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市政破产事件发生的原因,美国破产法第九章规定的市政破产规则使底特律市破产有序的进行,经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从中看到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亟需大力推进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增加相关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规制.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经验对于解决我国的地方政府财政债务危机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守信利民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在影响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众多因素中,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法律中涉及政府信用的原则主要是人民监督、依法行政、政府赔偿和信息公开,而这些法律制度远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因此,本文在分析政府信用内涵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即地方政府信用征信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监管法律体系和地方政府信用惩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地方政府因公益而不倒,又因宪法明文禁止州立法修正契约义务,故当地方政府陷入债务清偿不能的困境时,往往只能借助联邦《破产法》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复兴赢得时间。通过破产法框架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加之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复杂成因,因此要解决部分城市所出现的系统性危机,必须将联邦层面的破产法机制与州层面的积极财政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愈演愈烈的地方债危机的化解可在相当程度上参酌美国的成熟经验。以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未来我国要注重构建法定的地方政府债务调整程序以及建立出现地方债危机时上级政府的应急介入机制,从而把地方债的治理纳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也逐渐的开始显现,目前存在着法律、偿债能力、信用等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涉债法律制度不健全、《预算法》监督体制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不完备和融资运作平台不规范四个方面造成的.因此,本文建议通过积极建设中央、地方事权及财权划分法律制度、健全法律监督体制等措施一一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我国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债务采取行政控制,但效果不佳.自分税制改革以来,虽有预算法明令禁止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绩效考核决定官员升迁,但因地方人大弱化,举债无风险、高效益的潜规则等促使地方政府官员肆意规避预算法等法律,滋生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行政控制惯性和国务院地位及其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仍由国务院主导、实行行政控制,但实践经验表明行政控制效果差,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转轨,从行政控制转向规则控制路径,实施法律监管,完善债务信息公开、风险预警、责任追究等方面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方债务规模的剧烈膨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法律风险较大。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短期内的流动风险、违约和信用风险以及财政风险等等。防范地方政府债务法律风险应当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游宇  张光 《公共行政评论》2023,(3):142-160+199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公共财政或金融信贷问题,更是一个与我国基本治理结构紧密相关的政治经济学问题。论文以项目制治理为理论导向对此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在此治理模式下,基层地方政府可以将省以下的转移支付作为项目运作的资源配置杠杆,申请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推高其地方政府债务。利用对四川省2016-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基层转移支付收入在整体上会扩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加重其债务成本;这一扩张效应更多是由专项转移支付带来的,而一般转移支付则与债务付息支出更为相关。该发现说明,我国基层转移支付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已经深深嵌入到更为宏观的政治激励与经济建设模式之中,从而也需要从完善官员治理、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加强各种财政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构建诚信、信用的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信用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通过深化地方政府改革;充分利用政府公共关系的手段;高效提供公共产品;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等途径改进地方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构建诚信、信用的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从信用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通过深化地方政府改革;充分利用政府公共关系的手段;高效提供公共产品;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等途径改进改进地方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急剧膨胀,有分税制改革不彻底、举债及担保禁令刚性约束以及地方政府缺乏硬预算约束等法治环境原因。国外地方政府性债务应对的法治机制警示我们:有效管控次级政府及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机制与国家结构形式、分税制完善程度及资本市场成熟度有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应当以满足地方正当公共投资为目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长效机制为构建以《地方财政责任法》为核心的财政分权法律制度体系;在此之前,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多元行政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1.
王旭坤 《中国法律》2011,(6):41-43,99-103
财政部2011年10月20日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赋予地方政府完整、合法的举债权,可以迅速地解决债务问题,但其衍生意义远远不限於此。如果说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仅仅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那麽问题未免被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将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必须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债务预警系统,同时控制新增债务,逐步消化旧债,建立偿债基金,实施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对浙江大学30余名MPA学员的现场访谈基础上,采用七点量表的方法,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问卷调查表,对浙江大学300余MPA学员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⑴我国目前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和乡镇四个层级的地方政府信用水平都明显偏低;⑵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加权得分随着政府层级(由省级政府到乡镇政府)的降低而降低,即地方政府信用水平与政府层次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逻辑起点。只有财政分权体制下,才可能存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财政分权及其决定的分权式治理,构成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基本路径,决定了财政分权作为债务治理的制度根基地位,以及分权式治理作为债务治理的制度主体地位。夯实债务治理的制度根基,应当实现地方事权配置的合理化、法治化,重构地方税体系和地方税权,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且积极推进政府投资的法治化。确立分权式治理,应从基于举债权控制的权力配置、以债权人为主体的市场约束,以及以纳税人为主体的民主监督三个方面,构建分权式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谭道明 《法学》2014,(4):118-125
再民主化后的巴西曾先后爆发三次地方债务危机,制度根源在于1988年宪法在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不当分权。在2000年之前,巴西联邦政府多次试图通过中央救助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均告失败。2000年以后,卡多佐政府以《财政责任法》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以审计法院作为监督机构,取得成功。巴西经验为我国防控地方债务风险提供了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博 《法制与社会》2010,(34):242-242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非常脆弱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警惕希腊债务危机出现蔓延,进而对欧元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希腊债务危机当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投机问题,再次证明必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如果经由希腊债务危机,各国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则有望将危机变成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17.
刘小溪 《法制与社会》2014,(10):134-137
"政府破产"在我国属于舶来概念,作为承载公共服务的重要机制,政府调控经济市场的职能与行政职能并重。对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一旦其资不抵债,即面临着破产的危险。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各国政府破产的新闻不断涌入,而我国,亦深陷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泥淖之中,因此,结合各国的差异性背景,考察其政府破产的情形,并从中汲取实用性经验,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信用危机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化密切相关,深深打上了转型期的烙印.信用危机的产生是经济基础发生潜在变化乃至政治制度变革的必然结果,实质上是市场信用不足的反映.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通过宪政改革,以法律权威取代政治权威是信用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对权威的服从转变为对规则的自觉遵从,并进而建立起规则信用体系,是中国信用制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举债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补充,对于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地方政府投资压力不断增加、重借贷轻偿还的意识普遍存在,金融部门重效益轻风险的短期行为制约和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缺失等多种因素影响,地方性政府债务呈现债务规模越来越庞大、风险越来越高的趋势.因此,建立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效化解和防范债务风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经济,中国政府也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投资刺激计划,以达到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目标。其中,为了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自身投资的能力,国务院于2009年1月下发了《关于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制订了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计划。2009年4月3日,我国首只地方政府债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