调解结案不仅能够及时、快速地平息纠纷,避免诉累,而且能够平衡当事人的心理,使当事人容易接受调解结果,甚至此种结案方式为当事人未来进一步合作也留有余地,在客观上不仅促进了交易数量的增多,而且增加了社会总财富。在法律规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至第九十一条是关于调解的相关条文,而于2004年8月18日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简称《规定》)又对调解有关程序和内容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其中部分内容是对民事诉讼法相关调解内容的创建性补充,特别是关于调解协议的相关内容。鉴于此,对调解程序中重要的法律文件即调解协议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就显得具有现实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行政调解是解决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民事上的居间行为;行政调解协议具备合同的基本性质,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同时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调解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民事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一直受到法学界及司法界的关注,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进行民事调解所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所以,本文就此谈谈对法院进行民事调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看法。  相似文献   

8.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人民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一种方式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人民法院为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所做的调解工作;二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从而结束诉讼的一种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推行以来,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开始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试论调解担保□张庆东调解担保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主持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当事人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为一方当事人作担保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从而促使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由于现有法律对调解担保尚未作出规定,而司法实...  相似文献   

10.
“着重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在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原则,较好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人民内部团结和生产发展。但是,勿庸讳言,有的同志在办案中“和稀泥”的现象也是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尚洪立 《山东审判》2006,22(4):13-15
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在我国,调解经历了从民事审判“十六字”方针的“调解为主”到《民事诉讼法(试行)》中“着重调解”再到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自愿、合法调解”  相似文献   

12.
王岩 《法制与经济》2009,(16):45-46
在民事诉讼中,从法院业务考核角度来讲,调解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从调解结案的意义上来讲,调解结案不仅能够及时、快速地平息纠纷,避免诉累,而且能够平衡当事人的心理,使当事人容易接受调解结果,甚至此种结案方式为当事人未来进一步合作也留有余地,在客观上不仅促进了交易数量的增多,而且增加了社会总财富。在法律规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至第九十一条是关于调解的相关条文,而于2004年8月18日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简称《规定》)又对调解有关程序和内容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其中部分内容是对民事诉讼法相关调解内容的创建性补充,特别是关于调解协议的相关内容。鉴于此,对调解程序中重要的法律文件即调解协议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就显得具有现实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照中院以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目标,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的,以体现审判工作的公正与效率为根本,结合大民事审判改革,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的民事审判调解工作,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点的调解工作新路子,2000年,全市法院民事  相似文献   

14.
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审判人员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本文试从调审分离、调解中原告的让步、调解是否必须在事实清楚和责任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调解中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等方面作出分析。 一、关于调审分离 “民事诉讼法学界通常认为存在注重法院职权的  相似文献   

15.
调解和判决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两种方式,二者对于民事纠纷的合理、合法、快速解决和当事人权利之充分保障均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准确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之民事审判方针的关键在于,必须充分认识法院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性这一本质属性并以此为基点开展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6.
意思自治是近现代私法领域里的重要原则,随着私法、公法的相互交融渗透,该原则也直接延伸到了公法领域。在民事诉讼法中,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我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处分权主义)。调解结案蕴含了意思自治的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的当事人就争议的民事权益未能达成完全一致的协议,以致不能以调解方式结案,因此,只能以判决形式裁决。然而,不少判决与当事人在基本问题上达成的共识相去甚远,导致双方当事人都不服判决,同时提出上诉,继而出现累讼或执行困难。其实,调解和判决的结案  相似文献   

17.
民事抗诉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抗诉具有法律监督性、中立性和程序性的特征。民事抗诉需要坚持依法抗诉原则、维护审判公正与维护审判权威相统一原则、尊重当事人处分与适度干预相结合原则、依法抗诉与做好息诉服判工作相结合原则。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的范围和条件作了规定,但是,仍然需要明确检察机关对违法调解是否可以抗诉、对一审后当事人未上诉的生效裁判可否抗诉、是否可以有选择地对重要民事案件抗诉等问题。不仅如此,在抗诉程序上,还要解决检察机关是否可以进行调查、是否可以对部分案件以再审建议替代抗诉程序、可否主持双方当事人对原裁判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8.
近五年来,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在整体上具有类型多、证据多且事实认定难、适用法律难、审理难度较大及审理周期较长的特点。有些案件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部不满意。针对上述特点,我庭认真贯彻民事诉讼法的调解原则,在审判中重视调解手段的运用,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降低了诉讼成本,又提高了诉讼效率和节约了诉讼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我庭近五年来诉讼调解情况统计及分析调解结案率较高,2004年增幅较大。我庭以调解(含撤诉,下同)形式结案的案件较多,调解结案率较高,2000-2004年平均调解结案率为45.95%。2002年以来调解结案率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能否通过民事执行机关的调解,劝谕、说服、促进、引导当事人达成民事执行和解协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事实上,否定性观点一直占据着上风。是故,一般人只讲"民事执行和解",绝口不提"民事执行调解"。无可回避的是,对民事执行调解的这种否定性观点,已经造成了民事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20.
正确进行法院调解,增强人民内部团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用调解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是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总结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法院调解制度作了系统的规定。这对于正确开展民事调解,完成民事诉讼法的任务,维护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