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研究决定:免去谭永红同志的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院长职务。(桂政干[2006]98号 2006年10月26日)周怀营同志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肖岳峰同志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古天龙同志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2.
工业旅游——云南旅游产业后劲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军 《创造》2002,(1):34-34
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游客通过参观工业生产的过程获得一种新的感受的过程。从99年底,这种旅游形式在国内悄然兴起。中国最大的电视机生产企业长虹公司首先推出了以参观长虹公司为主的“长虹之旅”;上海制定了现代工业旅游战略,其中参加过“宝钢工业观光”的游客己超过5000人; 青岛海尔、青啤、海信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推出了工业旅游;大同则将己淘汰下来的蒸汽机车开发成旅游产品,每年举办一次“大同国际蒸汽机车节”;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现代化无污染工业,江阴市也推出了乡镇企业工业游;桂林引进外资,…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底,贵广、南广高铁建成通车,粤桂黔三省(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流动。乘着高铁经济的东风,2018年6月,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以下简称高铁(桂林)广西园]应运而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共享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成立两年多来,高铁(桂林)广西园创新发展理念,真干敢干实干,迈向工业振兴新高地。截至2020年底,高铁(桂林)广西园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12.38亿元、100.4亿元,正式跨入百亿园区行列。  相似文献   

4.
黎静 《当代广西》2009,(20):20-21
60年前,广西人使用的火柴都需要从外省调运。60年后的今天,广西人生产的柳工挖掘机、五菱微型车、桂林三金药品、玉柴机器等产品,驰名国内外,工业已成为壮乡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强调要以旅游和农林为主导,发展桂北区域经济,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桂林地市合并后,为桂林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一、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定位和现实意义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桂林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旅游区域不断扩大,一个以桂林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大桂林…  相似文献   

6.
庾新顺 《传承》2013,(12):8-9
一、决策省会设南宁和清剿匪患 1949年11月底,在武汉成立的中共广西省委随军南下,进驻桂林市。在广西全境即将解放前夕,省委领导对广西省会的设置提出了几种意见。一是设在历史文化城桂林。桂林是原国民党的广西省会,有10多万人口,城建设施稍好。二是主张柳州。柳州地处广西的中心,工业有基础,水陆交通便捷。三是主张南宁为省会。南宁地处在少数民族地区,近邻越南和钦州湾,对于巩固海边防,领导全省建设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种意见被报中央。毛泽东一锤定音:省会设在南宁。  相似文献   

7.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9,(16):17-17
“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你对这首歌一定很熟悉吧。10多年前韩晓的一曲《我想去桂林》唱响大江南北,也把越来越多的游客吸引到美丽的桂林来。  相似文献   

8.
秋游漓江     
前些年,我学会了一首歌,那就是“我想去桂林”,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这首歌在我的记忆里逐渐淡忘模糊,就在我和同事们登上前往桂林的火车时,记忆的碎片中整理出了这首歌,桂林,是我年轻的梦想,我想去桂林。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3,(3):5-5
西江是广西的生命之源。沿江的柳州、桂林、梧州等7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广西有个突出特点,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而建、依江而兴。广西的江河,四季通航,一条西江黄金水道,相当于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运能,且水运成本远低于陆路运输。正因如此,广西传统的工业基础、产业基础、商贸基础主要在西江这一带。  相似文献   

10.
关东 《当代广西》2006,(20):13-13
“十五”期间,我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强优企业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实力增强,带动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进程中,全区各地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各自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绿城南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渐显现出国际化都市的特征;柳州制造自主创新涌现众多品牌,奠定工业重镇地位;还有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滨海胜地北海、宝石城梧州、打造中小企业名城的玉林、铝都百色、桂东新城贺州……在这里,我们选择了梧州市、贺州市、钦州港、阳朔县、柳江县、桂林莱茵公司等六个单位作为代表,向读者展示他们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十一五”规划加油鼓劲。  相似文献   

11.
桂林新城     
桂林新城黄绍忠向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用了七年时间,在郊区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开发区被人称誉为“桂林新城”,备受投资者的青睐。从桂林市区往东跨过漓江,就进入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1.67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12.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将近20年以前,歌手韩晓的一首《我想去桂林》,唱得多少人心里都痒痒,那是很多人的心里话。直到今日,人们还在时间和钱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点,以求早点过上有钱有闲能去“桂林”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桂林抗战纪实》出版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桂林抗战纪实》一书,并于1995年8月底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5万字,以翔实的史料、纪实的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桂林人民抗...  相似文献   

14.
苏星  唐沐林 《当代广西》2013,(11):2-M0001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了保持甲天下的山水和人居环境,多年来,桂林市坚持实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两大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旅游业及循环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还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抑或是正在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桂林都借着这一个又一个平台,不断地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综合管理水平,为生活在漓水秀山畔的百姓营造最美的生活环境。桂林用自身发展的历程证明:山水与发展能够完美融合,齐头并进。图为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梦幻般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5.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1995年,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风靡一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那个年代,即便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中国人,也还在改革开放的淘金大潮里埋头打下。当人们心中的天平绝对倾向于工作挣钱而非享受时,旅游基本上就是个奢侈品。  相似文献   

16.
1995年2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桂林分行国际业务部(以下简称桂林工行)与桂林市汉欣物资公司(以下简称物资公司)、桂林市城市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旧城改造办公室(以下简称旧城改造办)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由桂林工行贷给物资公司人民币600万元,用于购买出口原材料和设备,借款月利率为10.98%;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1881年-1940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诗人和政治活动家,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祖籍湖北,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他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广州法国教会学校丕崇书院学法文,1901年人上海震旦学院,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化学。1905年8月,他加入同盟会,与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并成为《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同年底回国,任上海公学总教习,积极宣传革命。1907年,马君武赴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  相似文献   

18.
桂南散记     
人进广西,就走进了那幅巨大的山水画里。广西山水之美,古今美在了桂林,集万千宠爱于一处,桂林因此秀甲天下。人说广西处处是桂林,虽然有点夸张,但到广西走一走觉得此言也不虚!最近我和朋友从桂南游赏归来,就想告诉你一个欣喜,到桂南会看到美山水之岚韵呢!  相似文献   

19.
叶兆泉 《当代广西》2009,(19):27-28
自治区作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后,桂林市作出了全面推进临桂新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并明确提出要把临桂新区建设成为桂林市解放思想的先导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临桂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工业强县带动为核心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唐庆林 《当代广西》2011,(17):47-48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秀美的桂林山水在唐代大文豪韩愈的笔下是那样的婀娜多姿、如情似梦。桂林因山水而名扬天下,桂林山水的核心是美丽的漓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桂林人民,也深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流连忘返的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