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辉美  邓子纲 《求索》2011,(8):9-11
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劳资关系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外企劳资关系的现状及困境,提出外企应适应我国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非公有制部门的劳资关系,总体上来说是和谐稳定的,但局部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劳资关系还比较紧张,协调劳资关系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迫切需要作为社会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劳资关系协调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运行,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探讨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霄汉 《岭南学刊》2011,(3):118-123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劳动者与投资者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成就"东莞模式"的重要条件。在金融危机中东莞采取各种措施,维护了劳资关系总体稳定,但在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劳资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劳资纠纷的隐患给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压力,必须从战略上重视劳资关系构建,把握劳资双方特点,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要求,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春 《前沿》2012,(16):94-96
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是现代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引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使中国逐渐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而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使劳资矛盾与劳资冲突问题成为当前中国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系统研究劳资关系治理机制,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芳芳 《前沿》2002,(9):83-8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二十余年 ,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也存在着诸如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监督乏力、基础薄弱等问题。本文从我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对目前我国的法治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劳资力量逐渐失去平衡,现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危及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协调劳资关系、平衡劳资力量、实现劳资和谐是政府、企业、劳动者共存共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文 《前沿》2011,(18):99-102
本文运用共同体思想界定、归纳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内涵和特征,探讨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指出马克思劳资利益对立统一性观点和邓小平保护工商业者和维护职工利益并存观点,为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私营企业劳资利益的统一性,内在地要求劳资双方共享经济剩余。企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要求私营企业劳资双方要致力于构建私营企业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行政协调机制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协调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 ,对行政组织的高效运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社会转型期 ,各种各样的矛盾以不同的方式显露出来 ,更加显示行政协调的重要性。因此 ,不断完善行政组织的协调机制 ,不但是保证行政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转型期行政协调机制应是 :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灵活多样的协调形式和制度、创设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迄今已逾1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了宪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谭秋霞  杨士林 《求索》2013,(8):204-206
和谐劳资关系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我国劳资纠纷持续上升、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认为在“资强劳弱”背景下,劳方独立维权难,必须联合起来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才能取得谈判的主动地位。认为集体协商概念使用不准确、社会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效用认识不充分、集体谈判制度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是我国集体谈判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加强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爱  莫勍 《湖湘论坛》2006,19(6):45-47
农村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而目前,我国农村法治相当滞后,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为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和完善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成为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结构二元化的现实,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乡土社会法治应当关注的三个方面乡土社会法治的政治基础即基层乡镇政权体制的法治化、社会基础即村民自治的真正实现和制度性机制即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法治植根于乡土社会,建构起乡土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迅速发展的生产力推动下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 ,劳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创造着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为之准备了更为有利的制度条件。研究这些变化对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劳资双方利益分配失衡,劳方的权益受损情况时有发生,劳方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劳资关系显失公正。本文从劳资理论、劳资现状、劳资关系失衡原因、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国内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研究方法兼顾定性与定量、研究视角广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劳资理论创新处于起步阶段、劳资政策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不够、定量研究存在缺陷等。  相似文献   

15.
卫欢 《前沿》2011,(7):84-89
自2005年提出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引领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征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搭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通往和谐法治社会的桥梁,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较为落后。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法治落后现状进行分析其现状成因,分析其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之上探寻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路径和思路上提出几点建议,以此期待能够为我国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增加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王天旺  古春燕 《前沿》2007,(6):130-132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历史任务。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调控和保障的法治社会。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保障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6,22(5):62-64
加强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广西,必定是一个利益协调、公平公正的广西。加强利益协调,构建和谐广西,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加快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法治秩序下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小玲 《桂海论丛》2005,21(2):77-79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也正是在对利益冲突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进步的。能否合理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成为法治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探索一套能对利益冲突作出有效协调的利益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法治秩序下利益协调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是法律制度协调。  相似文献   

20.
<正>不可否认,当前劳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和谐,如员工工资比较低,拖欠、克扣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险参保率比较低,劳动风险大;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员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员工随意跳槽,劳动关系不稳定;一些企业长期让员工超时限工作,员工付出与回报不相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