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是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援企稳岗、就业扶贫、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加速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器。今年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劳务就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与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模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湖南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应对疫情稳定就业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稳企稳岗稳就业措施,全力维护了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0,(8)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稳、天下安。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位。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推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顺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需求,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居民消费和经济恢复带来新活力,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手段,为我们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体现的是为民宗旨。"地摊  相似文献   

5.
●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加强对辽西北地区对口帮扶。实现25万国标线下贫困人口脱贫。●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高校全程抓就业创业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6.
正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挑战,不少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稳就业保民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32-33
<正>广州安顺聚焦稳岗就业增收,打好建立劳务协作站、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进企业吸纳就业组合拳,帮助群众就业,促进增收。今年初,紫云自治县外出务工人员龙金春通过“安心干”服务平台找到心仪的岗位,如愿坐上开往广东省惠州市的免费大巴,直接到厂门口。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像龙金春一样,通过广州、安顺劳务协作到广东就业的群众越来越多。2021年以来,  相似文献   

8.
正罗甸县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干部带队+能人带头+劳务协作+政策助力"的劳务输出组织化四轮驱动模式,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外出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投入,巩固脱贫成果。罗甸县是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8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8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45%。春节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相似文献   

9.
《党课》2020,(1):6-6
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采取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努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就业岗位上。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做好就业服务,及时向失业农民工提供帮助。要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尽快落户。要重点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进城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高效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稳定社会基本面,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复工复产,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居民就业:组合政策发力稳定就业大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贵州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提出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的目标。积极拓展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贵州还印发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支持性就业是一种秉持"先安置后培训"原则的残障人士就业安置模式。由于我国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所以普遍存在保障不足、水平较低、质量较差等问题。为了推进我国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应开发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新就业岗位,落实残疾人就业安置的援助政策,用足用好"残保金"扶持残疾人创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至2020年,平安集团驻黔机构纳税总额达34.5亿元,累计为贵州提供就业岗位超5.67万个,投入87.8亿元支持贵州重大项目建设,为贵州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5.2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近年来,平安银行贵阳分行积极推进落实总行各项战略举措,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遗余力落实"六稳""六保",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制造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支持实体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助力我省"招才引智"工作大局,自去年11月起,在省委组织部指导下,团省委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实施"青鸟计划",立足联系齐鲁学子的纽带、服务招才引智的窗口、汇集智力资源的平台三大定位,以高质量就业、实习实践、"双创"空间和校地合作为四大支撑,服务青年学子和人才来鲁干事创业,推动"引凤还巢"。截至目前,开发完成集就业、创业、实习功能为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发动10266个用人单位累计发布就业岗位63562个,岗位需求人数348276人,发布实习岗位1900个,岗位需求人数17418人,发动省内高校大学生327356人、省外高校大学生3323人注册使用平台(其中,北京大学62人,清华大学47人,复旦大学18人),联系在外山东籍青年人才3699人,建立首批省外重点高校"青鸟驿站"34所和青企峰会"双招双引"工作站4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2):36-36
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一要落实现有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帮扶。三要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四要完善就业服务。各地可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毕业生异地求职,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今年起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六要促进就业公平。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领导视窗     
在2004年12月17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宣布了2005年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目标:新增就业900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郑斯林要求说,要把2005年就业再就业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省、市、县,直到街道社区,加强指导和督查,加大再就业实效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再就业补助资金的分配办法。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他说,各地要继续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小额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6.
王光莉 《当代贵州》2020,(14):18-19
连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为保障群众稳就业,贵州搭建就业信息化平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组合拳;点对点安排专车专列专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为劳动力供需搭桥;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7.
南明江 《党史纵横》2013,(11):F0002-F0002
<正>自年初以来,凌源市劳动就业局把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落实到干实活,出实效上,不断创新便民举措,立足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办好,努力提高就业惠民服务质量。第一,开展"就业服务大篷车"活动,心系百姓送温暖。立足改善民生大局,从改进工作作风出发,将‘等上门'服务转变为‘送上门'服务,通过‘就业服务大篷车',组织人员下乡镇、进社区、到企业,开展以"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为主题的"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系列活动。一是以就业服务大篷车为载体,通过"赶大集的形式"变"等"为"送",主动为偏远的山区乡镇群众送岗位。二是开展求职者就业意愿问卷调查,了解群众需要,改进工作思路,为求职者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三是组织召开规模企  相似文献   

18.
正湄潭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孙志刚书记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现疫情防控与稳定就业"两不误、双推进"。一是开发公益岗位,打好"兜底拳"。摸清辖区内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需求,准确对接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岗位条件,确定治安巡防、公共产业巡护等巡防巡护岗位,村寨保洁、河道管护、农村"组组通"公路养护等公共服务岗位,重点安置"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以"百企帮百村,岗位送进村"为主题的乐山市精准扶贫招聘会在马边彝族自治县三九广场举行。来自市内外的22家用工企业将1000多个就业岗位送到彝区贫困群众家门口,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当天,参加应聘的求职人员达15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6  相似文献   

20.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部署,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历史机遇,结合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就落实"六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