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笔者收藏的名人茗壶中,以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大家为题而制的居多,唯有一款是为研究生命科学的专家谈家桢而作. 2003年初,谈桃林受茶叶学会之托为出席第11届国际茶文化节的国外茶界宾客创意一款珍藏壶,设计中,几易其稿,最后把世界上首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陆羽,开紫砂艺术之先的供春的"树瘿壶"和将科学思想溶入茶叶研究的实践者谈家桢巧妙地融为一体,古今合璧,既展现中国茶文化古老的艺术又引入了现代科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1993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百岁华诞喜庆之日,创意"中国文化名人茗壶"的谈桃林先生继鲁迅、弘一壶后隆重推出了第三款名人紫砂壶---<巴金百岁寿心壶>.  相似文献   

3.
史学大师陈寅恪并未曾就<红楼梦>一书做系统之研究,然通过考察相关资料及翻检陈先生之相关著作,<红楼梦>中相关人物、资料时时出现.尤其是中后期所著之<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三部书中,相关论述尤多.陈先生在其学术著作中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资料的运用,显示了他广博的学术视野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开启了"文史互证"的研究典范,以及文化取向和人文精神世界的深邃而丰富.  相似文献   

4.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讲<史记>秦始皇之兄时,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历史最怕意外,但历史又往往充满着意外.  相似文献   

5.
说起詹姆斯·卡梅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是谁,但说起他导演的电影<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知道的人可就太多了.是的,他就是具有"世界之王"之称的好莱坞著名大导演. 卡梅隆导演了许多大片,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达到了巅峰,该片荣获了11项奥斯卡大奖.颁奖礼上,他高举"小金人",用片中的台词近乎疯狂地大喊:"我是世界之王!"  相似文献   

6.
馈赠     
元號 《检察风云》2007,(5):76-77
<书法>杂志副主编胡传海先生,是我在英国进修出版专业时的"同桌"学友,他有颇高的书法造谐.2004年的春节前,他特意给我送来他写的小品文集<知识贵旅>(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和一幅他的书法作品,表示新春祝贺.由于书法作品写的是草书,他还用钢笔工整地注明了书写的内容,情真意切,我十分珍惜能够得到这样一份友谊.……  相似文献   

7.
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反思录>之"近思札记·八"对"诸葛式的法治"作了阐发.先生引贺麟<文化与人生>一书中<法治的类型>一文,认为<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几句话"既提出严纪律,信赏罚,兼有申韩之长,又提出要去偏私,以求达到公平开明的政治,乃是代表道德的法活最精要的宣言."接着又说挥泪斩马谡"更说明诸葛对行军的法令,朋友的情谊,双方顾全".  相似文献   

8.
那天,CCTV新闻频道的<小崔说事>栏目采访的嘉宾是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周有光先生一辈子经历了许多坎坷的事,然而,他把这一切的不幸都看成是幸运.八年抗战的时候,一次,他在重庆,一颗炸弹在他旁边炸开,"一股风"把他掀到了阴沟里.  相似文献   

9.
在季羡林的<病榻杂记>里,有"三辞"的笔记.摘录以供读者朋友赏读. 一辞"国学大师"之称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光环.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成丰皇帝的'丰'."  相似文献   

11.
笔者收藏的"中国文化名人茗壶"系列中,以个人名义而创意制作的居多,壶匕的表现形式也不拘一格,或画或像、或诗或联、或咏或志,唯独为已故电影表演艺术家、画家赵丹和黄宗英女士设计制作的是一把双人合璧壶,名日<丹英壶>.  相似文献   

12.
程颐确认<论语>是儒家载道的要籍,其理学思想的建构也以<论语>作为基本资源.他的<论语解>采用涵畜经文、直寻义理的解经方式,是对传统传注之学的改造和超越.其以"理"解"仁"的德性之学,以"序"求"和"的礼学思想,以及由治心而治世的学术思路,构成北宋理学的基本框架.<论语解>虽然不是完整的<论语>注本,却以其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深刻的义理阐发开创了北宋<论语>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探讨,自其制定以来就存在巨大的争议,王泽鉴先生称其为"民法上的精灵",可见其理论难度之艰巨.本文主要结合<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分析在此种情况下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兼与杨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于专利标识权行使的规定主要见诸于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2003年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方式的规定>.对杨喆先生<小议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一文中提出的"采用了专利技术的产品就是专利产品"的定义、"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是一种符合<广告法>的客观事实、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值得鼓励和提倡的观点提出质疑.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虽然不受<专利法>调整,但有悖于<广告法>的立法本意,因此不应鼓励和提倡.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言说方式,至战国中期而一变:从早期至理、名言之语录,一变为充满譬喻故事之论辩.<韩非子>之<说林>、<内外储说>的产生,不过是这种演变的极至化结果;中国早期小说之"譬论"的重要文体特征,正是在先秦子书这种演进过程中生成的.<内外储说>"一曰"所记载的异闻传说,都是与其相对应的经文、说的正文故事同时写作而成的,并非是后人添加进去的;"一曰"之异闻作为"未完之稿"而产生、存在的意义,不仅体现了韩非对于譬喻故事的特殊兴趣,体现出传说故事的丰富性、口传性,而且还透露出"譬论"文体(早期小说)诞生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从众"     
前些日子从<今晚报>上看到署名罗西的短文<与众不同>,谈到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的"一个心理实验:请几个大学生做实验对象,告之以实验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一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坐在第6个位置上.那5个人其实是阿希的"托儿".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论文<莱奥纳多论绘画科学>中对莱奥纳多·达·芬奇的<绘画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莱奥纳多并不像数百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有着"惊人的观察力".其实,贡布里希在文中举例证明莱奥纳多在绘画方面的一些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莱奥纳多对自然的观察力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考察日本近代的过渡刑律<新律纲领>与<改定律例>在继受中国传统律例之余,面对西方法律思潮,如何发展演变的问题.通过对"断罪无正条"与"不应为"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新律纲领>此两条基本沿袭清律,<改定律例>的"断罪无正条"条例则试图将原来两条融合为一,以"无正条"之名,取原"不应为"之立法特质,通过轻刑化限制比附推理所依据情理的不确定之弊,并赋予司法量刑上的一定弹性,以减少比附的适用.但由于<新律纲领>与<改定律例>并存适用,故律无正条时,重罪案件仍保留了由中央议决之旧律特色,在特定案件的处理中.显示出明治政府在维新的同时,专权残酷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胡晓翔 《证据科学》2002,9(4):193-19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生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本文无意介入有关<条例>的一些重大论争的讨论,仅就如何贯彻落实<条例>,做好<条例>与<办法>的衔接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杞忧", 愿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0):34-35
今天,人们对"借贷"一词已经十分熟悉."借"字,即暂时取用他人提供的财物为己所用;或者将自己所有的钱财暂供他人所用,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左传·定公九年>谓:"(阳虎)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这个阳虎,将借来的车不当回事,把轴弄断了,将车面弄毛糙了才还给人家.再看<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不用解释,即知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