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1月8日,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513人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99个集体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获表彰的个人和集体,在抗疫过程中都各有风采,记者采访了其中4位先进个人、集体代表,讲述他们的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2.
人心齐,泰山移。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贵州省岑巩县干群凝心、守望相助,以最大决心、最严管控、最实作风,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共克时艰渡难关的“岑巩力量”,全民协力撑起了“抗疫大伞”,共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共同守好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新冠疫情激化了国内外各类风险因素,对国家及社会治理提出挑战。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少数民族在抗疫中表现突出,有力铸就了中国抗疫精神,成为全民族抗疫的特色组成部分。中国抗疫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抗御能力,丰富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做好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各地严防严控,迅速构建起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横到边、纵到底,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2020年12月10日,身披白衣战袍的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综合科护士长杨帅君,走进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疫情硝烟散去,这位抗疫战士又一次光荣地接受了党和政府的褒奖和礼赞。作为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里,杨帅君要负责晚班和夜班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_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次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指挥全国抗疫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议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相似文献   

6.
张德勇 《先锋》2020,(4):21-23
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打赢这场艰巨的抗疫战争,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同时,要以抗疫为契机,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7.
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一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一份非同寻常、令人刮目相看的贵州优异答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总结回顾了全省抗疫历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是战胜病毒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抗疫战斗取得胜利的最有力武器。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发挥科学的力量,让科学防治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历史上,人类战胜大灾大疫,无论是非典,还是埃博拉,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防控和技术的支撑。当年“小汤山”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9.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四川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将纪律挺在防疫前线,做到监督不缺位、帮忙不添乱,以有效监督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不惧危险、任劳任怨,为抗"疫"贡献出硬核力量。(1)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纪委"党员防控志愿队"队员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代学清/摄  相似文献   

10.
龚明豪 《当代贵州》2020,(10):44-4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号召,以静静呆在家里的方式配合抗击疫情。一时间,城镇街道安静下来,没有了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华热闹场景。而在宁静之中,又有许许多多人在奔波忙碌,他们不舍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人们的安全。与白衣战士奋战的抗疫主战场相呼应,忙碌的疫情防控点、安静的城市街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坚信春暖花开、城市复苏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青团》2021,(4):60-61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2021年元旦后,长春市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面对日趋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团长春市委主动作为、周密部署,带领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全员核酸检测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扎实开展志愿服务。近一个月以来,累计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6119人,上岗23759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39931小时,协助街道、社区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中围绕信息登记、秩序维护、扫码测温、入户排查、物资搬运等环节开展服务,将团旗牢牢插在抗疫一线。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快速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使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竭力为各国提供援助,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13.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疫情防控阻击战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继建立省市对口帮扶抗疫计划,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彰显出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是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的一部生动的、鲜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0,(9)
正俄方在中方抗击疫情最艰难时刻鼎力相助,我们铭记在心。这几天,中国政府派出的医疗专家组正在莫斯科积极开展工作,同俄方交流分享抗疫经验。中方已经向俄方提供了一批援助,并积极协助俄方在华采购抗疫医疗物资。中方将继续给予俄方坚定支持。——2020年4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斗争中彰显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书写了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精神标识的时代精神。科学把握重大疫情防控斗争中凝聚、熔铸的中国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前提和关键。重大疫情防控斗争中凝聚的中国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有:汇聚爱国之情,筑牢民族精神之基;凝聚新时代之魂,永铸历史之丰碑;彰显制度之优,砥砺奋进之路;集聚创新之力,助推复兴之梦。中国抗疫精神凝聚全球团结战疫合力的世界意义:团结合作,彰显了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彰显大国担当和大国道义;凝聚合力,彰显了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0,(4)
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疫情还日趋严重,这与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持续向好的态势形成鲜明对照。在鲜明对照的背后,我们读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疫情形势的判断科学准确,做出的决策部署英明正确,采取的措施果断有效。这次抗疫大考,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各级领导坚守岗位、靠前指挥,9000多万党员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全国上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疫情十分严峻的时刻,作为市属最大的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了全市疫情防控的先行军。青海本土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坚强领导、闻令而动,靠前指挥,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和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力,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疫赞歌。  相似文献   

18.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以武汉和湖北为主战场,举国动员,全面防控,创造了全民"送瘟神"的新奇迹,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必将以新的苦难与辉煌,载入党、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世界关注中国,中国激励世界。中国抗疫必胜,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根本逻辑。  相似文献   

19.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一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党领导的伟大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切实贯彻和充分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全局性谋划和全面部署,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三是战略性部署、系统化布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四是加强前瞻性思考,强化底线思维,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疫情风险防控体制机制,防范化解疫情风险挑战;五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相似文献   

20.
疫情防控伟大斗争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树立起了新时代的精神丰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实践中,要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坚定时代新人的人民立场、激发时代新人的爱国情怀、鼓舞时代新人的拼搏奉献、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思维、培育时代新人的国际视野。新时代,要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实现涵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不仅要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内化抗疫精神为心灵追求,而且要促进实践养成,外化抗疫精神为行动自觉,更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