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立法效益评估——美国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行政与法》2010,(4):91-94
行政立法效益评估是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或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行政立法进行评估以改善行政立法质量的一种制度。目前行政立法效益评估已经成为美国重要行政立法的必经程序之一,有效地促进了管制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升行政效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美国行政立法效益评估兴起的背景、主要做法及其对我国行政效能监督的启示三个方面对美国行政立法效益评估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美国行政立法效益评估中立法谦抑的指导思想,集中统一的审查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于我国行政效能监督建设最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辅助原则要求决策优先由市场或低层级政府机构做出。行政立法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它在耗费一定资源的同时获取收益。按法经济学理论,辅助原则可以从不同层级政府机构之间的立法权力分配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立法资源分配两个维度来提高行政立法效益。加大分权,在纵向上实现低层级行政立法、放松管制,在横向上让权与市场。同时,促进信息沟通之上的主动辅助和分权机构间的立法竞争。  相似文献   

3.
政府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政府 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和建立完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政府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政府立法"是指政府(包括依法享 有立法职权的人民政府及政府的工作部 门和机构)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在法 定事项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活 动。政府立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政府 立法的主体是政府。2.政府立法的表现 形式是行政法规或规章。3.政府立法的 程序相对于制定法律来说简便快捷。4. 政府立法的草案是经政府行政会议讨论 通过,并以政府行政首长或者政府部门 行政首长负责并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 5.政府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具体操作 性和灵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周燕 《法制与社会》2010,(14):151-152
"非公因"性行政立法是对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倾向、行政立法的权力寻租现象的统称,这是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非公因"性行政立法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立法的质量,损害了公众利益。本文指出应尽快建立政府律师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律师在行政立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及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及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雷丰超本文所谓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视政府为一种"必要的罪恶"。政府的职能主要被限制在维持社会秩序和抵抗外来侵略两个方面,政府的目的,不在于积极...  相似文献   

6.
行政立法与无为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的思想如果经过适当地吸收和转换,完全可以作为现代行政管理和行政立法的精神营养。而现代治理中与“无为”精神相通的就是“有限政府”的理念。行政立法的“无为”精神要求行政立法不能越权立法,不能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且程度适当,不能立自利之法、不公之法、无效益之法和违背自然生态规律之法。在行政立法中实现“无为”精神要求正确处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要求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民主化的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7.
行政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兼具行政和立法的双重性质,它以效率和民主为基本价值取向。民主和效率在行政立法中是统一的,它们既相互保障又相互促进。审视我国行政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应当确定民主价值取向的优先地位,以效益促效率,形成注重效益的效率观。建立并完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应成为其调整和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立法过程中 ,从立法宗旨、立法原则、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以“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工作。依法行政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法律是按人民的意志制定的。政府依法办事就是按人民意志办事。政府立法要体现行政公正、行政公开和行政效率的原则。政府行为只有公正 ,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行政立法中必须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督机制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的建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应从立法、执行和监督系统全面推进。要建立民主科学、立法为民的行政立法体系,重新确定行政立法的主体,限制政府权力,突出公共服务观念,建立民主立法机制,构建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要建设高素质行政管理队伍,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健全以人为本的公开决策机制,创设长效的行政执法方式机制,注重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性。要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实现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程雁雷  廖伟伟 《法学杂志》2012,33(7):108-1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是由政府的职权与职责、行为及其方式、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多方面内容综合予以体现的。对政府角色进行定位是教育立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教育立法中确定立法的目标、原则、内容时必须涉及的问题。政府角色的转换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之间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等教育领域中,我国政府正由单纯的管理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治理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等多元角色转换,对此,立法将作出必要的回应:软法与硬法的混合治理、教育行政行为方式多样化与手段柔性化、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全面救济将是未来教育立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许可法》对地方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现代法学》2005,27(1):173-180
行政许可法颁布和施行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法治这一领域,而且以独特的视角为地方立法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在地方立法理念上的变化体现为:平衡公益和私益,追求效益,立法应务实创新;对地方立法体制及立法技术的影响表现为:地方对行政许可设定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地方立法主体需重新认识和定位,注重以立法事项的性质确定立法主体,在权限上既赋予地方一定的专有立法权,同时对地方立法权进行一些具体的禁止作为补充,健全地方立法的具体内容,完善地方立法技术。即便如此,行政许可法仍对地方立法可能造成以下负面影响:首先是借行政许可法留下的可观的立法空间,扩大地方立法权;其次是由于行政审批改革与立法同步,立法中部门利益将会反弹。  相似文献   

12.
地方行政立法科学化、规范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对立法实践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地方行政立法还处于初创阶段,地方行政立法离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推进地方行政立法科学化、规范化的实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索。本文所称的地方行政立法包括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以下简称政府规章)和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起草地方性法规并提交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议审的活动。本文所述地方行政立法主要围绕政府规章展开,政府规章和地力性法规统称为地方行政立法文件,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略称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框架式立法,普遍缺少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评估及法律法规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形成了一法四配套的法律特征。它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作用,强化了行政主导和自由裁量权。事实上,法律中的公正和不公平、权利和义务,受制于成本与效益;经济中的增长与就业、价格与财政,需要法律规制。应当强调实施立法前和立法后的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影响评估,注重分析法律法规的成本和效益,提高法律的技术性和操作性,用法律保障中国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基本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离不开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遵循的是先分别立法,再统一立法的路径。也就是说,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  相似文献   

15.
行政立法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国家制定一切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全部活动,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行政法律、地方性法规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管理法规的活动;另一种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本文所述的行政立法是后一种意义上的。由此,政府的行政立法职权也就是指政府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政府行使职权的实际情况,这种行政立法职权目前已成为政府的重大职权之一,该项职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规制的正当程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当程序是实现对行政规制权力控制的当然要求。这是因为,正当程序契合了规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要求,能够实现行政规制与法律控权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行政规制的程序控制比较薄弱,立法粗疏,缺少"协商型"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效力不足,无法对政府权力形成有效约束。从法治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缺失以及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建设看,通过正当程序控制行政规制是我国的可行选择。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审判型"、"立法型"和"协商型"行政程序;区分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建构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的规制影响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刘玲 《法制与社会》2013,(24):162+168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道路坎坷,行政法治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政府在行政立法、执法过程中不依法或无法可依,司法监督不到位,导致目前的依法行政弊端重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行政立法体制的缺陷,也有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以及行政权的理解偏差,还包括行政执法及司法监督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强硬。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当对症下药,改善立法体制,增强监督力度,使公共行政能够依法,守法,为中国法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行政法上的行政奖励理论来考虑《行政奖励法》的立法思路是一个误区。行政奖励不是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要区分作为国家荣誉制度组成部分之一的政府奖励和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之一的行政奖励。在此基础上,《行政奖励法》的立法思路主要包括:其一,《行政奖励法》应改为《政府奖励法》;其二,《行政奖励法》的制定要与《国家勋章法》相协调;其三,《行政奖励法》的调整内容包括政府荣誉称号、政府奖章以及与政府荣誉称号、政府奖章、国家勋章相关的物质奖励。只有循此思路,才能有助于《行政奖励法》立法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行政程序地方立法始于2008年《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这部地方政府规章提供了"总则——行为主体——行为程序——行为责任"行政程序立法框架体系,对它之后的其他八部行政程序地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地方政府规章位价上的"行政程序规定"存在着法效力位价低、法院参照率低以及行政机关适用率低的"三低"状况。要解决这"三低"问题,需要从革新行政体制中内外两个关系、确立"问题——立法"的逻辑框架和法院有条件优先适用等三个面向上使劲。基于行政程序地方立法的状况与经验,在未来行政程序中央立法的决策中,通则性的"行政法典"、原则性的立法技术和组合性的立法模式都应当是优先考虑的选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辨析行政立法效率与效益的概念出发,借鉴了当代国家行政立法经济分析的实践经验,试图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寻求实现行政立法效益的最大化,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新颁布的<立法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措施依靠市场自我调节,节制行政法规的干预;多行间接诱导,少作硬性规定;健全行政立法过程公开、参与制度,重视经济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