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态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驻村工作的第二年,肖启佑对如何将战马田村打造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有了更多体会。2016年6月,肖启佑开始担任战马田村驻村第一书记,从县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到驻村干部,肖启佑说:"既然来驻村,就要多做实事,把理论教育更好地结合到脱贫实践中来,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肩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老百姓家的炕头最热,老百姓家的水最甜。工作队来到贫困户家中,听的是民情,连的是民心。也只有身在群众之中,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民意……"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段留言,也算是自己的生活日记。两年多来,我已把自己深深植入这片沙土地,深深爱着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这个大漠边缘的小村落。把老百姓的炕头坐热,才能知民意2014年8月,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北甸子村。我既是驻村工作队队长,又担任村"第一书记"。刚来时,看到老百姓房前屋后都有细沙,田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12)
正今年51岁的殷建海,个子不高,身材偏瘦,皮肤黝黑,当地牧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黑老头"。自2018年4月殷建海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呼都嘎苏木查干敖包嘎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不仅对16户贫困户开展精准帮扶,更对低保户、一般户给予援助和扶持。用他的话说:"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让他们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驻村近一年,从绥阳县农村走出来的梁俊贤,把三桥村当成自己故乡——进百家门、办百家事、解百家忧,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这个村,跟我的故乡完全不一样。"2015年初,贵州省文联联络部主任科员梁俊贤主动请缨参加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希望可以到偏远乡村挂职的他,对于被安排到贵阳市云岩区三桥村驻村挂职感到"有点意外"。不过现在,他跟这个"城中村"已经"融为一体"。驻村近一年,从绥阳县农村走  相似文献   

5.
正为群众跑事情、办事情,群众心里暖了,才会认可我们的工作。全村人同心同德、一起奋斗,我们才能真正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许博扑下身子沉下心,一心一意为扶贫。实事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的时间里,他让村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从"小许书记"到"老伙计",称呼上的变化,是村民对他感情上的贴近和驻村工作的认可。他,就是中国医科大学派驻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大川村任第一书记的许博。  相似文献   

6.
正驻村帮扶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省财政厅党组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全体驻村帮扶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三个认识,坚持三个导向,把握三个关系,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投入到驻村帮扶一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三个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只有思想认识到位,驻村帮扶才能有所作为。一要深化对驻村帮扶重大意义的认识。驻村干部要站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者到某地采访,联系当地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情况时得知,他已按照当地组织安排脱产到另一经济产业较发达县相关部门培训学习。本以为是个不太重要的细节,但对方在采访中,反复表示"这一点请不要提及",原因是"有不方便之处"。记者找出该省此前出台的相关要求,发现其中明确规定驻村帮扶工作组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任期不低于2年,不得随意撤换调离,任职期间提拔的仍须驻村工作。按照规定,驻村第一书记不能脱岗脱产从事其他工作。这名第一书记和当地百姓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不少实事,在村民间有口皆碑。组织上对其业绩颇为认可,其本人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这两年,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希望能开辟出产业致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6月4日星期一晴转眼间,在鸥浦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整整一年了。2017年6月4日,我们工作队一行四人来到鸥浦村时,我满脑子都是问号:扶贫工作怎么干?村干部会不会支持?老百姓会不会认同……到村里第一天,在村部会议室,村支书和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第一书记来了,我排第二了。"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10)
<正>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9月到2017年6月,组织全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围绕开展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重要意义、工作重点及如何有效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等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农牧办主任、全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清理。记者:在全区开展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的总体设计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培训班进入小班教学后,针对性、实战性更强。每天课后,支部都组织讨论,大家谈体会、谈收获,相互交流、互相鼓劲,组里两位留任"老书记"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六名新同志很大的启发:做到"三个适应"。适应工作内容的变化,由过去机关工作偏重指导,到驻村工作更重实干,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头干、带着干;适应工作对象的变化,机关很多工作方法在村里行不通、不好使,要多一些"量身定做",对不同素质觉悟、不同接受能力的老百姓,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避免"对着鲁人说粤话";适应工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杨帆从凯里供电局到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他严格执行帮扶工作要求,真蹲实驻,切实履行扶贫职责。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抓好党建扶贫。为完善落实阳芳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杨帆多形式组  相似文献   

12.
正松桃自治县在"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运用"加法"法则,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拓展驻村功能,强化驻村保障,激发驻村活力,铸造驻村名片,浓厚驻村氛围,力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取得新成效。2013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深入开展,松桃苗族自治县运用"加法"法则,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拓展驻村功能,强化驻村保障,激发驻村活力,铸造驻村名片,浓厚驻村氛围,力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取得新成效。"1+5"拓展服务功能驻村工作开展后,松桃累计投入317.5万元,严格按照"三统一、四有、五公开、六有三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干群连心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10)
正暂时告别十几年如一日的机关工作,带着对农村工作生活的好奇,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殷切期望中,我来到一个拥有1300人的村子——兵州亥区域服务中心沟子板村,开始了我"第一书记"的历程。在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次是来真的啦"。以前,在老百姓中流传过一句话:"下派帮扶年年有,镀金务虚走过场。"从驻村伊始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老百姓对选派干部的旧印象,让老百姓打心眼儿里说共产党是真心为民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把驻村当自家把群众当亲人
  乐至县佛星镇吴氏祠村“第一书记”
  2015年5月,陈娟来到了贫困村吴氏祠村出任“第一书记”。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到扶贫村任职,该如何破题、迅速打开工作局面?陈娟首先想到的是吃透村情,从老百姓最关切的事入手。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10)
<正>2015年9月,自治区党委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全局出发作出一项重要决策:从9月开始,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前,利用2年时间,组织全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组织全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的主要目的是,大力推进关系农村牧区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举全区之力,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  相似文献   

16.
正精准扶贫,来不得半点虚假。驻村干部要改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从机关单位到农村基层的环境转变,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与群众打成一片,多与困难群众谈心、唠家常,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真正了解村情、民情,更要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驻村工作,让我找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选""育""管"齐推进把精兵强将派往基层2014年6月,辽宁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标准,选出"硬人",把优秀党员干部选派到扶贫主战场。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协调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适应农村工作"的标准,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明确驻村工作计入基层工作经历、评先奖优不占本单位评选指标、考核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叫马进,2015年7月到黔西县重新镇朱家寨村担任第一书记。接到驻村通知时,我心里一惊。我并不是担心到村里后工作有多苦,而是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没有经验,能胜任这项工作吗?但想到自己还是个小伙,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不懂就多问、不会就多请教,只要勤快一点,不信做不好。驻村5年多,有苦有甜、有笑有泪。  相似文献   

19.
正我理解的第一书记,就是要扎根、务实,让村里好起来,让贫困户富起来,对得起老百姓叫的一声"书记"。两年半的驻村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与群众的接触中,面对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我深深地感到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无论脱贫致富的道路多坎坷,我都会和村"两委"班子一道,攻坚克难,带领村民实现小康梦想。  相似文献   

20.
正我叫申慧民,今年49岁。我是镇宁自治县白马湖街道永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前,我还在中国信达资产公司贵阳分公司担任经济师,当得知自己即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我既兴奋又紧张: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2016年4月20日,我开始在村里逐户走访。永和村老百姓普遍以务农为生,很多人一大早就到山上干活,白天很难见到人,我的走访常常在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