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全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以深刻启示。"校农结合"是指通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可持续脱贫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转型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精准扶贫模式。2017年3月,贵州"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模式在黔南产生;2017年9月,"校农结合"在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视察时殷切期望贵州抓住和用好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他指出:“要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劳务输出等措施,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劳务输出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贵州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劳务输出对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意义(一)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贵州属于西部贫困地区,人多地少,土地收益低,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尽早脱贫致富的最有效的途径。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从1987年至2003年,全省共计输出劳务人员65…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两会,贵州频发好声音。在贵州代表团审议现场,中央领导由衷点赞:贵州正"不事声张,悄然崛起"、"贵州的贫困标签正在逐步撕掉"……2 0多年前提出"贵州现象"的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评价:"贵州发展路径的探索既是中国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样板,也是世界贫困地区发展的样板。"从落伍者变成追赶者,进而转变为一些领域和方面的创新者、领跑者。在中国的版图上,贵州正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加快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目前,贵州已有987所学校与东部帮扶城市学校建立了结对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当代贵州:3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会。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教育组团式帮扶对贵州有何重要意义?朱新武:实施教育组团式帮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和生  相似文献   

5.
贵州有必要把贵州旅游业、高技术文化产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走一条以高技术与市场机制为动力推动下的旅游经济、文化发展、扶贫开发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是农民的儿子,依靠教育改变了命运,我由衷感恩改革开放,也诚心诚意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献智献力。"这是年已77岁、扎根教育战线53年的贵阳市兴农中学校长蒲邦顺的肺腑之言。25年前,蒲邦顺在农家小院创办的兴农中学,如今已是全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学,成为贵州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朵浪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蒲邦顺一样,改革开放壮阔历程中,越来越多的贵州儿女因教育成就梦想、改变命运。40年阔步向前,多彩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把旅游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去部署实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7月的贵州,山峦叠翠,流光溢彩。7月16日,以"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从江县銮里侗寨举行。在全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全省要提高对旅游扶贫重要性的认识,把旅游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去部署实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与世界相互映照,贵州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并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智慧;世界是展示贵州经验的舞台,并为贵州升级发展提供新的启迪。"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贵州的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不仅满足贵州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在探索中国民族贫困地区充分发展、平衡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条条通组路在贵州崇山峻岭盘旋起伏,将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村村寨寨串点成线,改变了贵州山区碎片化的产业格局,也打通了起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之路。"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助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将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实行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确保贫困农户住房基本保障。8月6日,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贵州要重点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易地搬迁扶贫硬仗、产业扶贫硬仗、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  相似文献   

11.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09,(22):9-9
母亲窖的兴建有利于缓解贫困地区群众缺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0月19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贵阳会见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光大银行考察团一行。他说,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加上特殊的地质地貌,工程性缺水是长期困扰贵州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一个难题。母亲水窖的兴建,对于缓解贫困地区群众缺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瞬间     
《当代贵州》2013,(1):20-21
1985年到1988年,胡锦涛同志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深入贵州各地,调研考察,并经常参加劳动,为贵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智慧心血。1988年6月,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如果不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相应采取有力措施的话,贫困地区将会更加落后。  相似文献   

13.
正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贵州省贫困地区贷款余额增加3255亿元,增速69.8%;贫困地区保险密度增加近一倍,达到604元/人,保险深度提高了0.4个百分点。贵州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金融扶贫功不可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加快健全金融扶贫政策保障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推进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出金融与经济互相促  相似文献   

14.
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省学习贯彻讲话的工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贵州日报社、当代贵州杂志社于2005年2月23日下午在贵阳联合召开了"社科理论界学习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座谈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出席并讲话,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座谈.与会同志围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切实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等方面,畅谈了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金融扶贫精准发力,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拓宽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途径与渠道。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决胜大扶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既需要全省上下坚定的担当、苦战的干劲,也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8月30日,贵州正式发布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明确要求大抓产业脱贫攻坚,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群众尤其是贫困户;要大抓教育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6.
正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贵州各烟区利用优势资源和有利政策,积极引导烟农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多元化经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贫困地区依托烟叶产业求发展、烟叶产业立足贫困地区求稳定"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贵州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定点攻坚20个极贫乡镇,牢牢把握"八要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通过发展高效农业,誓啃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当代贵州融媒体对部分极贫乡镇产业发展进行报道,展示产业扶贫新突破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间,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贫困地区集中省份,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52项实有指标中的21项,成为西部实现跨越追赶的亮点省份,将过去十分突出的极端贫困和欠发达的"贵州现象",转变为以高速增长、绿色发展为特征的"贵州跨越"亦即"新贵州现象"。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贵州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群山环绕,少数民族众多,一个省的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国贫困人口的近10%。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当前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贵州探索"互联网三农"商业模式,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视察工作时指出:“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贫困地区开发,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活力。”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从贵州实际出发,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对于实现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史性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黔宏伟目标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