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入WTO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存量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重要经济学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在这之后再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少专家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 ,估算的数值从 4 0 0 0多万到 2亿多 ,相差甚远。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需要量 ,这是得到共识的。据国家统计局估计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 1.7亿人。通过应用Cobb -Douglass生产函数分析三大区域农业劳动力富余情况 ,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最现实和最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11亿多人口中,有近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4.4亿,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73%,其中剩余劳动力1.5亿左右。而且,劳动力无限供给和有限需求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据预测,从1993年到2000年间,平均每年还要增加约1300万农村劳动力,如果按最近十几年平均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万人的速度计算,到2000年将有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继续将占全国总人口80%多的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农业,大批的剩余劳动力便难以安排,农村落后面貌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也实现不了。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整个  相似文献   

3.
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5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5亿人左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一、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衣业生产力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凸现。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在1.5亿多左右,如果再把加入WTO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多。在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既是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 开县地处大巴山南麓,面积近4千平方公里,海拨在140m-2600m之间,人口144万,其中农村人口133.5万,农村劳动力80.1万;全县人均耕地仅0.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48.1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极少部分向县城第三产业流动外,绝大部分是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为28.5万,劳务输出挣得的收入为10亿元左右。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中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找出路。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加上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生产的效率成倍提高,原来需要三个人做的事,现在一人就能做完,农村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农村中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多数不能升学和就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耕地种田既不愿意做,又确实不会做。外出务工便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极为庞大,城乡二元结构非常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到1998年底为止,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2.48亿,其中农村总人口为8.69亿,农村从业人员已达4.92亿。据测算,现有耕地面积只需2亿左右劳动力,即使把乡镇企业职工都视作充分就业,依据现有转移速度并考虑新增人口因素,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将达2亿多。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跨世纪难题,是世纪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农业劳动力有4.99亿,其中绝对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保守的估计也有1.5亿。各级政府在未来发展安排中,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中国“三步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一、80至90年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三位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农村作为农业的载体会逐渐消亡;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的主体会越来越少。当然,这种先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底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5亿.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如何大力推进这种转移,其途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有关部门统计 ,2 0 0 0年底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达到 1.5亿。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如何大力推进这种转移 ,其途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笔者阐述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测算,我国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约有1/3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2—1-5亿;并且,在2000—2005年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600万个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在我国的大量过剩,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解决。1.大力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这是从需求上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适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他们被称为“农民工”。据劳动保障部的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流动人口1.2亿,其中农民工占90%,约有一亿多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体制放宽等多种原因;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积极建设小城镇,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规范中介组织,同时使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综述施文义目前,我国约有1.5亿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剩余状态,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相对不足,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使人们对这种转移的力度和广度有了切肤之感。许多研究者认为,从目前情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亦随之突出起来,一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入世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及经济建设的大局。为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和方法,我们以山东省沂水县为重点,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沂水县是山东省典型的山区大县,拥有111.6万人口,其中约有100万在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2亩,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通过这次调查看,全县在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转移殆尽,人口红利促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处于优势产业需要转移、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调整的经济战略调整期。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随产业变革的再转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已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归纳分析,描述并预测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再转移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为新常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化再转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前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制约因素,党和政府要积极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