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明成祖朱棣在世的六次下西洋中,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的时间最长,几近两年半光景。这可能是因为准备工作的艰巨罢。郑和本人在此期间忙于各种组织工作。他在福建长乐督造巨舶,又到西安清净寺寻找通西域天方语言、可充当译使的人员。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秦代的航海,开拓了东北航线的海上“丝绸之路”,那么,两汉与两晋便开辟了西南航线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漫长的航线,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许多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虽然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海上“丝绸之路”确已开辟,而且为中西交通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准备了各方面的条件。我们可以称这一时期为中国远洋航行的初创时期。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唐代,其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陆上“丝绸之路”濒于中断的情况下,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更刺激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而造船工艺、科学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也为远洋航行的发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以下的一些情况,可以看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昌盛、繁忙的景象: 唐代的“沙船”(航海木帆船)驰骋中外,最大的沙船高达两三层,建造得十分坚固,并装备有  相似文献   

4.
陈炎 《瞭望》1984,(47)
绵延近两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代中叶之后衰落萧条了,但它对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端,中国曾经输出了它独有的文明。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在古代世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它的文明的输出,无疑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过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唐代的繁荣,到宋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只要对一个古代港口作一番比较深入的了解,就会对当时海上贸易的情况,有更具体的印象。泉州,这个中世纪著称于世的对外通商港埠,曾是我国人民走向世界,与亚非各国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早在南北朝时期,泉州便作为对外交通口岸崭露头角。公元五四六年(南朝梁大同十二年),取海道前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曾住在当时的郡治丰州西郊的九日山延福寺翻译《金刚经》,后来又从这里“更装大舶”回  相似文献   

6.
公元一三二八年冬,一位中国航海家从古港泉州登上了海舶,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远洋航行。在这一次为期五年的远航中,他到过菲律宾的马尼拉(麻里噜)、吕宋(麻逸)、明都洛(明多朗)巴拉塑(三岛)、苏禄,到过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文老古)、班达(文诞)、帝汶(古里地闷)、爪哇岛上的北加浪岸(爪哇)、井里汶(遐来勿)杜板(打板)、戎牙路(重迦卢)和文莱的万年港;到过泰国的吞武里(罗斛)、洛坤(单马令)、北  相似文献   

7.
阿浦 《瞭望》1984,(37)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年代,史学界迄无定论。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住在南海一带的西瓯越人便已素习航海,他们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与东南亚一带国家发展了海上交通与贸易。而战国时代的齐宣王、齐威王、燕昭王,也都派人入海寻找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但从有关史书的记载及中日两国流  相似文献   

8.
陈炎 《瞭望》1984,(36)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了友好的交往,开展贸易,交流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两千年前便赢得了“丝国”的美名。对中国神奇的丝绸赞叹不已的西方人,起初还有着种种神秘的揣测:古罗马人认为丝绸是生长在树上的,古希腊人则认为是从一种虫的肚子里取出的。随着贸易与文化的交流,他们了解了丝绸,也认识了中国。由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丝绸曾是大宗,通往各国的贸易通道,有陆路,也有海路,便以此得名,称为“丝绸之路”。关于陆上“丝绸之路”,近年来已有很多文章与专著问世,而“海上丝绸之路”,则还缺乏系统的介绍。从本期起,本刊连续刊登一组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撰稿者均系于此研究有素的专家。希望通过这组文章,能使读者对“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并引起进一步研讨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杨熺 《瞭望》1984,(46)
中国的航海业,在公元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间,以郑和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为标志,达到了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或者因为瓷器也已成了海外贸易的大宗,而被称为海上丝瓷之路)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在这段历史时期,有一件历史事实值得补叙一笔: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十四一七——一四一九)时,他的船队曾沿着非洲东岸向南探索,到达过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一带,而其先遣船已绕到非洲南端的大西洋海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一四一五),葡萄牙的亨利亲王也派了船队沿着非洲西岸向南探寻。可惜他们都没有绕过好望角。若不是他们中途返航,这两支船队终将相遇于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6,(2)
正2000多年前,乘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茉莉花远涉重洋,从西方来到中国,落户福州,并与神奇的东方树叶——茶相遇相融,成为中国茶叶王国中的奇葩——福州茉莉花茶。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茉莉花茶的芬芳与繁荣,茉莉花茶香亦弥漫流传于丝路。  相似文献   

11.
12.
林晰 《瞭望》1990,(28)
今年7月11日,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5周年纪念日。十五世纪初,一支庞大的中国船队,航行在波涛浩渺的印度洋上——这雄伟的场面,真令华夏子孙思之神旺。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郑和船队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5)
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各自拥有独特的影响和意义。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在局部范围内拥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放眼全球,地理大发现则拥有更为广泛的历史意义。微观与宏观,深度与广度,局部与全局,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虽各有特色,但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一、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1.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统一的国家。政治上安定统一,经济上实行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秦朝的生产发展和科技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实行残暴的统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四年。汉承秦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且历时久远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4,(12)
谢觉哉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一八八四——一九七一),湖南宁乡人,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一九三四年参加长征。他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等职。建国后,他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党的八大,谢觉哉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八届十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横行时期,他忧国忧民,心情抑郁,不幸于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五日逝世,终年八十七岁。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是谢觉哉诞辰一百周年。本刊选载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谢觉哉传》中的两节,作为对这位优秀共产党员诚挚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10年前就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书。书名如果译作《丝绸之路上的洋鬼子》,或许更符合原意及汉语的习惯。 此书出版之后,很少看见评介,但它实在值得一读,因为书中记叙的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知道并铭记不忘的一段惨痛的史实。 彼得·霍普科克,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想谈一下,在本世纪第一个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外国人进入中亚细亚遥远的角落里,在考古学上所进行的长时间的劫掠行为。”霍普科克用“劫掠行为”一词是准确的,而我们今天有的人却在“探险”、“考  相似文献   

17.
刘吉 《瞭望》1986,(38)
现代化事业要求我们建立大科学观、大教育观、大军事观、大生产观、大经济观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关于这些观念,已经介绍完毕。最后,我们还想谈谈现代决策观念。 众所周知,领导者的基本功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决策。现代决策观念正是大科学、大教育、大军事、大生产、大经济情况下的必然产物,它与传统的小生产决策观念是相对立的。因此,现代领导者,必须实行从小生产的决策观念向现代决策观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斯林商人一手提着货物,一手拿着《古兰经》,乘着海船向东方而来,在中国古代名港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留下了不少伊斯兰教的遗迹。16世纪天主教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20):18-19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为广西,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明。海上丝绸之路有过辉煌的历史,尤其郑和下西洋更是谱写了中国海外交往的美好篇章。公元1405~1433年,郑和7次率领船队,输出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农具、茶叶等产品,也输出"和为贵"的中华文明。郑和至今仍受到东南亚人民的广泛尊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推动东西方友好交往,促进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5,(7)
<正>——参与立法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