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美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和执法过程——以利益冲突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栋 《法学家》2007,(1):144-150
在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利益冲突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对美国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集团的分析揭示了这样一种趋势:在反倾销的立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贸易保住的利益诉求;而在反倾销法的执法过程中,具体负责反倾销法实施的行政官员也站在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之上,这也揭示了为什么美国会采取"归零"这一方法来维护贸易保护主义的利益.总之,在利益冲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贸易保护主义利益决定了美国反倾销法立法和执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吴瑞  姚家儒 《法治研究》2008,(10):23-2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资源优势导致的市场份额急剧扩张使得全球各国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大幅上升。笔者通过对美国反倾销法的本源——反垄断法和呈现贸易保护主义的《伯德修正案》的深入分析,概括出WTO规则与美国反倾销法宏观趋同及微观冲突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邢洪涛 《河北法学》2000,(6):150-152
国际反倾销法的公平性质体现在它是基于现代经济理论而建立,它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公平竞争的规则和法律保护,但是在国际反倾销法的实践中出现的倾销扩大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措施的片面性、有限性使其公平性质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法的理念及其局限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荣  李居迁 《现代法学》2000,22(4):91-95
反倾销法由来已久 ,各国立法者指出其目的是反对不公平贸易行为。但是 ,我们经过逐步分析可看到 ,反倾销法的最初和真实目的并非如此。而且 ,从反倾销法的具体规定看 ,具有倾销认定的非客观性和忽视消费者利益等局限性。因此 ,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保护贸易的手段。反倾销法需要加以改造 ,同时 ,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的更有效的手段是经济发展而非多多立法。  相似文献   

5.
欧盟是针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指控与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欧盟针对中国而实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贸易,也成为中欧贸易关系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欧盟反倾销法一方面带有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另一方面较WTO《反倾销协议》,其立法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系统研究欧盟反倾销法的特点,对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指控,争取有利的应诉结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美国反倾销法适用上的不公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美国反倾销法适用上的不公正性龚柏华近年来,美国反倾销法的运用,特别是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适用,受到众多的批评。本文试图从美国反倾销案的操作过程入手,结合涉及我国的反倾销案例,来论述美国反倾销法案在适用上的不公正,以揭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一、美国...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法的性质与演进之分析--从WTO竞争法设立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法属于贸易法的范畴还是竞争法的范畴取决于对反倾销法的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由于反倾销法是调整跨国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应属于竞争法的范畴,但由于它所具有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功用,又经常被认定为贸易法的组成部分。当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要求在WTO框架下设立独立的竞争规则的时候,反倾销法应回归到竞争法中去,以利于国际竞争法整体规则的建立,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反倾销理论及运用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处理了约400反倾销案件,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有19个。在所有的贸易保护法规(如反补贴法〈Countervailing Law〉和贸易安全法〈Safeguard regulation〉)中,反倾销法是欧洲共同体运用最频繁的一种。它是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抵挡外国产品进口的一项重要武器,也是我国产品打入欧洲市场的巨大障碍。因此,对欧洲反倾销法的研究,不仅具的法律理论意义,也具有外贸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法的价值取向及实际功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上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所发起的倾销指控也时有发生,而且其数量之多、所涉金额之大以及所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种状况,许多人对反倾销法的作用提出了怀疑,甚至认为它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工具。如何评价反倾销法的价值取向及实际功效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国际贸易中的倾销是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行销售的行为。尽管各国的反倾销法对倾销行为都做出了惩戒性规定,但在理论界,对于低价销售行为应否征收反倾销税却存在…  相似文献   

10.
孙雯 《河北法学》2006,24(1):53-57
反倾销法与竞争法存在一些天然的联系.然而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与其竞争政策相冲突.随着贸易的自由化、市场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运用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支持国内的产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反倾销法就是典型的体现.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的潜在冲突,并试图指出解决反倾销法与竞争法之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欧盟原产地规则与反倾销法反规避条款的结合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玲 《法学论坛》2003,18(4):87-91,75
在欧盟频繁运用反倾销反规避措施实施的贸易保护中 ,纷繁复杂的欧盟原产地规则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 ,它是维护国际贸易正常秩序与遵守WTO诸原则 ,保证反规避措施合法性的平衡点 ;另一方面 ,在与反规避条款相结合 ,严格界定规避行为 ,以实施反规避措施的同时 ,又犹如“一双看不见的手” ,以较正常贸易条件下更为有力的手段 ,“迫使”外国高水平投资 ,达到产业导向和保护的双重目的。对于从观念到立法及实践都比较滞后的我国来说 ,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反规避立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雅萍 《行政与法》2007,(7):119-122
尽管反规避法被滥用时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嫌疑,但其本质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保障,中国应当立足国情,尽快制定反规避法。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立法相对完善,中国应积极借鉴他们的立法经验;但其某些规则仍然有失公正,缺乏合理的确定性和透明度,中国应当采用严格的立法标准,克服这些弊病。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并推动世贸组织关于反规避统一规则的谈判,促使世贸组织尽早制定各成员都能接受的反规避规则,避免反规避规则演变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3.
WTO原产地规则协议与反倾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产地规则渗透到国际贸易的很多领域,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应将反倾销等非优惠贸易措施统一纳入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适用范围,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统一和普遍适用,有利于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法律政策的完善,所以我国制定和运用原产地规则以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被逐步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等正当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某些国家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挡箭牌"。法经济学认为,处理经济问题的法律规则,其实质内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应靠科学的经济理论与实践来鉴别。本文运用法经济学供给需求、成本收益、公共选择等理论,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其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08,26(5):57-60
后WTO时代对外贸易中的摩擦加剧是不可避免的,贸易顺差的加大带来贸易实务中贸易摩擦的剧变。在后WTO时代贸易实务中企业必须极力避免倾销,积极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充分利用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善于拓展国际大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从竞争法角度看反倾销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海霞 《河北法学》2004,22(3):61-64
反倾销法律制度是WTO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自GATT第 6条确立反倾销法律制度以来 ,许多国家都在国内制定和适用了反倾销法 ,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反倾销法的滥用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于是就提出了是否要改革现有的反倾销法 ,以及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试图从竞争法的角度来论证反倾销的不合理性 ,并指出了我国在未来的取舍  相似文献   

17.
陈宪民 《法学论坛》2006,21(5):120-124
WTO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多年来的国际经济实践证明,WTO制度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原则。但是,国际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迫使WTO制度进行调整,根据WTO的基本职能规定,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新一轮协议,是WTO要达到的目的。2001年以后,WTO组织的谈判议题不断增多,涉及的事项有:非农产品关税、知识产权、农业、服务业、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补贴和反倾销等。这些谈判议题都是国际经济法律中被密切关注的重点。新一轮谈判要达到的目的是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晓君 《现代法学》2004,26(1):110-116
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反倾销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认定标准有“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和“主要原因的因果关系”两种类型。GATT/WTO和美国在反倾销案因果关系问题上的立法及实践实际上是国际贸易政策冲突和协调的结果。笔者认为 ,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应基于保护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确立“一般原因的因果关系”标准  相似文献   

19.
论反倾销法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公共利益纳入反倾销制度已成为现代反倾销立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这也是现代经济立法的共同特点。虽然WTO的《反倾销协议》已作出一些相关的规定,但在各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公共利益原则的具体内涵尚有待明确,尤其是在我国,如何确立和贯彻公共利益原则仍是完善反倾销制度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公共利益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介绍并评论欧盟及有关国家的实践做法,最后就我国反倾销法中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欧美反倾销法与GATT/WTO反倾销规则是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其中,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大,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关于低于生产成本的销售、累积损害问题、司法审查、日落条款,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