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片新闻     
武敏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5):37+39-39
1月25日,2013贵州·平塘旅游推介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为鼓励省内外旅行社积极宣传推介平塘,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扩大平塘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旅游线路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平塘县政府今年将斥资200万元,对省内外旅行社组织游客赴平塘旅游实行奖励。此外,平塘县今年还将举办百名艺术家"花海"踏春行、第二届世界地质奇观旅游节、牙舟陶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和谐天地人"旅游文化欢乐周及首届美食文化节  相似文献   

2.
张丽 《当代贵州》2013,(5):37-37
1月25日,2013贵州·平塘旅游捧介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为鼓励省内外旅行社积极宣传推介平塘,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扩大平塘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旅游线路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平塘县政府今年将斥资200万元。对省内外旅行社组织游客赴平塘旅游实行奖励.  相似文献   

3.
高原丽 《奋斗》2020,(6):68-69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各地纷纷实施交通管制,取消聚集性活动,对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据专家分析,参考2019年春节期间的旅游收入,2020年春节期间旅游行业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全年旅游行业损失预计接近30000亿元,旅游行业无疑成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1月22日,在海南举办的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传来喜讯:施秉县杉木河景区荣获该论坛颁发的“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会上,施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敖琼身着苗族盛装,作了主题为“山水相约·激爽之旅”的精彩演讲。“中国漂城”引起了与会16个国家和国内86个城市、景区、旅游宾馆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研究表明,除了吃、住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的第三大消费项目。由于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富生命力的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预计未来20年内,全球游客人数将达15亿,旅游总收入达到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旅游对于贵州来说,是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亦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为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贵州将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中,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1月21日,贵州省2015年旅游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安排部署了2015年旅游工作。副省长蒙启良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傅迎春作了题为《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与时俱进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工作报告。据悉,2015年贵州旅游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即,推进综合改革有新突破;"快旅慢游"体系有新进展;加快景区建设有新业绩;深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国家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桂林旅游业需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旅游模式、健全经营机制、挖掘旅游商品市场潜力等措施,加快打造桂林旅游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李兰松 《当代贵州》2020,(16):32-33
疫情过后,人们对于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重视,以健康养生为核心主题的旅游产品供给,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次来到赤水大瀑布,我们感受到赤水不愧为一个养生、洗肺、可以深呼吸的地方,而且景区的防疫工作做得特别好,让我们游得放心、游得开心。"3月29日,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迎来景区恢复开放后的首批团队游客。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扎实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这也是旅游产业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趋势。兴国旅游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多元化,为传统旅游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使兴国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2.
于丹 《当代贵州》2014,(3):65-65
正1月23日,2014年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要求,全省旅游行业要迅速制定下发2014年100个旅游景区工作方案计划,着力打造重点示范景区,突出重中之重,以打造旅游升级版为目标提升景区建设质量;要主动面向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的资本高地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贵州按下文化旅游"重启键",物流业稳步复工,金融业创新方式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帮助,贵州服务业正在复苏。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时期,荔波将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以全域旅游战略推动荔波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奋力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好山川秀美、富裕小康、文明和谐新荔波。继荔波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评为"2015民生示范工程"后,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荔波县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回望"十二五",荔波在省委、省政府打造旅游升级版的指引下,于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总投资31.65亿元的樟树市养生天堂旅游区首期"中国古海"项目,2014年1月1日建成对外试营业接游,标志着在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将增添"蓝色乐养"新品牌。"江西樟树养生天堂旅游区"由易达(福建)旅游集团投资开发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约412.2公顷。项目首期安排已完成,中期为2013—2014年,至2016年,整个项目全部建成。该项目以樟树精盐卤为核心资源,以"古、道、药、酒"四大历史文化为底蕴,打造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旅游文化的内涵挖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旅游与文化关系分析,提出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性赋涵于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旅游者及其行为之中,主要表现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文化;文章指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支持着可持续的旅游发展,忽视旅游的文化属性势必阻碍旅游的长远发展。文章认为旅游地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等多方面加以挖掘。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旅游文化蓬勃兴起,为永州市旅游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长期以来,永州市旅游文化点多、线长、面广,散、小、弱的问题突出,旅游文化品牌远未成型,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永州市必须结合自身旅游文化特点,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培育壮大旅游龙头,创新旅游发展形式,深挖厚重的历史文明,实现旅游文化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8.
苏梅  兰翼 《廉政瞭望》2010,(4):56-57
为什么要在旅游行业打造廉政文化 四川是旅游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行业在抓好景区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效果,是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09,(15):14-14
宁夏打造9台旅游景区旅游文化剧目 7月26日,记者从全区旅游文化剧(节)目评审座谈会了解到,今年,我区将创排完成9台旅游文化剧目呈现给国内外游客,目前已创排完成5部。据介绍,为创新、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文化优秀旅游文化剧(节)目的创演列入今年实施的“六大文化工程”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各展风采,相得益彰,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