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贵州》2020,(2):12-13
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01.7万亩),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40.1万吨、产值451.2亿元。茶产业辐射带动356.1万人,带动贫困户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10699.08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722.79元。  相似文献   

2.
正普安县扎实推进"农产富民"战略,做大做强烤烟、茶叶、草地生态畜牧等农业产业,强势打造助力脱贫攻坚的硬平台。普安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发展壮大烤烟、核桃、茶叶、畜牧业等产业,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让普安四万多贫困人口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以"策"生财助推农户脱贫今年41岁的潘方海是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典型的贫困户:家里五口人,三个孩子上学。没有技术的潘方海平时只能在  相似文献   

3.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33):46-46
正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坚定而执著: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作为"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的原产地,遵义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茶产业,从几年前小作坊抱团冲击全国市场,到今日茶企兵强马壮集结出征。2006年,遵义作出推进百万亩茶  相似文献   

4.
正"这片茶园还有一年就能见大成效了,到时候又能帮助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这得益于县里鼓励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近日,湄潭县高台镇党委书记王文进指着高台村600多亩的茶叶基地,笑容满面地说道。高台村位于全省100个省级一类贫困乡镇之一的高台镇,全村900户农户中有贫困户62户,是一个"八山一水—分田"的典型山区库区贫困村。"尽快找准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让农户早日脱贫。"2013年,湄潭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进驻高台村后,引进湄潭琦福苑茶业公司发展茶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每年花费不到5000元,认领一亩专属茶园,可以收获价值上万元的好茶,还能帮助一个茶农彻底脱贫,您愿意吗?4月21日,丹寨万达小镇联合丹寨县委县政府在贵州丹寨县又启动了一个创新扶贫项目——丹寨扶贫茶园。首期1000亩茶园已经被提前认领了500亩。认领一亩茶园,脱贫一个茶农,扶贫茶园项目第一期将直接脱贫茶农1000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夏季,雷山县迎来避暑旅游高峰。"往年,云雾缭绕的茶园美景只有茶农们自己欣赏,今年却‘卖’出了钱!"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高兴地说。作为雷山县的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坐拥2.84万亩茶的大塘镇,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销售,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600万元新建茶叶深加工厂、茶吧、低产茶园改造等,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生态茶观光园,让"茶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印江自治县新寨镇生态茶叶示范园区,漫山遍野的茶树已吐露新芽,茶园里采茶工人正有说有笑采摘春茶。2008年起,新寨镇政府把茶叶作为农户增收致富主导产业,2013年印江生态茶叶示范园区落户新寨,将新寨茶叶园区作为全省"五个100"工程、全省百个农业园区之一打造。作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新寨生态茶叶示范园区,现有茶叶面积10480亩,成园茶园5800亩,幼龄茶园4680亩。加工厂(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当前气温逐渐回暖,各地茶园里的茶叶生长速度加快,均已抽出鲜嫩的芽尖绿苞,全县30万亩茶园已陆续进入采摘期,茶农们正抢抓当前有利时机,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新茶。在龙塘省级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的棉花山茶叶基地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似层层波浪,漫山遍野,一行行茶树抽芽吐绿,泛着翠绿的茶芽显得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贵州茶园面积7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61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品尝贵州春茶的好时节。"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发出邀请,他  相似文献   

10.
春茶     
<正>"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赞颂的是雅安市名山区境内的蒙顶山茶。每年清明节前,蒙顶山四周整齐的茶垄成行成排。每天清晨,茶垄里就有了勤快的采茶人,腰间挎着小竹笼,双手翻飞,灵巧地采摘嫩茶。早晨和中午时分,名山区双河、黑茅等茶叶交易市场人山人海,几十万斤鲜茶涌入市场,众多茶商忙着讨价还价,一般清明节前交易额都会达到20多亿元。截至2014年底,名山区拥有茶园面积33.2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38亩,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茶苗  相似文献   

11.
<正>清明前后是一年中茶叶色泽、香气、滋味最好的时节,因此春茶显得格外珍贵。为使春茶品质更好得到提升,3月24日,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贵茶公司九龙山万亩茶园内,首届"绿宝石"杯采茶技能大赛拉开序幕,贵州省、贵阳市及花溪区农业部门有关领导、茶业专家、茶企评委、茶园主人、采茶能手等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久安乡50名茶农参加了此次比赛。现场体验扩大茶乡影响力据贵州贵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清爽介绍,贵茶公司自2010年入驻久安  相似文献   

12.
<正>湄潭将调整优化对茶叶企业的奖补政策,把扶持重心转移到专属化基地建设、有机茶园认证、涉茶科研与应用、生态茶庄建设等方面,在新的起点上精准发力。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2013年,湄潭县提出实施茶产业"6456"大战略,打造"两地三区十强县"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茶园总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达4万吨、年综合收益达50亿元、亩均  相似文献   

13.
湄潭县坚守“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理念,坚定茶产业“6456”(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五大工程,交出高分值茶产业转型升级“湄潭答卷”。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贵州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推进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和"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生态家禽、蔬菜、茶、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共带动83.5万贫困人口发展。其中,生态家禽出栏1.47亿羽,蛋产量23.46万吨,产值126亿元,带动脱贫21.3万人;蔬菜种植面积累计1687.37万亩(次),产量2462.91万吨,实现产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26):9
截至2012年6月,贵州省茶园面积达455万亩,居全国第二。预计"十二五"期间,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据悉,2002年,贵州省茶园不足50万亩,茶产值仅亿元左右。10年间茶园面积增长8倍、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0位升至第2位。年均新增50万亩以上,占全国年新增茶园面积的一半。目前,贵州现已成为中国茶业成长度最高的省份,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700万亩,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产  相似文献   

16.
正成本高、利润低,这是长期以来贴在夏秋茶身上的标签。在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叶博硕专家服务团"的努力帮扶下,让贞丰县长田镇夏秋茶也能有"春天"。2019年秋天,贞丰县长田镇1.5万亩茶园里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这样的经历,对于相当一部分长田镇的茶农来说是头一次。"成本高、利润低,这是长期以来贴在夏秋茶身上的标签。"贵州大学茶学院党委书记罗聃宁告诉记者,过去的长田镇茶农都只注重采收春茶而忽视夏秋茶,弃采、弃用现象普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茶农增收空间缩小。如今,却不同于往昔。  相似文献   

17.
正脱贫攻坚每一场"硬仗"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2月23日,2018年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发布,要求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其中,最难的一场硬仗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完成玉米调减500万亩,蔬菜种植1400万亩(次),投产茶园560万亩,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18.
我村茶叶企业的落户,源于三年前的一天。我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村里土质、气候很适合种植茶叶,便通过多方对接,引来一客商,投资200余万元在村里新建2000亩生态茶园和制茶厂,并采用"基地+公司+农户"及"专业合作社"模式,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  相似文献   

19.
陈诚 《当代党员》2022,(7):36-38
<正>春风送暖,万物生发。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的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各茶叶基地纷纷抢抓春时,组织工人采摘春天的第一批新芽。在洪安镇平马社区茶叶基地和溜沙村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里,采茶工人、农技专家、党员干部穿梭其间、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好一幅“春忙画卷”!春天的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20.
正"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贵州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1980年,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出土了一枚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这是全球发现唯一的茶籽化石。早在西周时期,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一带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贵州成为我国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