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16年至2019年,罗甸县共建成安置点13个、安置房9796套,实施整组整寨搬迁9个乡镇89个行政村259个自然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170户39852人,万人大军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石山区。"搬到这里,我们不仅有饭吃,还有工作,娃娃在这里读书免费。"罗甸县斛兴街道移民安置点学府家园搬迁户、小区保洁班班长李小花向记者讲述着他们家的新生活。作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及全省"14+2"深度贫困县,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罗甸县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哪户缺资金,哪户缺技术,这些信息都在我们的一户一档里体现得清清楚楚。"4月10日,在罗甸县沫阳镇高峰村,沿着山坡上的产业路,驻村工作队队长罗贤贵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情况。高峰村属于省级一类深度贫困村,近年来,村里主要劳动力都在外务工,剩下的多是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及需兜底人群。  相似文献   

3.
正"只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句话是罗甸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李正福从医22年最真实的心灵感受。李正福,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6年到罗甸县人民医院参加工作。2 017年,作为罗甸县人民医院"精准扶贫"第四分队队长,李正福先后到红水河镇罗暮社区胡家湾村、冗袍村,沟亭社区雷坡村、响水村,实  相似文献   

4.
正罗甸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金融服务精准扶贫行动,积极探索"农信联区、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形成"示范园区+公司+合作社+农信社+贫困户"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罗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5年末,全县有贫困人口12.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以上,贫困乡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正罗甸县提出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党建扶贫模式,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创建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为契机,着力强化农村党建工作,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做实"党建+"  相似文献   

6.
正罗甸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经果林种植,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双丰收,地方农旅观光为全县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边阳:"天眼第一栈"立冬已过十余日,罗甸县边阳镇依旧艳阳高照、温暖如春。边阳原名漂洋,是罗甸县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以商贸活跃著称,至今留有福建会馆、四川会馆遗迹,被誉为贵州四大"旱码头"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至2019年间,罗甸县19个贫困乡全部摘帽、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109448人减少到5077人,贫困发生率从34.33%降至1.59%。2020年3月3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罗甸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红水河畔春潮涌动,黔桂之境玉都崛起。6年奋战,罗甸全县上下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立下  相似文献   

8.
正罗甸县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干部带队+能人带头+劳务协作+政策助力"的劳务输出组织化四轮驱动模式,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外出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投入,巩固脱贫成果。罗甸县是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8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8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45%。春节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相似文献   

9.
正罗甸县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战略目标,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着力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近年来,罗甸县围绕省委主基调主战略,按照黔南州"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罗甸县委提出的"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战略目标,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传承"大关精神",用好"天然温室",着力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世纪80年代,敢闯敢拼的大关人,"劈千年石抠万年土造千亩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大关精神"。改革创新不停止,近年来,罗甸县立足县情实际,继续向荒山要效益,做大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绘制出一幅连绵起伏的大农业图景。尽管已经入秋,但山中树木依然葱茏。在大关村的"天然氧吧"里,各种针叶树、阔叶树、翠竹、碧草在喀斯特山岩上疯狂生长,蔬果基地瓜果飘香。大关村位于罗甸县云干乡,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区。上世纪80年代,大关村1270亩旱地分布在180多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黔南审计中心创造性地在黔南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特训营",聚全州农信之力贯彻落实大扶贫战咯行动,既响应党和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又能锻炼队伍、提高员工素质,凝聚强大正能量。2015年11月1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黔南审计中心在罗甸县边阳镇举办精准扶贫示范镇启动仪式暨黔南农信首期"金融精准扶贫特训营"开营典礼。全州12家行社52名学员在省联社黔南审计中心的悉心指导,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的亲切关怀,罗甸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县信用联社和边阳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罗甸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业态及后续服务保障相融合,并按照"五个突出"的思路,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新房子比老家的瓦房宽敞好多,附近还有学校、医院,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罗甸县边阳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何绍江说。何绍江是边阳镇大寨村村民,今年4月刚搬进边阳镇易地扶贫搬迁安  相似文献   

13.
正【联村党委】抱团发展凝聚力量袁端胜"上大学"了!"不只我一个人,还有麻怀、董架等4个村子共50个人参加这次学习。"8月20日中午,在贵州大学,刚下课的袁端胜显得很神气,手里拿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这次学习的课程安排有种养殖技术、如何做好市场营销、怎样更好地与客户对接沟通等,这些知识对发展产业非常有用。"袁端胜告诉记者,此次学习由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  相似文献   

14.
正开放发展,是罗甸县目前最为强烈的发展气息。因水电开发而成为黄金水道的红水河,成就了这个贵州边陲县域难得的通江达海新机遇。在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蓝图的潮流中,立足贵州"南大门"这个区位优势,处于全省开放前沿的罗甸县,正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在罗甸的开放发展平台中,红水河临港经济区建设在逐步  相似文献   

15.
正罗甸县在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以夯实组织基础、找准工作重心、完善配套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推动,不断形成"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党建扶贫格局。近年来,罗甸县在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中,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夯实组织基础、找准工作重心、完善配套制度为抓手,不断强化一线队伍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抓实集体经济,深入  相似文献   

16.
正罗甸县践行新理念,大力发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在30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了从封闭向开放、从落后向富强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历史篇章。"行驶在大小井特大桥上,远眺是层层叠叠羊场梯田,俯视是如诗如画大小井风景区。"8月16日下午16时,平罗高速公路通州至罗甸段正式通车运营,罗甸县朝着建成贵州省南部交通枢纽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2015年8月28日,银百高速惠罗段贯通后,罗甸融入了贵阳一小时经济圈;2018年9月30日,罗望高速全线通车,黔南向西的发展通道贯通……罗甸县逐  相似文献   

17.
正昔日有贵州"四大旱码头"、黔南"八大古镇"之称的边阳镇是黔南州罗甸县的北部重镇。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罗甸县按照"一城两区"规划思路,在边阳镇大力实施镇园合一、产城互动,深度推进产业融合,有效整合多种资源,使这个曾经久负盛名商贸重镇重新焕发生机。"边阳镇今天的定位,不仅是当初的商贸‘旱码头’,更要做罗甸融入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桥头堡’和次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罗甸县紧紧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的发展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人口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灵山出美玉,秀水引湖城,罗甸正奔向新的未来。2007年以来,受龙滩水电站水库预控400米高程淹没线约束,罗甸县城建设方案被迫搁置。2012年,罗甸提出了"三年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以惊人的速度迈开了城镇化建设步伐。2015年7月,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罗甸调研时给罗甸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罗甸县将更加积极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新优势,坚持做到"赶超、转型、改革、开放"四轮驱动,谋划好"十三五"布局开篇,以更佳的精气神、更强的正能量,点燃干事激情,激发创业活力。盘点罗甸县2014年的发展成绩,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测评预排全省非经济强县第34位,实现年初增比进位既定目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82亿元,增长15.6%;财政总收入5.58亿元,增长20.16%。罗甸县以求真务实,奋勇向前的精神,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选择瓮安县、罗甸县作为湄潭试验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对比试验县,开展"六同"试验,为全省、全国深化农村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贡献新智慧。近年来,贵州在全国首创探索"国家级试验区带省级试点县,省级试点县带全面"和"国家级对比试验,省级对比试点"的"双带双比"模式。2015年,贵州选择瓮安县、罗甸县作为湄潭试验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对比试验县,开展"试验同题、推进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