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锦 《前沿》2013,(3):151-153
引经据典是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常用的方式,但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中华经典名句并没有成为教材编写者和教材使用者关注的重点。要想让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使用汉语引经据典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笔者以为可以在古代文学课上来完成这个任务。通过降低教材难度,突出经典名句教学,同时加以适当的表达训练,加强语用,一定能够让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更有收获,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在道德方面,他们既有顺从封建道德要求的一面,同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又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晚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有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市民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义”,它与封建道德的“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市民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现代女性散文追求真情实感、行文直白坦率的写作风格 ,通过梳理其在各个时期呈现的创作情形 ,展示了女性散文的创作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诗发端于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而“白话”作为新诗赖以存在的语体,它是在当时人们日常口语的基础上,经过传统白话语言和欧化语体等多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尽管白话诗中的“白话”不等于口语,但它与口语的关系最为密切。“白话”本质上就是一种叙述语言,所以,白话诗具有赖以存在的叙述基因和要素。虽然白话、口语一直是百年新诗史上最为重要的焦点话题之一,并且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但真正能与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相提并论的,也只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口语写作思潮。无论“前口语”还是“后口语”,实质上都是一种叙述语体,并且以此前后呼应、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诗歌叙述风气和思潮。如从历史过程看,无论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叙述诗,还是新时期启蒙年代的口语叙述性写作,均为中国现代诗的叙述学提供了典型文本和叙述思想。  相似文献   

5.
彭超 《求索》2011,(4):200-202
从发生学角度可以认为李劼人的早期白话小说创作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之路的基础,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与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是相似的。如果以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为线索,可以判断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是如何在传统小说基础上融入现代西方小说元素创造性地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白话小说。因此,对李劼人的挖掘发现,有意于完整呈现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发生的历史现状。  相似文献   

6.
晚明忧患意识对白话短篇小说题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言锋 《求索》2006,(1):185-187
晚明时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当时社会心理的变化,其中忧患意识是当时最为典型的社会心理。在这一心理下,人们尤其是广大的知识分子,更加关注现实,并反思历史,努力寻找各种途径挽救社会危机。这表现在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上,是引起了题材的变化,小说题材较以往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封建道德教化的题材成为主要的题材。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从首都北京“两会”的最高政坛上,传来了一股以“让老百姓听得懂”为宗旨的讲实话、讲真话、讲群众爱听的话的“白话新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和国民沟通、让政治从庙堂高阁走到田间地头的做法,引起了全国13亿人民上下一致的强烈共鸣,大大凝聚了国民的信心。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些含义丰富、口语化十足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丁进 《人事管理》2000,(3):43-43
  相似文献   

9.
张威 《求索》2007,(2):173-175
以青楼为代表的市井娱乐行业的繁荣兴旺成为晚清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其中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为代表的晚清白话谴责小说中有过大量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刻画。在语言上,小说中都运用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行业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风行一时的晚清市井娱乐风俗文化的兴盛程度以及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同时,晚清市井文化也为这些词语注入了更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正>疲劳归疲劳,写作之余的休息,那是极其美妙、愉快的时刻。美妙、愉快,自源于对激情创造的自赏,对收获成功的期待,对充实自我的慰藉。日本石川达三先生说过:“由工作产生的疲劳,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愉快;而由怠惰产生的疲劳,只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烦躁和悔恨。”慢慢咀嚼这一富于哲理之语,深有同感。如果将业余写作亦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工作的话,那么,愉快总在写作后。平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尤其是双休日、长假里,我总是倾心于写作。自然,在有些人眼里,这无疑是一件苦差使。可  相似文献   

11.
论新世纪散文的跨越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更换、发展的时期 ,作为文学重要门类的散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 ,散文家必须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传统和外国散文里汲取有益的滋养 ,走出新时期散文的“雌性化”、“新潮化”、“趋古化”、“赝文化”的误区 ,坚持求新求变、求真求美的美学原则 ,拓宽题材 ,采用“大散文”的观念 ,增强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辨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走向更加开放和多元  相似文献   

12.
程德强 《青年论坛》2006,(1):133-134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味语言是五四散文的语言特色。五四散文特有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整个现当代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3.
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文化现象正在迅速崛起,引起了敏锐的教育界人士对其教育应用的探索;博客的写作动机与写作行为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生理的内驱力、社会的内驱力、理智的诱因、情绪的诱因和社会的诱因激活了大学生多种多样的写作动机;利用大学生的博客写作动机实施写作教学,是高校写作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如同一个由教和学共同构成的链条,运转起来的前提,是二者的有机契合,即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统一。若二者相互脱节,则教学活动要么劳而无功,要么误人子弟。随着高职生走进成人高校的大门,作为基础写作教学主要文体之一的散文教学,就面临着一个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纪实性原则是文学理论界对散文文体特征的基本共识,但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小说化”已经成为散文文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流变,并引发了文学界不同意见的论争。实际上,散文“小说化”流变并没有否定纪实性特征,只是赋予了散文以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审美效应和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16.
从擅长古典闺阁诗词到介入政治散文的转型,意味中国女性写作的历史性变化。考察与分析秋瑾的写作个案,探究发生这种变化现象之后的历史性动因与具体状况,可以更透彻、更直观地了解性别与文体的性别政治关系,以及这个变化对后来中国女性写作乃至中国文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写作     
《干部人事月报》2010,(10):95-95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写东西或是作长篇演讲。但是,谁都希望自己能更善于写,善于说。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希望事业发展得更快,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金字塔原理》一书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以电子技术对文学艺术进行阐释、传播和再创造,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电视文学(包括电视散文),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电视文化的传播体裁、节目样态,是人们艺术阅读、接受期待和审美新要求的必然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电子传媒对文学艺术的消解,使得人们在阅读电视散文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憾,在对这种新的文学形态进行批评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刘兴祥 《理论月刊》2002,(12):66-67
本文通过对科技写作过程和文学写作过程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出这两种文体分别以逻辑思维为运动形式与以形象思维为运动形式、注重理智与倾注情感、尊重客观事实与展开自由想象的三个突出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20.
散文写作课的集体讲评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那些语言华美的散文表现出特别的赞赏和由衷的推崇 ,这是对美文的一种误解。美的语言有两形式 :朴素和华美。著名作家姚雪垠认为散文语言“最基本的经验是朴素、自然” ,但这只是一个“总的要求” ,而不是局限。首先要求达到一般的朴素、流畅、干净、准确 ,以此为基础 ,然后根据各种不同需要 ,“在语言风格上各呈芬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