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部生活》2014,(3):19
通过统筹推进多项人才培养工程,在我省不论是高层次人才、蓝领工人.还是乡村科技人员.都可以依托相关人才培养工程找到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阶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云南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开发和实践锻炼力度。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获得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机会,让我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科研经费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  相似文献   

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日前,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到"深入实施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推进产业导师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助推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向基层一线倾斜的人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科学推进"五个振兴",为实践指明了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科学推进,智慧在"统筹"二字,说白了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方法论,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于心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4.
《奋斗》2021,(9)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也要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因此,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坚持引育并重,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20,(2):29-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铜梁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入推进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回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内蒙古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的要求,扎实推进内蒙古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相似文献   

7.
正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普通高校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工作人才,满足乡村振兴对社会工作学科人才的需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校地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与实践合作机制,成立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研究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为乡村振兴培养大批觉悟高、  相似文献   

8.
罗敏 《学习论坛》2020,(2):34-41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既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关键环节,又是推进城乡共生发展的战略行动。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城乡产业共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城乡人才共享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城乡文化共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城乡生态共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城乡组织共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五重逻辑是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一种重新审视,它的本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分离"迈向"城乡共生"。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乡村富裕起来的历史使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村级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尤为重要。这其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是推进精准脱贫的现实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正祁连县聚焦乡村振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强组织、建队伍、打基础,突出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三个强化"筑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通过"三个强化"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农牧区基层组织堡垒。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着力在党组织设置、支部班子建设、党员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先明确靠谁来具体组织、推进的问题。通过加强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构建等,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云南省广大农村结合脱贫攻坚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规划缺失缺位、随意变更、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绊脚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高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农林高校应寓传递"真善美"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实施耕读教育,开展"师生同耕读",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学科特色与时代气息的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何绍辉在《光明日报》发表《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大抓手》认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要抓好产业、人才、规划、组织、政策"五个衔接"。一是抓好产业衔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梁山县坚持"补短板、抓落实、重创新、促提升"工作理念,实施组织强村、头雁带村、人才兴村、发展富村"四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组织强村"工程,为乡村振兴强基。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线加书记责任清单、书记突破项目、述职评议考核"1+3"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实行组织部机关全员抓党建,加强督导指导力度,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五个一"包保联系机制,县级领导带头到联系村调研指导,解决困难问题。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制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突出服务主题,县乡村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把建设一支引领乡村发展的骨干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努力锻造一支坚强有力、能打敢拼的"头雁方阵",使村党组织书记从"家里村里两头顾"变成"一心一意抓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发展效应与互促关系。连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党建的"连樟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需要从发展推动力、社会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政治领导力等方面着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