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贺秀 《法制博览》2011,(18):F0002-F0002
1920年,鲁迅先生写了短文《头发的故事》。他在文中说,头发现在是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往今来多少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瘁的头发。吃尽了毫无价值的苦难。现在的国人,已经没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虞,也不用怕别人骂自己是“假洋鬼子”。但头发的状态,依然决定着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博雅 《工会博览》2014,(32):31-32
胡生宝,一个80后的大男孩,浑身充满着阳光与活力。未与他真正接触之前,完全想不到他是个已经在企业工作十多年的“老员工”了,还以为是位初出茅庐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想不到他已经是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的人事行政部主管了。在和他交流后,更是为他对企业文化的娓娓道来而感到震撼。而在他的理解,培训员工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再回首,十多年的职场生涯,从业务走向管理,胡生宝也并没觉得自己多优秀,只是一直在不断的努力而已。也许正是他那积极阳光、追求上进、勇于担当的个性,让他在自己的职业路上越走越好,这种“正能量”也影响着他周围的同事朋友,正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正>正月初七刚上班,在市政路桥集团工会办公室内,三名同事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女工主任李杰在与礼仪专家联系,为女职工们在三八节讲一堂生动的仪容仪表课。都说工会的工作清闲,可是李杰的工作却每天都是如此的忙碌,旁边工位的小王这样介绍坐在他对面的李杰:"李姐上班和下班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上班时间的李姐严格要求自己,把职工的事儿看得比自己的事儿都重要,宁可中午不吃饭,也要  相似文献   

4.
正退休后的季春阔,被市总工会聘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从此,他把自己的所能与社会所需及职工所盼结合起来,努力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努力学习拓宽知识为使自己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逐步做到敢指导、会指导、善指导,季春阔采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学习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编写下发的业务书籍、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章、虚心学习借鉴其他指导员的工作经验等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退休后的季春阔,被市总工会聘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从此,他把自己的所能与社会所需及职工所盼结合起来,努力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努力学习拓宽知识为使自己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逐步做到敢指导、会指导、善指导,季春阔采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学习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编写下发的业务书籍、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章、虚心学习借鉴其他指导员的工作经验等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是个民族理论专家,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继承也有贡献。在他执政的30年中,其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少数民族摆脱了长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落后状态,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他在民族政策方面也有许多严重的错误,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与阶级镇压手段并用,民族平等与大俄罗斯主义传统并存。这些错误为以后的联盟解体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7.
正月初七刚上班,在市政路桥集团工会办公室内,三名同事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女工主任李杰在与礼仪专家联系,为女职工们在三八节讲一堂生动的仪容仪表课. 都说工会的工作清闲,可是李杰的工作却每天都是如此的忙碌,旁边工位的小王这样介绍坐在他对面的李杰:“李姐上班和下班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上班时间的李姐严格要求自己,把职工的事儿看得比自己的事儿都重要,宁可中午不吃饭,也要把职工的事儿办好.而下班之后,李姐才能够相对放松一些,跟我们年轻人开开玩笑.”  相似文献   

8.
石破 《南风窗》2008,(17):61-64
"我觉得有些人对农民是假爱,即使他心里是真爱,他的身体也不允许。"曾经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何慧丽如今认为自己的未来在农村,并满意于自己的"回归"。对于发展生态农业,何慧丽只问了一句:"你可以不爱农民,但你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9.
有位企业管理者说:"要让员工干起来,先让员工乐起来."此言深含管理要义. 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都有纪律性和岗位要求,任何人都不得以个人情绪好坏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人在客观上是不可能不受情绪影响的.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乐起来"的状态,就能充分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姿态受领任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中学生晓波是个比较热心的人,也很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因为他觉得拒绝别人的话完全说不出口。但是他自己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忙都能帮得到的,面对求助时他做不到,又说不出口,这类事情简直成了他的心理包袱。  相似文献   

11.
抽身谋大计     
领导艺术可谓千万种,不包办代替,可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英国大出版家诺思克利夫一生中做了许多事情,如果换了别人,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但他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许多朋友对他这种才干深感惊讶。他说:“我只担任指挥工作,一切事务性工作都交给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去做。我自己把精力放在计划创新上,一旦计划出笼,我又去考虑新的计划。”美国国家计算机公司经理帕特森也有同感。他说:“不要去做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他认为一个领袖人物应该是机器的设计者而不是机器的制造者。他做过这样的试验:自己离开公司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整个组织丝毫不受影响、一切工作照常进行。美国山大铁路公司总经理斯托雷先生在年轻时、上过一次“劳而无功”的当。那年他才20岁上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我一直从事设备维修。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命运与事业紧密相连,荣誉和成绩应归功于集体”。这是段中良得知自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后说的一句心里话,也是他对自己人生历程的高度浓缩。 段中良1970年入厂,30年的工作经历和刻苦钻研,使他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成长为一名工人技师。段中良养成了对工作勤于思考、认  相似文献   

13.
道不远人     
我是在个体劳动者协会工作的。无牌摊贩算不上个体户,可看到照片反映出的那个小贩的遭遇,我也禁不住想为他叫几句不平。我不明白,这个小贩为了生计,自产自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什么错?说他影响交通妨碍群众生活?那他卖杨桃岂不也方便了群众生活?农民进城为市民供应新鲜蔬菜、水果,即便阻塞了交通,也只能劝他到内街里巷去卖。怎么能一撞见就没收呢?如果说屡劝不改罚没还有情可原,但这几名城管显然是以罚代管了!罚就是管理的目的吗?  相似文献   

14.
胡志强 《工会博览》2014,(36):11-12
来自云南昆明的回族男孩杨蔚宇,家教严格。他的运气也很好,中央民族大学一毕业就留校工作,户口也进了北京。杨蔚宇还有一个"幸运"——他说,今生今世都不会后悔自己一年的援疆经历,那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相似文献   

15.
正"无欲则刚,宁静致远。"在采访尾声的时候,余瑞亮用这8个字总结了他这一路走来所秉持的心态。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心态对余瑞亮在天恒置业集团这些年工作历程的巨大促进作用。余瑞亮在他的能力和心态都已经成熟的时候来到了天恒置业,他说自己把生命中含金量最高的十几年奉献给了天恒置业。在天恒置业,余瑞亮也收获了自己人生新的突破。接下来,咱们一起走近本期的西城榜样余瑞亮。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51岁的申广是燕化公司储运厂装卸车间工段长,同时也是基层的一名普通党员。身为工段长,身为党员,他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党员本色,始终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严以律己,不计较个人得失,每天坚持早来晚走,以自身表现带动影响身边的人。装油单元哪里有急难险重的工作,现场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从来没有怨言。为了工作他主动放弃休假,十几年没有休过年薪假,积极投身火车出厂的组织  相似文献   

17.
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还可能引起青少年的堕落,有一个少年犯在悔过自新的道路上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错误是从一支烟开始的.”原来,这个少年犯在小学里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经在区里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得过冠军.进入初中以后,他的社会接触面更加广泛了,结识了许多校内外的青少年学生,其中有一位姓方的回沪知青子女,因经常向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在放学的途中,他经常从口袋里掏出香烟请他抽,开始时他竭力拒绝,时间一长,慢慢地感到吸烟很神气,手拿着烟就象自己已经长大了一样,有一种成人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小方也经常烟不离手了,不仅开始吸烟时的不舒服感觉很快不存在了,而且俨然成为一名“老枪”.凡同学们私下递烟给他,一概来者不  相似文献   

18.
龙坪 《南风窗》2008,(20):93-93
"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我自己写的传记也不例外。……传记之所以作伪是因为其中各章是根据一个预设的计划串联成篇,但事实上,它们是另行组合,只是无人知道如何组合。……无论谁写出他自己的生活,他  相似文献   

19.
正初见南疆大漠,他的心凉了;与馕一年为伴,他的心热了。来自云南昆明的回族男孩杨蔚宇,家教严格。他的运气也很好,中央民族大学一毕业就留校工作,户口也进了北京。杨蔚宇还有一个“幸运”——他说,今生今世都不会后悔自己一年的援疆经历,那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走进塔克拉玛干2012年1月,团中央组织北京地区高校的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20.
正不久前,我读了一本书———《工作赢在心态》。这本书激励每一位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适应力调整出自己的良好心态,并用这种良好的心态创造良好的人生状态。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心态,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和如何调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工作很累,挣得很少。""干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他比我挣得多呢?"这种情况很普遍。在许多人眼里,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不大,达到要求就行了。一个人带着情绪工作,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其实仔细想想,左边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