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7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京政权下的俄罗斯将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其前景如何,正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普京早在任俄代总统期间便着手调整对外政策,从相继出台的“新国家安全构想”和“俄外交新构想”中可以看出,俄将奉行“务实外交”,即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为“强国富民”、复兴经济服务。从普京近期采取的外交举措看,俄罗斯以西方为重点、“以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东西方均衡的全方位外交架构已具雏形。(一)放低姿态与西方缓和关系。俄罗斯与美欧间虽然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对美国战略认知的演变过程分为友好合作、竞争凸显和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俄罗斯的强势外交和安全政策,表现为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的强硬战略姿态以及追求超出自身相对实力的外交和安全目标。俄罗斯战略认知的演变与俄美两国的利益冲突之间有着相互塑造的关系,但是俄罗斯战略认知的变化并不仅仅取决于利益考量。俄罗斯之所以把北约东扩、乌克兰走向、叙利亚局势等看得如此重要,不惜投入大量资源,这是与塑造俄罗斯战略认知的历史和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美国采取的许多对俄政策和行为,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因素,才被俄罗斯看作是“侮辱性”和“威胁性”的,从而导致了双方敌意的螺旋式上升。由于俄罗斯独特的历史记忆和大国情结,俄罗斯对俄美两国的利益冲突作出了激烈的回应,这些回应虽然不利于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和整体利益,但却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俄罗斯对美战略认知的逐步定型,俄美关系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所谓的“重启”。从俄罗斯对美战略认知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战略认知自身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受到利益冲突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从而使得国家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未必完全遵循理性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自独立以来的朝鲜半岛政策大体历经了亲南疏北和北南并重两个基本阶段。俄半岛政策的调整是与其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紧密相联的:独立之初奉行的是“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调整为东西并重的“双头鹰”外交战略。俄罗斯所推行的半岛政策的目标在于,通过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促进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积极参与朝核问题的解决,彰显其政治大国地位,寻求恢复昔日之荣光。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独立以来与俄、美、欧(盟)关系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克兰由于地汇欧亚、东西的优越地位,其外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独立10年来,其外交经历了从亲西方的"一边倒"到实行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平衡、务实外交的过程.俄、美、欧(盟)是乌克兰的三个最主要的外交对象.乌克兰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国家,以加入欧盟、"融入"欧洲一体化为外交发展的优先方向,同时从不忽略、不敢得罪俄美两家.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政治特色突出,与俄罗斯的关系则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在起作用.美俄对乌克兰的政策具有争夺的性质,各有所图.但美对乌克兰并无把握,俄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受俄、美、欧(盟)三大势力的影响,乌克兰的外交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走钢丝,左右逢源,在三者中间维持某种平衡,为自己谋取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开始调整对俄政策,并得到俄罗斯方面的积极回应,俄美互动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布什政府对俄"挤压与削弱"政策受挫、美俄势力此消彼长、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俄美广泛共同利益的存在是促使奥巴马调整对俄政策的主要动因.以奥巴马对俄政策调整为契机,俄美关系未来有望进入一个"合作加强、对抗减少"的"建设性"阶段.  相似文献   

6.
试论美俄"新战略框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俄确定建立“新战略框架”为标志,两国关系中“去冷战化”进程加速,并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东西方关系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实力对比不平衡性加剧,美进俄退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核战略优势进一步向美国倾斜。普京对外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进一步实行战略收缩。反恐战争和普京对外政策的变化使美国对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与角色有了新的思考。中国以“平常心”看待美俄关系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在梅德韦杰夫执政后进入了“梅普组合”时代,外交政策也在延续普京路线基础上增添了梅德韦杰夫的温和、务实性因素。但随着与格鲁吉亚武装冲突的爆发以及波美反导协议签订,加之俄自身实力增长,俄对外政策也开始逐渐出现新变化: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防御性”外交在俄新近举措中凸显,伴随而来的巨大影响就是美俄对抗的公开化和全面化。  相似文献   

8.
2010年俄罗斯在外交领域获得诸多重大突破: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大国合作理念在俄美关系中明显体现;俄罗斯与欧盟的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进入实施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俄罗斯利用金融危机重掌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尽管俄罗斯外交2010年取得了近些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俄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俄欧现代化伙伴关系的前景仍充满变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北约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渗透也并未停止。  相似文献   

9.
以奥巴马总统上台大幅度调整美国对俄政策并"重启"俄美关系为契机,俄罗斯也开始积极调整外交战略,改变以往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转而重新把后者作为外交第一优先。俄罗斯这种"西倾"性外交战略调整会走多远,关键要看美国能否把俄罗斯真正看作一个平等伙伴并化解双方的战略分歧与矛盾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在诸如欧洲安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上分歧的弥合程度。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所面临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障碍与问题决定了俄战略调整的"幅度与深度",未来俄罗斯外交战略再次"一边倒"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前些年,布什政府对俄罗斯奉行的"挤压、遏制及削弱"的"单边主义"政策,致使美俄关系陷入日益"冰化"的状态。奥巴马上台后,呈现出谋求修复和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政策调整趋势,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挫败、俄罗斯方面的积极"抗争"以及美俄势力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等则是美国对俄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以美国对俄政策调整为契机,美俄关系有望进入一个"合作加强、对抗减少"的"建设性"新阶段,然而,由于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存在,俄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美俄关系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1 1”后 ,俄罗斯的对美积极表态和配合 ,曾令各方以为美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 ,美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说法在两国的决策层也获得了相当认同。然而 ,围绕伊拉克战争 ,俄同法、德一起坚决反战的态度则大出美国的预料之外 ,而当战后美国采取对法、德“不可原谅”、而对俄要“不计前嫌”的区别对待政策之际 ,尤科斯总裁被起诉、俄杜马选举右派“全军覆没”等事件 ,却让美国“深感失望” ,对俄的批评甚至挞伐之声不绝于耳 ;俄罗斯自然也不甘示弱 ,在国内问题上依然“我行我素” ,在中亚驻军问题上与美互别苗头 ,并于今年 1月底 2月初举行了 2 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战略演习。一时间 ,美俄关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有评论甚至认为美俄关系将进入“小冷战”状态。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判断美俄关系的现状 ?其未来将呈何种走势 ?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 ,围绕“美俄关系现状及走向”这一主题举行深入对谈 ,希望他们的见解有助于您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世界新秩序的构想是同俄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大国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俄国内对于当今世界和世界新秩序有四种观点,其中“多极世界”论和“美国单极世界”论对俄外交影响最大。独立以来俄在如何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方面,外交政策选择存在三种取向上的论争,并在事实上构成了俄外交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普京外交的实用主义即“利用对手的力量为我所用”,这同普京的国家利益观相关联,也是俄罗斯从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转变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这决定了它的两重性和矛盾性。对“多极世界”构想的预期是多方面的,但叶利钦时期的多极化外交无论从主观动机还是客观反应均被更多地赋予了对抗性和制衡性,普京执政后开始将其转向理性而务实,更加注重大国协调和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同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冲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成 《西亚非洲》2006,10(6):36-40
俄罗斯把伊朗核问题当做实现俄外交战略目标的工具。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美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胡萝卜加大棒”下的合作和普京时代对美国的强硬政策。通过对伊朗核政策的实施,俄罗斯在油价飙升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积极参与,俄罗斯使国际格局朝着结束美国单边主义,建立多边合作机制的世界新秩序又前进了一步,其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俄罗斯取得的成果部分地满足了国人的大国梦,有助于其国内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从伊朗核问题的演变看,不管情况怎样变化,俄罗斯永远是伊朗核问题上的最大赢家。这些取决于俄罗斯人准确地把握了当今世界由“极”世界向“规则”世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叶利饮上台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有了突破性发展,其明显标志是叶利钦于今年6月对奖国进行了“首次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二次美国之行(第一次是出席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时顺访美国),双方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和“决定美俄关系性质”(俄通社—塔斯社1992年6月14日语)的《美俄伙伴和友好关系宪章》、美俄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联合谅解协议》,以及有关双边合作的一系列文件、协定和多项联合声明。对此双方都宣传叶的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根本变化”(叶利钦语),也“标志着(两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布什语)。但在当前甚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美俄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美强俄弱、力量对比不均衡的基础上,特别是由于它们所追求的各自具体“国家利益”和目标不尽相同,这将使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难测性。  相似文献   

15.
委员会的背景与宗旨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关系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国内也开始了剧烈的社会转轨过程。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独立的非官方的学术机构在俄罗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织。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于1992年2月25日在莫斯科成立,其宗旨在于促进制定和实施俄罗斯的发展战略构想、外交和国防政策,促进俄罗斯国家公民社会的形成。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1)制订和评估针对俄罗斯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前瞻性的方案,以保护俄罗斯在外交、国防及其他方面的国家战略利益;(2)促进俄…  相似文献   

16.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格把对俄关系放在外交政策的第一位,同时积极与西方国家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美国从格独立后便开始进入外高加索地区,直到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军事力量进入格鲁吉亚,为格培训军事人员,并开始介入阿布哈兹事务,在格俄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越来越明显,而俄美在格的争夺也愈演愈烈。本文阐述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的变化,以及格俄关系起落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进入90年代以来,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态势一直在变,出现了冷战坚冰大大消融的趋势。首先,前苏联“新思维”外交出台、中国对周边“和平外交”的推行,导致1990年9月苏韩建交,同年12月卢泰愚访问莫斯科,翌年4月戈氏顺访韩国;1992年春,朝韩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8月中韩建交。正是这些前后呼应的外交活动和变化,使朝鲜半岛的宏观环境有了根本性变化。其次,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去年底今年初先后出访韩国、中国、印度,正式拉开了“东方外交”的帷幕。叶称俄的外交如同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那样,“同时看着东方和西方”。不言而喻,这是对向美欧倾斜的“西方外交”的修正。虽然不能因此而断言俄外交重心“脱欧”、“入亚”,其短期目的在于安定周边,以利改革;中期以加入亚太经济合作圈为目标,长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以来,伴随西亚北非国家局势不稳定,在世界政治版图中位于欧亚非交汇处的中东格局开始再现动荡,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地区博弈依次上演。自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切入点深度介入中东局势后,中东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将从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伊朗和土耳其、以色列等维度来评估其政策现状及其政策得失及对局势的影响,继而分析美国、欧盟等大国的中东战略:俄美、美欧、俄欧之间在具体利益博弈上均有分歧,这导致了中东格局中的变量增加。俄罗斯在博弈中采取"实用主义"外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地缘、利益协调、民生压力等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俄罗斯政策主要由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国内因素、美对俄认知等因 素决定。冷战后, 由于国力差距悬殊, 美国掌握着美俄关系的主动权;21 世纪初, 美国共和党政府 上台后, 凭借“一超”的实力地位, 追求主导世界秩序的“单极”战略, 在对外政策中奉行美国利益至 上的“单边主义” , 强调地缘政治利益、重视传统安全, 以实力和对抗解决问题;俄罗斯大国倾向、外 交战略、国家的“非民主”特征导致美对俄非良性认知等使得布什政府视俄为战略竞争对手, 实行弱 俄、防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乌克兰危机爆发、继而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冷战以来最低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指责俄罗斯"侵吞乌克兰"的同时,联手孤立并制裁俄罗斯。目前的制裁还主要是冻结俄罗斯一些官员的资产及限制他们入境,个别银行和公司也被列入制裁名单。这场自俄罗斯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必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