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这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可使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迎刃而解,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目前的矛盾必须从人性特点着手,采用适当的教育和平衡管理策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
林春丽 《人民论坛》2011,(10):156-157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这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引起了广泛关注。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可使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迎刃而解,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目前的矛盾必须从人性特点着手,采用适当的教育和平衡管理策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
<正> 一近年来,各地纷纷将推进再就业工程当作大事来抓,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使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作出了巨大努力。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城镇劳动力供需中的结构性矛盾并非完全是人员素质过低与岗位要求较高之间的错位。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不是消失,而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向新兴的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城市建设事业的繁  相似文献   

4.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继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但必然以结构性失业为代价,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会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但是,我们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可以发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并无实质性矛盾,只要保持合理的有利于增加工作岗位的产业结构,发挥产业的内聚力和作用力,扩大就业渠道,发展第三产业,就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我区煤炭资源,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我区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切实解决煤炭行业存在的小煤矿数量过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和就地转化率偏低等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阶段,吉林省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成为当前我国体制矛盾和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加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其调整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联动调整.促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7.
金波  冯达 《求索》2013,(2):39-41,80
产业转移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因素,分析了当前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变化对人造板产业转移的三大作用机制.并对产业转移过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造板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污染避难所"假说不仅存在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且可能发生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在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统计量和环境污染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001-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某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改善自身环境质量的同时形成了对其他区域的污染溢出负效应,其中环境规制梯度下的大气污染溢出和流域越界效应下造成的水污染溢出均十分明显。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在健全产业结构绿色化调整的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的绿色化导向、建立污染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相似文献   

9.
潘英丽 《探索与争鸣》2022,(3):140-147+179
就业是中国最大的民生和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当前,我国主要面临当期低端劳动力过剩与高端劳动力稀缺、代际少子老龄化两类就业结构矛盾。尤其是当期结构矛盾减少了缴纳养老金的在职人数,加剧了代际结构矛盾。因此,缓解这两类就业矛盾要从改善当期劳动力结构入手。一方面,建议政府调整政策导向:将就业置于宏观目标首位;强化技能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以优惠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消费服务业发展和劳动互补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建议实施结构性就业政策:促进技能培训和劳务派遣相结合的现代消费服务公司发展,加快部分亏损国企集团内产业和就业转移、激励一些公务员下海创业,实现平稳有序、有组织的产业间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部崛起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虽然逐年改变,但与国际标准、国家的实际指标相比相差甚远。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劳动力结构严重偏离,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中部崛起中,应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选择主导产业,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支持新型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姜焰生  成艳平 《前进》2000,(4):13-15
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山西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结构性革命” ,促进经济发展内生性的主要力量。本文试就山西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旨在为加快山西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基本思路。一、关于山西产业技术创新的定位问题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 ,山西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水平、数量型扩张增长的阶段 ,向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水平、质量型结构增长新阶段的过渡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病根”。对此 ,有的专家明确指出 ,没有山西经济的“结构性革命” ,便没有山西经济的可持…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突出矛盾。基于此,我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产业结构调整归根到底,是改变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一般说来,调整产业结构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国外、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改革开放后各阶段以及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其共同特点,主要揭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比较,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协调三次产业关系和城乡关系、市场调节主导和政府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解决结构性矛盾、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金赛美 《求索》2015,(1):79-82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决定其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从湖南省三大产业构成现状出发,通过调整和改善三大产业结构,可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近年来,湖南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发展速率在三大产业中为最大,但其对总产出的影响程度却是最低,其主要原因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欠合理以及本省二、三产业不能良好吸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饱和后剩余的劳动力,导致其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受到阻碍。湖南应当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间与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挖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通过结构性改革不断为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10,(10):18-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冯林平  王树荣 《前进》2000,(4):16-17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各部门、各个组织之间不协调、不适应 ,产业经营粗放、水平低下 ,确实是我省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发展山西经济 ,提升山西产业组织与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理清和实践的重大课题。联系国内外产业结构变革的经验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现状 ,笔者认为 ,依托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如不能产生必要的结构性变化就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结构理论的这一…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矛盾与问题的根本措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供给侧与服务业产业结构入手,提升相关理论认识,并从产业发展、保障制度与市场要素等途径入手制定精准的改革措施,同时也要借助组合支持政策的力量,才能完成提升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扩大生产效益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针对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低小散"、服务业比重不高等素质性、结构性矛盾,我们富阳市积极创新思路,多管齐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去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市坚决贯彻省委"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