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足见其对世界各国影响之深。英国宪政不仅开展较早,而且许多宪法制度及原则都被其他国家广泛继承和发展。通过对英国不成文宪法涵义及渊源的叙述,对英国的不成文宪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评价,以期使读者对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制度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世界的历史文化中,法律的发展总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不仅仅在法律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更是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为其打上了其深深的烙印。而由基督教产生的教会法,同罗马法、日耳曼法并称为欧洲中世界三大法律制度,在整个世界的法律制度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法律观点上,教会法为"法律至上"理念奠定了基础;在法律制度上,其宪政制度、刑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诉讼制度都能在当代社会中找到教会法的影子。本文从教会法的产生开始讲起,通过叙述教会法的发展历程与教会法的特点来凸显教会法对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上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另外,在西方普遍流行并被各国家争相效仿的宪政制度上,本文以宪政的几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阐述了教会法孕育"法治"的观点以及形成宪政雏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贾智杰 《法制博览》2013,(7):125-126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是德国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产物,其意思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法治无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还是一种制度实践,都是法治的主要部分。本文将从法治政府的理论出发,讨论控权的必要性,结合西方各法治国家的实践经验,探究我国构建法治政府过程中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崔怡 《法制博览》2015,(1):88+87
宪政与宪法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违宪审查制度能保证宪法的最高效力,因此违宪审查制度有利于维护宪政秩序。司法权是事后制约行政权滥用的核心,司法审查制度是违宪审查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启了司法审查制度之源。尽管马歇尔作出判决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党派利益,但不能忽略司法审查制度对宪政的重要价值。然而,宪政能否顺利进行还取决于法院对政治领域的介入程度。因此,司法审查制度也存在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初春的季节,虽仍稍有寒意,但毕竟是万物萌发的时候!在经过整整1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和8年的法治国家建设,中国进入了一个公民权利涌动和宪法活动期!中国"法制"的历史有几千年,提出搞"法治"的时间已有8年,虽然"宪政"的目标还没有完全提出,但宪政之风似乎已迎面扑来。近一两年来公民社会不断提出宪法权利诉求,不断推动着宪政制度的建设,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发展的需求。2004年是近两年来中国在迈向宪政道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共识"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北京共识"是未竞的中国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必须走持续、协调的发展之路,必须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带来的益处,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读者     
《南风窗》2008,(18):6-6
给"警察权"套上法治绳索(2008年第17期《给警察权戴上"拳击套"》)警察是宪政体制下的产物。而宪政的根本精神就在于通过宪法、法律、权力、民众和舆论等形式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没有"以权治权",没有控制和反控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值得强调的是,在宪政国家的视野下,警察权不仅具有强制性、法定性和广泛性,还具有公共服务性。随着宪政理念的发展和‘行政服务论"的盛行,宪政国家中的警察权性质也逐步由过去的公共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尊重公民的私权利,这是警察权行使中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8.
高宏文 《法制博览》2013,(3):99-100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法院受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界限。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整个国家司法审查制度中的重要问题。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宪政体制,即国家权力中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就通过对不同国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比较分析,论证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国家宪政体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财政法与宪法、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它秉承了宪法的分权精神,相应地承担起了对财政权和财产权作出具体明晰的规定。财政法是实现财政权的"保证书",更是限制财政权的"防火墙";财政法也是产权安全的"保护伞"。它从制度上直接地为国家与市场作出了分工,明确地划定了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的边界,是市场经济之宪。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建设一种民主政治,这是一个难题。哈贝马斯以欧盟为场域,探讨了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建设民主政治的机制和路径。民主需要认同,但后民族民主的认同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民族文化来培养,而只能通过宪政文化,通过公民参与权利和交往权利的实践来培养。哈贝马斯"双轨制"协商民主制度一是通过公共领域建立起公民的跨国联系,二是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互动把公民与超国家决策中心联系起来,然后,通过法律和制度把在公共领域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其实质是要建立起所谓的"欧盟人民的民主"。  相似文献   

11.
宪政核心价值在于限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以宪法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宪政在制度安排上试图贯彻臻于美好的理念,但实际却面临诸多困境,譬如私有财产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与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民主与效率的冲突等。在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之间关系上,囿于两难选择及功利主义伦理基础,使宪政走入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艺术自由”与“青少年保护”是关涉到人性尊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的宪法法益,其在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个竞争性的宪法保护的需求。在宪政国家的框架下宪法理论和制度建置如何平衡和回应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关联广泛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德国的治理经验进行初步探索,为我们思考多元艺术发展下的中国青少年保护问题提供一种值得参考的宪政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对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提上日程,早已明确了的中国道路和前途问题不时被某些人提出来,引起一番议论.是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有别的前途选择?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议题.近来有人热衷于推荐两种模式的选择:其一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的理念走"全盘西化"之路;其二是把"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确定为中国发展的惟一前途.  相似文献   

14.
宪政社会主义是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简称宪盟)的指导思想,强调通过法制和宪政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民主联盟的前身是自由宪政党和社会主义宪政党。宪政民主联盟执政后在政治上逐步推行政治改革,逐渐引入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经济改革,促进经济转型;社会政策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总之,宪政民主联盟欲领导突尼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突尼斯宪政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告别神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档案馆从层层把守的"深宅大院"搬出来本身,就是对广东信息公开和披露制度的贡献,是宪政文明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6.
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原则在中国已经基本确立。“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宪政的重要标志。“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揭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宪政之路:坚持和发展宪政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党接受人民通过宪法法律实施的监督制约,是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根本转变和中国走向宪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综观半年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政务公开、廉政建设、行政效率、民主政治诸多层面的努力,可谓空前。中国的民众和媒体将之理解为政府对实现宪政目标的努力。循着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思路,《南风窗》从热点问题行政程序法切题,联系到新政府成产以来有影响的新闻事件,邀请我国宪法和行政法学权威杨海坤教授,透过现象看本质,解析走在宪政大道上的新政府。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建国以来,两百余年,国势日昌。其宪政体系基本延续未有大变,国家地位则从北美一隅的孱弱联邦上升为全球霸主,这种变与不变相映衬,难免令世人赞叹其制度之"伟大坚韧",并由此产生出制度决定论的思维范式,遂成当前西方社会科学之主流。美国的壮大,常被解释成制度优势的体现;美国成功渡过诸多国内外危机,也成为美国制度弹性和纠错能力的最好注解。沿此逻辑,不少社会学家习惯于给后发展国家面临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郑重宣誓:我是一名中国中铁员工,我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荣誉!……我将以实际行动,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产品优质!"这是中铁六局福厦9标项目部在安全月的宣誓活动,参加的宣誓人员在宣传横幅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年6月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  相似文献   

20.
"党内法规"概念证成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法规"是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各类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术界一些同志对"党内法规"概念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认为"党内法规"的提法缺乏"法理依据"。考证这一概念提法的合理性以及它与"国家法律"、"党的制度"、"党的政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法规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