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自台湾《中国大陆》第324期作者程超泽] 台湾《中国大陆》杂志发表程超泽关于长江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文章。 (一)引人注目的“长江发展战略” 中共近年的经济战略格局,以“长江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1993年6目初,在武汉结束的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讨论会上,长江沿线十七市的代表纷纷就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性建议。总体思路以上海、南京、武汉、宜昌三峡、重庆为中心的“五点一线”开发布局,通过它们的辐射效应并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力量,以上海浦东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京九铁路的全线开工为契机,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紫荆》杂志93年第5期刊出特约记者采访中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文章。邹就“长江发展战略”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至此,长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已从纸上谈兵向务实发展。这是中共继“沿海”和“沿边”开放战略以后,又一个沿江开放的大思路,大动作。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著名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横跨大陆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地区现有耕地三亿六千三百万亩,占大陆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得天独厚,开发建设长江经济走廊,对中共未来整体经济发展,将具重要作用。 (二)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优势 长江除具有其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和长江三峡工程的开工为标志,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大规模开发利用长江的序幕。经过“八五”的建设,浦东新区已由基础性建设逐步向功能性建设转变,三峡工程今年也将实现大江截流。这两项跨世纪工程不仅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围绕浦东和三峡工程的建设,沿江省市都在积极调整对策、呼应浦东、服务三峡,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分散、割据的格局依然…  相似文献   

3.
国家对长江开发问题重视很早。基础工作做得也很多,但是缺一种机遇。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后这个机遇终于出现了。国家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开放要进一步扩大,要以浦东为龙头开发开放长江,要建设一个长江经济带。随后,三峡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上马。这样两个重要的事情出现以后,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对于这个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适应这样一个新的情况,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上海合作搞了一个长江商贸走廊的规划。这一规划现在看来实施的比较顺利。到今天可以说,沿江的各个城市都非常积极和重视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个大事情。因为促进长江物流对于长江航运的发展、对于沿江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长江开发来说,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前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开了一次长江开发开放研究工作会议。就是把长江开发开放选择了十几个课题,由沿江城市分别承担,有的是联合承担进行研究。去年我们在湖南岳阳又开了一次课题的交流会,把课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香港《镜报》1994第二期文章.原题:外国政要称赞的宜昌加快发展.作者赵倩文,朱可芹摘]大陆开放开发的大潮有力地推动了宜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大跨度飞跃,从中也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纵深推进.第二轮开放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以上海浦东开发区和三峡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促进内地与沿海协同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沿工开放、内陆奋起”的新趋势,笔者走访了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结合部的八大港口城市之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  相似文献   

5.
浦东开发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浦东开发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起到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浦东开发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本身的发展,而在于其连带效应。对于长江中游来说,浦东开发、开放既为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提供的契机,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则是长江中游当前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一、浦东开发、开放形成的机遇由于浦东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拥有的经济条件,优先发展浦东十分必要。浦东地处长…  相似文献   

6.
●专家发出警报:长江将会变成第二条黄河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00万平方公里 ●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有127亿立方米 ●江泽民总书记批示:要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战略总体上先后作出两大决策:一是1990年初宣布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二是1991年后相继宣布武汉、重庆、宜昌、九江、芜湖、岳阳、黄石等沿江一批城市为开放港口城市,武汉以下水道为开放水道;同时,全国人大会议正式通过争论70年之久的三峡工程建设决议。党中央、国务院为何在作出上海浦东开放开发决策一年后,又作出开放沿江和建设三峡工程的重大举措呢?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两大决策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正确回答。 一、上海浦东开放开发的主旨及对沿江建设的 价值 上海浦东开放开发的主旨,综合专家们的意见主要有二:一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上海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发展很快,到1949年前,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太平洋西岸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和最富魅力的国际大都会。1949年后,上海虽是我国工业门类最齐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具领先地位的重要工业基地,财政金融、内外贸易、科学文化建设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一个严酷的  相似文献   

8.
在全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潮流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地带已由沿海向长江流域推进,其主要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沿江城市、港口的对外开放以及“三峡开放区”的建立。如果说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是经济特区的话,那么90年代乃至到下世纪深度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则是以“境内关外”为鲜明特征的“保税区”卿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而我国目前已批准建立的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广州、海口、厦门象屿、宁波、福州、青岛、汕头、张家港等13个保税…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国家后十年计划以及对长江开放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长江开放开发要充分运用浦东特区、三峡工程、三峡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和多级开发区的特殊政策,采取“靠南联北、呼应浦东、三峡带动、城市突破、重点开发、全面开放”的策略,实施“三维开放”、“三极突破”的战略。一、“三三”战略思路1.“三维”开放。(l)空间维。在开放方向上,要实施双向开拓,全面开放。一是对外开放。除武汉、黄石、九江、芜湖以外,扩大岳阳、宜昌、万县对外轮开放;建立保税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储区、…  相似文献   

10.
今后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市从小康走向基本现代化的转折时期,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区位、市场、科教、交通和产业等综合优势,推动武汉与长江中游经济圈经济互动、互联、互补、互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武汉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由此,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全面展开,并由以往的专项开发为主转向综合开发为主。“沿江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两项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促使沿江各省市  相似文献   

12.
(一) 长江,横贯中国,流经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古以来就以“舟楫之利”著称于世。这条经济带拥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亿多人口,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文化、科技、教育、生产能力最强的区域,工业、农业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40%以上,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近年来,围绕着加大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力度,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一致指出:要充分认识开放开发长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战略意义,抓往重点,搞好联合,发挥整体优势;举行了两次全国性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会议,全国揭开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序幕;继上海、南通、扬州、镇江、南京对外开放后,又先后作出了对外开放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黄石、宜昌、万县、涪陵等沿江城市的决定;随后又将武汉、南京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表明,长江流域面临一个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大好时机。不少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亚洲、亚洲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中国,中国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长江! (二) 长江沿岸有4座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相似文献   

13.
话说长江热     
进入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地位显得异常突出和重要。从1980年开始,社会各界对利用和开发长江的呼声此起彼伏,出现过4次大的热潮。 1.1980年《话说长江》激起第一次“长江热”。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5集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其一般的重要性已为多数人所认识,但对其整体的开发开放的紧迫性,尤其是从全国未来经济增长区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则是一个新课题,远未形成共识,因而十分必要进一步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加以新的阐明和研究。 一、长江流域在全国战略发展中的地位 长江流域的战略地位首先表现为它是我国战略发展主干。从战略格局看,“7.5”以前,我国的空间战略是以沿海为重点的核心与外围发展格局。即便在这种战略格局中,长江流域仍具有主干作用。其一,长江  相似文献   

15.
“十五”时期,是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央西部大开发、省委开发鄂西及市委“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为伍家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为确保新世纪伍家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我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3,(12):22-22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在听取了建设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后,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并委托周恩来亲自抓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建设。 1955年,黄河流域规划已经完成,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组织中、苏专家查勘长江和三峡坝址。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主要进行三峡工程的研究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开放,我国地区发展格局由沿海向内地延伸趋势的出现,人们对开发开放长江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长江流域区不仅是我国战略发展核心的主干,同国际经济全面接轨的关键地带,而且是我国实现东西部共富的战略扁担区域和加速工业化的中心区,因此要力争发挥长江开发开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从长远思路讲,必须抓住和  相似文献   

18.
1993年5月25日至28日,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和试点司、湖北省体改委联合举行了沿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交流了近年来各城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就如何抓住机遇,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沿江城市的开放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会议期间大家对当前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流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之外又一特大经济发展带,是中央“三沿”发展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带和先行区,抓住目前有利时机,加速这一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19.
刘雪荣 《政策》2013,(12):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了"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新要求。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对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作出了新部署。黄冈作为沿江中部城市,区位优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精神的鼓舞下,随着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决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问题的研究,见仁见智,方兴未艾。沿江各省市正以超常规的大动作、高起点、跨越式地加快其开放开发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