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也快速攀升。网民的迅猛增加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对公安工作影响巨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应当审时度势,加大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同时加强警察自媒体建设,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近年来,公安机关逐步认识到警察论坛、警务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的强大功能,并开始重视警察自媒体建设,发挥其在警方权威信息发布、加强警民沟通、宣传警察自身形象和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方面的作用。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总结警察自媒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警察自媒体尤其是非官方自媒体建设,鼓励和支持民警参与活动并规范管理;综合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警察自媒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2.
警察具有"高危险"、"高压力"、"高应激"的特点,安全防护的有效处警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处警除了应对常态化的困难之外,还会迎来新的挑战,如应对舆论环境的相对弱势,自身防范意识不足等等,从而使得处警在安全防护问题上日益变得严峻。因此,应该加强心理防控对警察处警安全的维护和保障,进而提出防控对策,为民警处警安全防护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威胁、挑战经认识、评价后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适当的应激能增强个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身心适应性,然而应激负荷过大或应激时间过长,则会导致个体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警察的职业特殊性使其长期暴露在高风险、高强度、高应激等状态中,成为慢性心理应激的高危群体,并因此导致诸多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损伤。我国警察职业心理健康现状严峻程度已然令人堪忧,因此,通过分析警察心理应激、应激源、应激中介机制、应激系统模型等,从综合干预的视角提出警察"生理—心理—社会"三级评估与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基于职业特点,警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应激越来越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刻不容缓。警察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5.
论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基于职业特点,警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应激越来越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刻不容缓。警察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警察与媒体关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处置中,警察与媒体是竞争合作关系。但由于警察部门在应对媒体时观念滞后、制度缺失、具体策略不到位等,常使警方处于被动的舆论环境中。为此,警察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应对媒体应把握正确的原则,建立健全常规制度,实施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今天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战部门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日益发达、传媒众多的社会,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必然要与舆论发生关系,一方面舆论环境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的舆论也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本文从分析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入手,提出加强在警察公共关系中引入舆论引导的概念,并且进一步分析在当今社会如何构建一般性的舆论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8.
警察违法犯罪行为会比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影响警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警察的社会角色、警察的职业文化、警察的应激心理和警察心理环境与不同意识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的心理应激问题比其他职业显得尤为突出,警察心理应激有长期性、危险性、工作性、高度性特点,其来源包括社会、工作、家庭、自身等方面,要克服心理应激对警察的消极影响,不仅要提高警察自身的心理应激承受能力,还要整个社会、家庭及警察机构都要携手关爱这个群体,形成多维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0.
慢性应激状态是警察心理健康领域常见的不良状态。警察心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其工作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的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缺乏有针对性的应对慢性应激状态的方法。一般的心理康复或疏导谈话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基于语用学原理的谈话技术有助于缓解慢性应激给民警带来的身心症状与生活影响,可以给警察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带来启发。其基本模式是“打破关系预期-完成身份构建-寻找认知模式问题所在-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舆论诉求主要是利益表达、社会情绪表达、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社会抗争。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能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地发表言论;另一方面,舆论环境复杂化、科层制的政府结构与扁平化的互联网结构的不适应性、自媒体场域中负面情绪易放大、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也使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陷入一定困境。为此,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要更新理念,以"善治"取代"管制";注重与公众的沟通,搭建政府与公众网络对话平台;加快自媒体监管立法,培养理性网民;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及时回应,掌握舆情处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在微时代警察形象树立方面存在不足:传播推广的内容与受众需求之间差距较大;传播的方式方法单一,对传统媒体存在过度依赖;对于涉警舆情回应滞后,第一时间反应缺位。"微时代"警察形象培塑对策为:用"碎片化"信息契合受众心理需求;适应"微时代"传播形式,培塑良好警察形象;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3.
警察的职业保障应是一套制度体系,其涵盖警察权利、警察心理安全、装备使用程度、实战训练水平等方面,当前我国职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为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须从具体细节加以完善.将舆论保护纳入警察职业保障范畴,及时解决警察舆论危机,缓解执法压力进而改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监督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然而,对网络舆论控制不当也会导致其妨碍司法公正,形成"舆论审判"。如何在日益开放的舆论环境下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实现司法公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中的"舆论审判"为例,对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的舆论环境下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监管、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一系列维护司法公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急躁心理是影响警察执法工作的一个不良因素。导致警察出现急躁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身心理因素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压力感;职业因素中警察的社会角色,维护权威性的需要,以及警力不足的实情;社会环境因素中来自社会阴暗面的不良刺激和大众媒体的负面报道。为了防范民警在执法中出现急躁心理,要从提高警察心理素质、改善工作环境、打造社会支持网络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EEP模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个人与机构绩效提升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在警察幸福文化建设中应用EEP模式,可在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开展增进警察文化与警察心理资本之间"契合"度的文化活动,实施自觉的人格管理,激发内在工作动机;重视情感需求,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提升民警的希望、信心、坚韧性和乐观等心理资本,增强民警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和群体效能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深圳娃娃鱼事件是警媒对立的典型代表,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引发舆论监督与警察权利维护的广泛讨论。究其原因,在于少数民警存在特权思想,权力意识膨胀引发观念冲突,媒体利益驱动道德感缺失,新闻采访流程不够规范,公安机关缺乏对媒体的正确认知与主动沟通。改善警媒对立关系应着眼于提升警察媒介素养,解决思维盲点;加强媒体道德培育,树立正确导向;加强民警规范执法,堵住炒作源头;创新警媒对话模式,实现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称为新媒体。①而微博客已成为新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新兴代表,它正以"核武器"式的裂变效应,为社会交往及传播方式带来颠覆式革命。微博客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模式双向性、传播方式裂变性聚合性、传播时空即时无障碍性及传播内容多样性的特性。公安微博客作为公安机关公共关系传播的新平台,承载着政务公开、警情发布、警务服务信息发布、舆论控制阵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点、警察公共关系传播新模式的功能。其在警察危机公关中的处置策略是:在危机发生前对舆论进行控制;危机发生时快速反应、积极承担责任,坦率真诚回应、保持组织的系统性一致性,利用"光环效应",第三方适时介入;危机发生后要利用微博,安抚人心,对危机处理情况做全面调查评估,查找薄弱环节进行改正。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所谓的"互联网狂欢"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固定模式。话语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社会舆论走向。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官媒,在与新兴媒体抢占舆论高地的博弈中,由于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官媒话语被"习惯性质疑",在信息的即时性、交互性日益增强情境下,官媒试图重构权力话语体系,重拾话语权,以期走出正面临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20.
警察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在实现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有了深化和扩展,即强调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者的协调发展。在此领域中,引起较多关注的课题之一就是职业应激与健康的关系问题。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H·Selye提出应激与健康的关系以来,从心理、生理、生化、免疫及病理的各个角度,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