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涿州市高官庄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具有悠久的耕种历史,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近年来,高官庄镇始终坚持"党建立镇、农业强镇、和谐兴镇"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抓党建、强堡垒、兴产业、促文化、优环境,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全链条,以党建高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强堡垒,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坚持以筑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保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是夯实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乡村社会是一个稳态的留守社会,乡村建设能为留守社会保驾护航。发挥留守农民的主体性,将乡村建设成为留守农民的美好家园,是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中国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乡村建设最大的短板是社会问题与文化的缺失,重点应该是补短板,以社会和文化建设为重点。当前乡村振兴已经出现过热的状况,产生了"猛药依赖症",应根据乡村留守社会的特征和需求,倡导一种适度积极的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作用,推进乡村特色文化发展,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引领文明乡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地处长江南岸,是宜昌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也是宜昌城区的"城市后花园"。全区境内山青水秀,气候温润,土质肥沃,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以农村户籍人口为主的点军区来说,在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既面临着"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战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乡村社会中"分利秩序"这一"旧秩序"所带来的现实挑战。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政策执行偏差与路径依赖有着内在的关联,进入政策执行阶段后的乡村振兴战略依然面临着以往"项目下乡"中所形成的分利秩序的惯性冲击与阻滞。分利秩序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生成与"制度-行动者"的互动密切相关。破解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分利秩序,需要在乡村振兴中统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通过专项治理和制度建设的协调、公民参与与社会建设的协同,营造出乡村振兴所需的新政治社会生态,从而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云南省广大农村结合脱贫攻坚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规划缺失缺位、随意变更、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绊脚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发展效应与互促关系。连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党建的"连樟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需要从发展推动力、社会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政治领导力等方面着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文化是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根基牢固了才会有枝繁叶茂。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对乡村文化建设不重视、公共文化生活空心化、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和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搞好乡村文化创意设计,加强乡村思想文化建设,实施文明乡村创建,加大乡村文化发展传承,注重新时代乡村文化培育,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可保障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刘迪一 《世纪桥》2023,(8):17-19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与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具有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列宁提出的农村建设思想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有一定启示。从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制度创新;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特色经济;振兴乡村文化,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进行探索,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多年来,铁岭市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紧抓历史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汇聚磅礴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铁岭市委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上率下、高位推进、深入实施。好风凭借力,妙笔绘宏图。铁岭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深度挖掘中央和省委的"政策红利",精心绘制乡村振兴宏图。  相似文献   

10.
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想认识高度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明确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它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领域。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振兴乡村,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留住乡愁,更是一项振兴乡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振兴乡村,首要的是要留住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农村固有习俗,在保留原汁原味乡村文化基础上,让农村旧貌换新颜,使振兴乡村有足够的底气,振兴乡村有所依归。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的视角分析,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重塑乡村文化应从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共中央农办主任韩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新旗帜:管全面,管长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新时代"五个有":奠定乡村振兴基础,坚定信心。准确把握"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问题导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基于对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时代要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必须厘清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并进一步挖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内涵,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路从整体上探寻实现城乡经济共荣、政治共享、文化共融、社会共建和生态共治全面融合的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发展方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乡村文化振兴占据重要地位,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最深厚最持久的根基。乡村文化不振兴,经济物质的振兴就失去了依托,算不上真正的振兴。因此,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振兴乡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实现乡村振兴,其根本在于实现组织振兴。近年来,前郭县始终秉持"赶考"之心,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刘长山 《新长征》2020,(1):18-19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近年来,梨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与本地重点工作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一系列有效治理手段和长抓不懈的坚持,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山见绿、水变清"的生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两山"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科学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蕴含着发展与环保是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在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共生逻辑,对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路径上,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要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坚持"三治融合"共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理念重塑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以"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振兴的实现,从而为乡村振兴赋予绿色发展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而言,作为地域历史变迁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集中展现了某一区域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发展以及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灾异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存史、资政、励志、育人"的价值意义。方志是最古老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家谱是最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舆图则是最具形象的地方文献形式之一。从重庆图书馆馆藏中所选取的新修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必然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能量得以释放,农业生产力得到全面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