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据《明史》记载,有一次朱元 璋考问一批准备重用的官 吏:“天下何人最快乐?”大臣们回答各异,唯独一位叫万钢的人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受到朱元璋的夸赞。畏法度者为何能乐?乐在遵纪守法。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是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实现的。一个人没有违法的  相似文献   

2.
人生是什么?回答有各式各样的,但最多的是“我要怎么样,我要办什么事,我将成为什么人”这类回答。这类回答也对,只是回答者换了一个命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能说不重要,目的决定了人  相似文献   

3.
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笔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讲诚信 ,遵纪守法 ,尊崇科学 ,理性 ,信奉现代文明及礼仪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起码的要求是 ,对法律和学校及社会的“禁止”规范不逾越不冒犯 ,不破坏。本文所论的二十个道德方面的言行举止表明 ,少数大学生正徘徊于道德底线 ,处于临界状态 ,有些行为已突破道德底线。我们该为改变此现状做些什么 ?本文试图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4.
吴丽欣  沈殿成 《侨园》2004,(1):12-13
一位毛里求斯的年轻人来到比利时一间名叫“美食家”的华人餐馆,眼睛盯上了一幅名叫《老屋》的画作一动不动,旁边的人问:“先生,请问您对这画感兴趣?”年轻人回答:“是!”“你对什么地方感兴趣?”“这幅画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它有一种工业化的东西在里面,似乎里面正在有人生产什么,然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画作带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相似文献   

5.
最近到一所中学调查,找了几个高中学生聊天。我问他们:“常看报纸吗?”回答说:“看一点。”“看什么报?”“电视报。”我又问道:“知道最近豫西大旱,庄稼枯死,人畜饮水艰难,每人一天只配给2公斤水吗?”学生们瞪着双眼,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企业经理、厂长们的心愿是:给我们“松绑”,企业党委书记们的心愿是什么呢?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又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他们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最近,福州市委企业工作部邀请部分基层单位党委领导进行座谈。下面是他们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一、企业党委书记对开放、改革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回答是一致  相似文献   

7.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8.
空脑壳     
利希滕伯格先生眯缝着眼,狡黠地问道,象是在出一道智力竞赛题: “当一本书与一个脑袋碰撞时,发出一声空洞的响声,这响声总是来自书中吗?” 我忍不住为他的俏皮笑起来。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6,(44)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大常委会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人大常委是否只是“橡皮图章”?本文是陈丕显副委员长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孔蔑和宓子贱都是孔子的学生,两人一起离开师门,出外做官。一次,孔子去看望孔蔑,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收获吗?”孔蔑说:“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样损失:公务繁杂,穷于应付,以前学的东西派不上用场,都快忘光了;俸禄微薄,处处节俭,人家却以为我吝啬,连亲戚都疏远了;做官的人言谈举止都要象点样子,不能随随便便、嘻嘻哈哈,结果朋友也很少往来了。”孔子听了闷闷不乐,又去看望宓子贱,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损失吗?”宓子贱回答:“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样收获:学过的知  相似文献   

11.
要维护党的纪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党员、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有坚强的党性,这是个首要的条件。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它对革命的忠诚,它的坚韧性、自我牺牲精  相似文献   

12.
1992年4月,北京。 一队头顶贝雷帽,身着迷彩服,佩戴中国军衔的官兵,乘车穿过市区,路人纷纷投去惊奇的目光。一辆标有“UN”字母的白色“213”指挥车突然被警察拦住,警察满脸疑惑地问司机:“你们车上涂的是什么标记?”司机回答:“我们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部队,这是联合国和平部队的标志。”听了介绍,警察敬礼致意,挥手放行……  相似文献   

13.
自觉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地位、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理论、践行实践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思想的哲学向度研究便是对该问题的直接回应:其物质观科学廓清了政党纪律思想"是什么",其辩证法和解了政党纪律的内外"双重性",其历史观现实回应了"为什么人构建"的问题,其价值论合理回答了"何以"构建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思想。利用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探索、研判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邓选》三卷的内容,归结起来是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对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特征作了推测和预见;社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出版中心1984年出版了南斯拉夫著名理论家A·格尔里奇科夫撰写的《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一书。现代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多大程度上确定了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这一进程有哪些表现形式?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内容、形式、规律性、矛盾和抉择是什么?目前的形势要求对上述问题作出积极的回答。A·格尔里奇科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6,(26)
十年前,本刊组织过一组报道,总题是:“他们在读什么书?”按照起初的计划,这组报道想介绍几十位政界、学界的知名人士读书的情况——读了什么书,想向读者推荐什么书?希望借此倡导一下读书的风气。 学界那部分进展顺利,许多专家、学者、作家都寄来了他们的回答;政界部分则大致搁浅,只有个别已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作出了回答,而在职的同志大多诚恳地向前往采访的记者说:“真想好好读点书,但实在太忙,所以实际上没读什么书。” 我们理解这些同志的处境,也确实知道一些负责同志每天需要批阅的各种文件便有十几、数十万字。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开许多会,见许多人,谈许多话,加上迎来送往,种种应酬,想坐下来读书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17.
问:为什么对“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从根本上说,只能有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答案? 答:“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是历史观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只有两种答案。古往今来,尽管有众多的哲学流派和哲学家,对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释。不管他们的答案多么不同,在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只能有或者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者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回答,只能归结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想超越于这两者之上或把这两者合而为一,提出第三种回答,都只能被视为二元论和折衷主  相似文献   

18.
瞭望哨     
《瞭望》1985,(20)
如此“方便旅客” 湖北 叶达泉 四月份到北京出差,托运了两件行李,我下车以后到车站行李房去提取时,服务员同志说:“交八角钱!”我忙问道:“什么钱?”“搬运费!”她回答得很干脆。我想这点东西用不着他们来搬,于是说:“我自己搬行吗?”“不能进!”她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学的研究中,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形成的问题,是一个迄今尚未得到令人满意地回答的问题。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就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它的含义及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民族形成的道路是什么?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民族形成的道路方面的一个问题,谈谈我的管窥之见,以求教于学术界。“社会主义民族”这个概念,当推斯大林最早提出。与此同时,也是他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民族形成的道路:社会主义民族是在资产阶级民族的废墟上产生出来的。(见《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文,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一书,以下未注页码的引文均见该书同一篇文章)斯大林的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即成经典,至今在我国的一些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理论的精髓”,是指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路线的灵魂”,是指在思想路线的诸内容中,哪个因素是其灵魂?回答上述问题,便是本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