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工业化的实现依赖能源工业的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面对新形势,针对贵州具有发展能源工业优势的实际,探索开发能源资源与发展能源工业的新思路,以促进其有效发展,并使之成为贵州效益性的支柱产业,这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展能源工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作为南方唯一的产煤大省,煤炭工业为贵州发挥国家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5月23日,全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会上强调,贵州要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强力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脱胎换骨改造,加快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大力构建现代新型能源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贵州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动"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打造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新优势。新优势:推动企业利益共同化当代贵州:2017年,贵州创造性地推出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今年又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文件出台的背景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张应伟:出台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释放出极大的改革红利。2017年5月,为破解我省长期存在的煤炭、火  相似文献   

4.
史丹 《新视野》2007,(4):11-14
1978年以来,我国煤炭、电力、石油三大能源行业所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资金技术等对能源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供需矛盾得到极大缓解。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能源生产消费中的环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以及资源利用率等新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面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新问题必须继续深入进行能源的体制改革。如今,能源工业的体制改革与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互动关系,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发展,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又要求深入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为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煤炭工业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是要用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全力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贵州是南方产煤大省,煤炭是贵州的比较优势。促进我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基础在煤炭,源头在煤炭,关键也在煤炭。就贵州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系列措施、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  相似文献   

6.
岳振 《当代贵州》2014,(9):30-31
正进入贵州,也算是借贵州"后发赶超"战略的东风,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贵州会有很好的前景。团队保障是基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很多地方已被运用到城市交通和工业领域。从贵州来看,燃气业起步晚,发展空间大。华油的进入,应该说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富矿精开     
陈玲 《当代贵州》2023,(19):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为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矿种多、分布广、门类全、品位优。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五,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贵州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此外,贵州煤层气、页岩气资源丰富,储量均居全国第四位,也是一片亟待规模化开挖的“富矿”。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积极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培育释放优质产能,提高煤炭供给质量,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供应电煤6300万吨,同比增加795万吨,年底统调电厂存煤突破700万吨,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统调机组发电量1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全社会用电量1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月10日,这组数据在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公布,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的缓解,成为会上最大的亮点。2017年贵州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煤炭保卫战正式打响,在新机制下,贵州利用电力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电能力大飞跃、服务水平大提升、电力体制大改革,在绘就多彩贵州的画卷中,谱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华章。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弯道取直、换道超车,跑出"贵州速度"、冲出"经济洼地",撕下贫困落后的标签,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  相似文献   

10.
陈玲 《当代贵州》2022,(46):46-47
<正>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能源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传统的“水火”互济向“火水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绿色新动能不断增强。如今,贵州初步形成了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优质煤炭产能逐步释放,目前已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矿智能机械化标准体系,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大。能源产业是贵州的优势支柱产业,对全省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2017年,贵州省创造性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旨在打造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到2025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贵州实现这些发展目标是有基础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谷树忠认为,近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对贵州实现这些发展目标非常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给贵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随着我省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等一系列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的精心规划及逐步实施,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对拉动贵州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重点工程现场,去感受从沸腾律动的工地上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与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在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的同时怎样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怎样坚持走"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发展之路?本刊专访了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  相似文献   

15.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5):52-53
正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和运营能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网络基础保障;三大数据运营基地将为大数据、云计算相关产业提供可靠信息化支持。5月16日,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通信管理局主办,中国移动贵州公司承办的"大数据、云时代、新未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及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交流大会在贵阳举行。交流会上,来自省内外通信行业领域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演讲,全省近120多家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业界人士出席,与会代表围绕  相似文献   

16.
人们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贵州气候的多样性。近年来,贵州气象部门紧扣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牢记嘱托、抢抓机遇,扎实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就此专访了贵州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广忠。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工业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自从七十年代石油发生危机以来,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减少因能源紧张而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许多国家把节能和开发能源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加以考虑,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能源工业总的来说发  相似文献   

18.
张波 《当代贵州》2012,(1):50-51
"十一五"以来,贵州防震减灾工作强化建设,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健全"六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庆  肖正愚  王东 《当代贵州》2007,(17):57-58
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中华民族只能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没有退路。贵州虽然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区域,素有"西南煤海"的美称,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能源效益偏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贵州的面前:贵州的煤炭究竟能"燃烧"多久?贵州的煤炭开发如何与再造贵州的秀美山川融合?当"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大政出台之后,贵州的能源产业理应回归科学发展的轨道,贵州的能源开发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方向转移,千万不能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富后危机"的尴尬之路。对此,记者从贵州燃气产业的构建中发现,贵州燃气产业近20年的发展变革,始终恪守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一种责任、一种气度、一种精神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为当今基础性公用企业如何走科学发展道路找寻了突破口。从贵州燃气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靠什么?要靠无形资源。它不是靠硬型资源的投入,不是要靠消耗多少煤、电、石油,要靠增长方式。这是贵州燃气产业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0.
刘铁男 《求是》2012,(13):33-35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能源工业走过了辉煌的10年,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只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