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8日,湖北宗教文化交流团一行6人在团长尤习贵的带领下,赴台湾开展为期10天的交流活动。在台期间,交流团参加了南投县宗教文化庆典活动,拜访了宗教界、文化界、经济界有关团  相似文献   

2.
涂勇 《世纪行》2013,(4):6-7
(2013年4月16日)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经过认真筹备,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促进会的理事会,并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大家选举我担任会长,在  相似文献   

3.
李双喜 《世纪行》2013,(4):23-23
本刊讯4月16日.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在武昌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 省政协主席杨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成立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搭建宗教文化与省内外交流的新平台。开辟宗教文化对外交流的新渠道,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礁慈济宫(又称白礁宫)位于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宫内奉祀保生大帝吴卒,也叫吴真人,俗称“大道公”。白礁慈济宫是台湾300多座慈济宫分灵庙和闽南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素有“南方故宫”之称,是全国首批涉台文物、漳州最大的宗教场所、漳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世界保生大帝信众谒祖、朝拜、进香的第一圣地,年接待香客30万人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宗教政策是基本正确的。其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前 ,党的早期理论家对于宗教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认识和理论上的阐述是正确的 ;二是党所制定的宗教政策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符合 ,并且准确说明解决宗教问题是属于文化教育的问题 ;三是党对农民运动中群众的复杂心理和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有准确的理解。所以 ,党制定了既要保障公民信教自由 ,又要在农民中开展反对宗教迷信文化运动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化条件下的宗教世俗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俗化是当代宗教意识的主体色,也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潮流和显著特征。宗教世俗化的过程是一个涉及人文精神、宗教权力、宗教观念、宗教价值取向、宗教礼仪和戒律、宗教情感及传道方式等诸多方面,经历从"附魅"到"祛魅"、从核心化到边缘化、从"上帝万能"到"上帝已死",从彼世到此世、从繁琐严格到简约宽松、从间隔性到新的交感性的复杂过程。世俗化与宗教热这两种似乎矛盾的相关性现象的奇特结合,伴随着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兴宗教的兴起,其背景恰恰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宗教的政治性、国际性和跨民族性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宗教的密不可分性,但宗教因素在我国对外交往中既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团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等积极作用,又有助推境外敌对势力假宗教之名进行渗透等消极作用。因此,要辩证认识宗教及其社会角色,发挥其在国家对外交往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8-78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3月28日-4月1日在无锡、台北两地举行。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高僧大德、著名佛教学者、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论坛开幕式。本届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国际佛光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是首次以民间形式跨两岸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宗教多边论坛。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的宗教组织参与,是指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宗教组织或团体来参与和影响社区公共权力运作的一种公共参与活动。著名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PeterLudwigBerger)曾说:宗教在历史上既表现为维系世界的力量,又表现为动摇世界的力量。宗教社会功能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宗教组织参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着新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史料记载,早期勒墨人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虽然自1925年开始,基督教就已传播到勒墨地区,但是因为遭到勒墨人传统宗教的抵抗,基督教在当地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随着1978年宗教信仰自由的恢复,洛本卓地区却出现大量勒墨人皈依基督教的现象,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勒墨人的宗教信仰开始发生变迁。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勒墨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梳理,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对导致勒墨人宗教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民间宗教文化 ,是指流行于社会中下层 ,源自本国社会历史 ,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和宗教圣典 ,具有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信仰习俗的统称。海峡两岸民间宗教文化是具有交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群众基础广泛的一种文化现象 ,是我国宗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台湾的绝大部分民间宗教是由大陆传入的 ,所以 ,长期以来他们与大陆的民间宗教组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大陆民间宗教文化传入台湾的历史与汉人移民的历史同样久远。两岸民间宗教文化交流的历…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政治分属于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政治权力及其运用是维系社会秩序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宗教则以人类情感之慰藉、意志之勖勉为事。当前,中国的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既不是政教合一,也不是简单的政教分离。由于国家的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国家在调整自身与宗教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传统宗教的公共性转换为公共制度问题。宗教的教化功能不再泛化,无所限制,并以社会团体的身份结束了传统公共宗教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罗德尼·斯达克教授和罗杰尔·芬克教授以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从微观的个体宗教行为拓展到中观的宗教组织动力乃至宏观的宗教大市场,详细系统地提出了宗教经济研究范式。宗教经济研究范式批判了传统关于宗教非理性选择的认知,认为宗教行为是建立在回报与代价权衡基础之上的理性选择。宗教经济研究范式带有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其主张用经济学理性假设来衡量、判断宗教理性的观点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晓敏 《前沿》2010,(10):14-16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必然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发展及至成熟的过程,马克思的宗教理论亦是如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学时代至大学时期的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回溯,力图真实、客观地还原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萌芽。探究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宗教观的演进与其理论上的转型、成熟是同一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曹彦 《理论月刊》2012,(5):44-46
过去的宗教对话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宗教冲突,是因为以往的对话主角都是代表宗教团体的宗教领袖、精英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大人物”,因此这样的宗教对话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了空谈,要么被利益集团所操纵.作者认为要想世界和平、宗教和平,就必须落实到普通信众每个人内心的平和,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觉上,从而不被他人所左右和利用.因此宗教对话的真正主体、主角应该是普通信众、普通公民.而自助餐式的宗教对话便是符合这种精神的最简便、最普遍、最落实的宗教对话模式.在这种对话实践中,其他的“大人物”只是对话的服务者、维护者,真正的主角是自己选择、自己品味的普通信众.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权威与评价,因为每个人只对自己负责.这是和而不同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03,(6):54-55
9月21日至27日,以周觉会长为组长的中国人权研究会调研组,赴河北就宗教问题进行调研,这是自人权研究会成立10年来第一次就这一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在石家庄市、邯郸市、保定市、清苑县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了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进行了座谈。此行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调研组的专家学者亲身感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大月刊》2005,(3):F002-F002
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今年3月1日起施行。2月22日下午,王培生副主任到道教白云观、伊斯兰教小桃园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先后察看了新迁建的白云观和小桃园清真寺,分别与市道教协会会长史孝进、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白润生等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听取对本市宗教工作意见。王培生副主任强调,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很重视宗教工作,经常会见宗教界人士,听取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州统战》2001,(12):27-27
一、《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直接涉及宗教问题的条款有两条。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  相似文献   

19.
张尚仁 《岭南学刊》2014,(2):119-122
长期以来,宗教问题有五个认识偏见,一是认为宗教是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这是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论述的片面理解。二是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问题不在于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而在于用唯物唯心来划分哲学派别本身是对恩格斯论述的误解。三是将宗教等同于迷信。宗教虽然包含迷信,但并不是盲目信仰崇拜神仙鬼怪,如佛教强调的是破迷开悟,佛教有佛学,道教有道学,都是理论论证。四是认为宗教反对科学。其实宗教和科学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宗教使人的精神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科学使人的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五是认为宗教给社会传递的是负能量。从宗教的主旨来看,是教人要有爱心,要止恶行善,是努力向社会提供正能量的。宗教正能量发挥出来,其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99年担任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长至今。有人曾直言不讳地问我,“你不觉得宗教工作太枯燥吗?”我说开始很枯燥,但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是有悟性、有追求的,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宗教工作永无止境,只要你从宗教文化、宗教艺术视角体会它的精华,发挥你的灵性,就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我自幼喜爱绘画,从事剪纸艺术创作的研究近30年,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艰苦的磨砺之后,事业与艺术在我心目中愈加纯净和美好。担任民宗局长后,有机会更多地零距离接触到博大丰厚的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我常常是白天深入宗教场所学习和工作,晚上再利用剪纸这种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