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指以“依法治国”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也指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行为方式、原则和制度,还指通过法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而依法治理属于法律应用、法制实践的范畴。我国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实际上兼具了“法治”和“依法治理”的含义。构建“法治湖北”就是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法治的原则和方略管理全省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我认为,“法治湖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潘在清 《新东方》2010,(3):43-47
一、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 (一)法治与法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法制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社会主义的法制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与实行民主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四个民主、一个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对民主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民主加社会主义法制才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离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再完备,依然可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实行人治的国家,虽然也有法律,甚至有系统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一、民政法制与法治民政 (一)法制与法治 法制是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国家和社会秩序。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法律,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和法令(包括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条例、章程、命令等。(2)制度,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建立起来的国家基本制度,如根据宪法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3)国家和社会秩序。包括国家机关依法管理国家的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包括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内的法治规范。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不可能纯粹地建构于国家法律之上。从法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的定义和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应成为判断的绝对依据和标准,而应当结合法作为一种调整和指引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本质特征进行理解。党内法规具有明显的政党属性,党内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具有程序性,党内法规在外在形式上具有特定性。广义的法治是规则之治,服从规则并非意味着只服从国家法律,还要遵循各种符合宪法规范与法治精神的其他法治规范。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有赖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优势互补,形成法治合力。  相似文献   

6.
保永春 《前沿》2002,(7):91-9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确立了依法行政制度 ,健全了司法机关 ,开展了民主监督工作 ,广泛宣传了法律知识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们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状与人民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时代和人民要求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朝着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开拓前进。要完成这一深刻…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检察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设置、性质、任务、职权、人员任免、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法定工作程序的总称,是国家和法律监督制度,也是国家整个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检察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来愈重要。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检察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不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人民在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法制。如果人民还没有在事实上成…  相似文献   

8.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数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学习、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思想,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并举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经济基础,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法治与法制是有区别的。首先,法治与法制的含义不同。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总称,动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法治一般是指依照法律管理国家和一种治国方略。而作为治国方略,社会事务,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作为治国方略,法治就不仅仅是“依法治国”的意思,而且包含有用以治国的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或理想的意思,如“公正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论断,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这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简而言之,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即由人民管理人民自己,所谓管理即决定政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创建我国新民主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积累了立法方面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与深远指导意义的立法原则和立法方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重温毛泽东的法学思想,掌握毛泽东同志创造的立法原则和立法方法,对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护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有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立法原则和立法方法主要有4个:一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与现实可能出发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五四宪法"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搞宪法。是搞科学。""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这就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市场经济与法制的关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曾多次作了明确阐释。江泽民同志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也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法制(相当于英文的Legalinstitution),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相当于英文的Ruleoflaw),是指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原则的治国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很少使用“法治”这一术语,而使法制的含义包括了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用法制这一术语来表示属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法律现象,既不利于法律思想的交流,也不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更不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因此,应正确理解法制与法治的联系和区别,不应再把“法制”与“法治”相混淆。法制与法治的联系表现为:法制是法治的必备前提和基础,没有法制,则法治失去依…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2年新《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出于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其改为“法治”)国家的追求,对“有法可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现行宪法和4个宪法修正案、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胡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法可依是前提,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立法工作。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分强调立法,明确指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什么,怎么样才算形成?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很多的,从国家的法律体系来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制的基础。以宪法为核心而制定的国家机构和公民基  相似文献   

16.
法制与法治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又有着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法制的内涵主要指宏观意义的以法律为中心的法制建设、法制改革、法制管理,包括执法的上层建筑系统本身。法治的内函主要是指治国方针、方法、措施,即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等。笔者认为,邓小平对法治思想理沦的论述较之对法制思想理  相似文献   

17.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8.
法制统一是整个国家以及各行政区域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宪法将法制统一确定为一条基本原则,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体现在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各个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从广义上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从立法上讲法制统一,就是要保持这个体系内部关系的和谐一致。现在国家尚未制定立法法,但有关各级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这里讲的是广义的立法权限)及其监督,已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是保持法制统一的依据。从  相似文献   

19.
"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就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显然这16字方针不仅限于法律和制度本身,而且对法律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才是我们目前对"法制"这一概念的通常用法。1989年5月26  相似文献   

20.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制民主,强调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要依靠法律,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但民主如果没有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力就缺乏实际操作性。只有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在法律上确认“以法治国”的主体──人民,才能规定人民治理国家和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依法”,才能保证立法机关所立的“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