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多党合作视角下,“同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理论、多党合作历史与多党合作实践共同作用产生的思想成果,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价值和逻辑起点、理想追求和终极导向、科学规范和现实落点,是多党合作实践的理论指导,在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同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同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是统一战线服务社会长期实践的先进经验升华.在统一战线实践中贯彻“同心”思想,要遵循正确的原则和要求.多党合作制度下增进政党“同心”思想,要在增进政治共识、继承优良传统、履行参政职能、推进和谐政党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3.
风雨同舟90载 同心同行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总结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革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始终坚持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同心”思想,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一战线》2012,(9):15-15
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全省多党合作座谈会上强调,湖南统一战线要以“同心”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贯彻“同心”思想体现到增进政治共识上,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同心”思想既是多党合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多党合作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是对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同心同德是思想上的最高境界,同心同向是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同心同行是行动上的根本准则。“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高度凝练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6.
由胡锦涛同志提出并多次予以阐述、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同心”思想,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于一身,融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为一体,把建设和巩固政治共识作基础.毕节试验区同心共创、同心共建、同心共进的探索和实践,集中展示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同心”思想的深广内涵和巨大生命力.深化“同心”思想实践,着力打造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多党合作示范区,践行“同心”思想模范区,加快试验区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本质,是指导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入贯彻“同心”思想,实现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重要的是帮助各民主党派更好地搭建履行职能的载体和平台,为他们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提供可靠保障,在实践中把“同心”思想融之于内心、践之于行动。这是我市为引导民主党派贯彻“同心”思想的基本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深入学习和践行“同心”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巩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这是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他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实践佐证了“同心”思想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历史特质与现实价值——其一、建设开放型政党需要倾听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声音;其二、多党合作制度只有以团结、民主为根本才能得以延续;其三、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0.
《前进论坛》2012,(12):33-33
五年来,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会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同心”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