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和刑事司法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研究可以实现学术与实务的契合,对于司法者来说,刑事诉讼法律方法是刑事司法进步的“利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方法的研究较为薄弱,在修法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应当加强对法律逻辑、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刑事诉讼法漏洞填补和刑事诉讼法律论证几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瑜 《法制与社会》2012,(18):152+154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变得更加完善。本文选取新刑事诉讼法对刑罚执行监督的新规定为视角,具体分析了法条上的内容变化,在这一基础上,总结了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对刑罚执行监督新规定的意义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一、隐性超期羁押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隐性超期羁押是指采用违反法律的手段,规避刑事诉讼法律的办案期限,以形式上的不超期掩盖实质上的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4.
赵娟 《法制与社会》2012,(28):155+157
如何充分认识和有效应对刑事诉讼法修改对首都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是首都检察机关在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规则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刑诉法修改过程中,立法机关广泛充分听取了各界声音.总体上看,强化了法律监督,特别是对侦查、执行、特别程序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冲突问题极为敏感和复杂。大陆和台湾虽为中国的组成部分,但双方却实行着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加之两岸四十年来的实际隔离,以及双方目前在政治上的分歧,要解决两岸刑事诉讼法律的冲突又需要两岸司法机关的密切合作方为可行。因此,确立解决海峡两岸刑事诉讼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則,应当是双方在目前这种现状下都能接受的原则,并在  相似文献   

6.
对于刑法信仰、对话型刑事话语系统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共识刑法观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法制体系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应与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达成并保持着共识。在刑法实践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刑法立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规范的实体内容应凝结和体现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法立法模式的选择;在刑法司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解释及定罪量刑应照应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事陪审制度问题;在刑罚执行环节,共识刑法观直接关联行刑听证制度,并对行刑人性化给予合理的节制。共识刑法观以常识、常理、常情为实际基础,是“刑法学术观”与“刑法实践观”的完全统一,是对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响应与提升,从而构成了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概念和特点法律论辩是随着国家和法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司法制度的产物。刑诉诉讼中的法律论辩是指刑事案件的诉讼参与人围绕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是否应当处以刑罚,以及怎样处罚,依照法定程序,就相关事实和法律,进行的论证和辩论活动。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特点:(一)主体多元化。刑诉诉讼的辩论主体总体上讲是控方和辩方。论辩主体的多元化中公诉人和当事人委托的律师是重要角色,是公众所关注的,是最有戏剧性和演绎性的。(二)论辩内容多样化。控方的论辩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要论证被告人存在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要论…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财产刑的执行制度,规范财产刑的执行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张雪妲 《中国法律》2005,(3):27-28,86-89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国检察机关对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刑事裁判执行监督权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权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瑞华 《中外法学》1997,(6):129-136
<正> 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学科。在二十世纪初期以前的数千年历史中,中国法律不仅民刑混杂,而且实体与程序也没有得到区分,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刑事诉讼法学无由产生。现代刑事诉讼法学是在本世纪初期,随着清末“改制”运动的开展和刑事诉讼法律的颁布,通过吸收和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刑事诉讼法学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刑罚执行部分作了较大修改,为依法有效执行刑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人民检察院更加有效地对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人民检察院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有效履行对刑罚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通过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在2004年写入中国宪法后,又一次被写入一部重要的中国法律。现行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制定,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行了修正。16年后,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本次修订,主要在于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等七个方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社区矫正制度被写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至此,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已在法律层面得到了统一和确认。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将标志着我国刑罚执行全面正式进入社区矫正时代。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应当摒弃社区矫正试行过程中实际参与者的职能定位和思维,全面承担起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者的职能,通过法律监督促进社区矫正体系在我国的构建,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并保护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初 ,在引入西方刑事诉讼法学成果 ,对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和律学进行改造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学。夏勤的《刑事诉讼法要论》、陈谨昆的《刑事诉讼法通义》、徐朝阳的《中国诉讼法溯源》等著作对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大多留学日本 ,所以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学 ,无论是框架体系、基本内容 ,还是概念术语 ,都深受日本刑事诉讼法学的影响 ,在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上也带有比较幼稚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审理单位犯罪的程序作出了规定,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缺陷,需加以  相似文献   

16.
曹婧 《中国律师》2012,(8):15-16
为了学习贯彻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促进刑事辩护工作的发展,强化辩护律师职责,进一步提高刑事辩护工作质量,全国律师协会要求各地律师协会组织开展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培训工作。各地律协精心部署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这项工作。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设计培训计划上海市召开"实施刑诉法修正案"专题系列研讨座谈会筹备会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律师协会、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大学、上海市  相似文献   

17.
黄尔 《法制与社会》2013,(19):75+79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的权利规定保障了犯罪嫌疑人在审查逮捕阶段的权利,是刑事诉讼法律的一大进步,然而在强化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同时也弱化了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改进罪犯交付执行的思考冯军对于罪犯,无论判处何种刑罚,都有一个交付执行的问题。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规定得不够具体明确,使罪犯的交付执行存在一些问题。1、司法解释与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不一致。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执行的职能不同,可把执行中的司法机关划分为交付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执行的指挥机关和执行的监督机关。 交付执行机关是指按照法律程序,将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的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至第164条的规定,交付执行的机关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应按照案件的性质和刑罚的不同,把判决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规定的不同的执行机关去执行,在交付执行时,应将执行通知书和判决书副本一并送达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20.
潘洪宇 《内蒙古检察》2007,(3):27-29,34
刑罚执行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的活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如何实行监督,缺乏明确的程序性规定,制约了人民检察院对这项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