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1):F0002-F0002
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理论研讨会于2009年12月24日在重庆市消防培训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与法》2008,(3):F0003-F0003
4月16日上午,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首届特邀研究员会议在市局主楼402会议室召开,原市政协常务副主席陈邦国,市公安局副局长唐昌勤,治安总队总队长卢中常、副总队长覃于伟、学会常务副会长刘盛虞、樊友龄,秘书长马永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王成志 《青少年与法》2009,(3):F0002-F0002
3月26日,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科研基地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召开。市政法委、市综治办、市关工委、市社科联、市教委、市团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和18个科研基地单位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登华 《青少年与法》2010,(4):F0003-F0003
5月末6月初,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邦国同志率领8名驻会工作人员,参与市委政法委统一组织的校园安全保卫督检工作组,分别深入到万州区、黔江区、江北区、渝北区、江津区、璧山县、长寿区、北部新区、铜梁县、潼南县、綦江县、巫山县的近40所中学、小学、幼儿园开展校园安保督检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18日,浙江省温州市的党政领导和政法、宣传、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的代表100余人欢聚一堂,出席温州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理论研讨会。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名誉会长张黎群致信祝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潘仕应邀专程赴温州参加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犯罪行为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些行为阻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原因,该现象的出现同中国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反制教育匮乏是分不开的。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设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宿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并吸收各界关心青少年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人士组建起来的。自2001年被依法批准成立以来,队伍逐渐扩大,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5家,个人会员185人。60岁以上者共105人,占总人数56%强。其中,八十岁以上者12人、七十岁以上者69人、60岁以上者24人。办事机构23名工作人员中60岁以上至82岁者有18人,主持研究会日常工作的会长、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10.
“生于寻常百姓家,誓甘终生为布衣”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倪鸿福,于2002年5月15日因病与世长辞。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不仅为维护上海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在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等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今每当我们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对这位人民公仆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5月5日,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陈邦国率市青研会常务副会长樊友龄、副会长徐华一行,深入黔江区调研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并在区公安局举行专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13.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全世界已将其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给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比较研究了几个主要国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做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对一个特定年龄段的人群的总称。根据我国公安部制订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统计表》中18-25岁、14岁至17岁、13岁以下三个年龄段的规定,本文所界定的青少年是指这三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第二个年龄段的人群简称“未成年人”,第三个年龄段的人群简称“少年儿童”。本文所述的“重庆市”,是指1949年底到1983年的原重庆市,辖7区3县,430万人口;1983年4月重庆市与永川地区合并,辖7区12县(后又区划为21个区、市、县),1470万人口;1997年3月,重庆市与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合并,建立重庆直辖市,辖40个区、市、县,3100万人口。本文所列数据均按当时区域划分所统计数据为准.或进行推算。  相似文献   

15.
16.
4月27日至28日,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综治委主任罗干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何以频发: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其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预防的艰难性已经形成共识。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且以青年犯罪为主。青少年犯罪具有以下特点:单亲家庭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多,且多是暴力行为;犯罪中留守儿童犯罪增加;犯罪前多有不良行为或不良嗜好;犯罪动机的突发性和单一性。根据青少年犯罪的最新特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系统的分析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变量如何影响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从1992年至2002年,日本校园暴力案件增加了5倍,增至29300起。这使《每日新闻》警告说,日本校园就要变成"战场"。暴力的低龄化现象尤其突出。2003年,14岁以下少年的暴力犯罪比一年前增加了47%。一项研究发现,多达30%的中学生每月至少经历一次暴怒。2001年,  相似文献   

19.
少年管教所应当利用其特殊的优势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健在于少教所要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台湾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朝着恶质化、低龄化、团伙化、网络化等多元方向发展,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家庭的,又有学校和青少年本身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社会和家庭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面。台湾当局和各种社团针对这种现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问题困扰着台湾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