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权威论述,可以供我们在观察民族政治文化时作为参考工具。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政治态度、情感和评价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后西双版纳傣族政治文化进行了考察。在政治态度上,西双版纳傣族表现出对国家政治体系在认识上达到较高程度;在政治评价方面,积极因素占主要成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傣族人民对现行政治生活中的意见和不满情绪;在政治忠诚方面,普遍树立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忠诚和形成了较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中,集结多民族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撒拉族民居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传递着浓郁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揭示了建筑风貌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撒拉族民居既有对以往历史的承传,也有对撒拉人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撒拉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以及撒拉族人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拟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对民居的历史、民居雕刻的纹样、象征、民居的功能等要素的浅析,解读这一古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傣旗政治形态在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分析.主观方面是傣族政治体系自身的因素,表现在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全民信教的文化环境等.客观方面是傣族政治体系处在国家政治体系的大环境之中,受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的政治结构是其政治权力的结构形式,包括其政权机构和实现政治权力的结构形式。本文主要通过其政治制度的分析,揭示其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西双版纳傣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政治形态的发展变化在少数民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政治的发展轨迹,从而加快我国民族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技扶贫闯新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在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研究作出成就的同时,近些年还为当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西双版纳地区聚居着以傣族为主的许多少数民族。植物园为帮助该地区发展经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根据...  相似文献   

6.
李鑫  李汉柏 《学理论》2012,(30):122-123
从地域性角度对大理白族民居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大理白族民居的抗震、防火、防水、防腐等性能;同时探究了白族的家庭文化、木雕文化、照壁文化等文化在白族民居中装饰和构造中的体现及应用,进而剖析这种建筑风格的特色以及对白族民居文化的影响。白族建筑顺应自然的同时结合白族的文化、艺术使建筑形式绚丽多彩,白族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个性,充满鲜活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单泽润 《民主》2005,(2):13-15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另外一个“极”。没有文化的经济是短命的,不可能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经济的过热,也可能带来文化的浮躁。有鉴于此,文化安全这一重要课题,就必然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文化不能失去,文化血脉不能中断。因为只要文化存在,失去的一切都能重新找回来;而一旦失去了文化,就会造  相似文献   

8.
傣族土司制度历史是傣族政治、法律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历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从傣族这一制度的历史线索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傣族在长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作为有着特殊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特点的一员,土司制度是傣族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有着傣族自己民族的特点.而在另一方面,傣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和中央王朝的强势政治因素影响,在傣族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进程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诉讼制度是特定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是现代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法律制度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司法公正和文明的体现.元代以来的古代傣族诉讼法律制度是傣族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明显特点的具体诉讼制度有纠纷解决制度、证据制度和免责制度.但是由于经济、政治和民族文化方面的原因,古代傣族诉讼制度很不健全,表现为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在诉讼制度中以傣族社会统治者倡导的道德原则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对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载体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发掘客家生态伦理文化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构建一种有客家特色的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现代发展模式,是当前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社会现象,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去其内容,而且会失去其作用。在目前的全球化语境下,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同时也要警惕“殖民文化”,抵御“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5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商果认为:21世纪的婚姻与家庭将更加理智。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个人的经济独立使人们在情感选择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本身。金钱与“性解放”,都逐渐失去了过多的影响力。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金钱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金钱毕竟不能代替或买到真实的情感,这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同时,传统农业社会对情感与性的禁铜带来的反叛——性解放,也由于失去了其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对于性普遍已具有的科学认识,性解放不再成为许多人非情感选择的轻率尝试。这样,情感将更加理智地注重个人内心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3)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对其成长成才造成了消极影响。从传统文化入手,充分借鉴吸收其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精神,对于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创造传统文化环境;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体现。  相似文献   

14.
人文山水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有效手段,但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民族地区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使应有的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固有滋味。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文化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富裕的道路。那么协调利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对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来论述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经济的开发中,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的发展。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挖掘该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民族旅游地域,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逐渐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气质.优秀的校园雕塑是校园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拉近了建筑、道路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生存环境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对于形成独特的大学人文环境,弘扬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人文环境中的雕塑小品设计也越来越被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任祥道 《学理论》2009,(19):62-63
羌族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具很高的科学研究与文化旅游价值。但其自身也存在通风采光差,抗震性能弱等缺点。本文分析了羌族传统民居“5·12”震损原因,提出了抢救保护措施,指出了在羌族传统民居灾后科学重建中,如何既要达到抗震设防的目的,又要传承传统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叶宏  董若飞 《学理论》2014,(1):165-166
葫芦丝是梁河傣族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葫芦丝在不同历史时期满足了人们不同社会生活的需求,从早期发挥传递情感信息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演变成具有族群文化标识、大众娱乐、技能教育、旅游商品开发等多种社会功能,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群体社会生活的改变。葫芦丝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突破地域的局限和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文化内涵缺失等反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靳萱 《民主》2003,(12)
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我们56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普通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已逐渐萎缩,大量的民族艺术项目和技艺正走向消亡。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工业革命使欧洲文化艺术严重受损的覆辙,调查、抢救、保护、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已迫在眉睫,为此,民进中央于11月17日—18日首次召开民进民族文化保护研讨会。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倾情打造社会主义大文化的急切呼唤声声入耳,深深的文化情怀令人为之动容。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但民族文化不能像断线的风筝,随风而逝,这已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刘颖 《学理论》2014,(3):180-181
中国传统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精华,然而,这些传统在近现代社会逐渐发生变迁,探求其变迁的家庭、社会原因,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结构核心化发展、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传统家庭父子伦理观的变革、母亲解放运动等因素都是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现代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周家瑜  赵鹏 《学理论》2009,(10):61-63
黄佤丧葬仪式和祭典集傣族和汉族部分丧葬习俗于一身,同其它佤族族群相差甚远。作为黄佤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变迁中的黄佤丧葬习俗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佤传统文化变迁的情况,了解黄佤文化变迁的原因,对促进黄佤社会发展等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